阿里云“降价”,背后有何深意?

磐石之心看财经 2023-04-29 08:03

国外云忙着搞创新,搞AI大模型,国内云忙着价格战。

近日,阿里云在合作伙伴大会上重磅宣布大降价,部分产品降价幅度在15%-50%之间。一时间引起行业热议。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阿里云智能集团CEO张勇表示:“阿里云致力于‘让算力更普惠’,这次大规模降价是希望将技术红利更多回馈给客户和伙伴,持续降低用云成本,扩大云的市场空间。”

作为领先的云厂商带头降价,阿里云这次的动作会给自己以及整个行业的发展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对此,笔者采访了行业相关人士。

其实是云计算市场竞争到现在,各头部厂商价格对于客户来说基本也是明牌,相差不会太大。”该行业人士介绍。

他分析指出,行业惯例,每家云计算厂商在销售云计算产品的时候给客户的折扣价可能也会达到15%-50%。而且阿里云价格之前偏高,这次降价后跟竞争对手差不多。“

从行业来看,中国云计算市场发展还在一个长期投入的阶段,相比AWS等国外厂商,国内几乎没有云厂商盈利。阿里云虽然宣布过个别季度实现盈利,但这个盈利数据远没有达到一个可持续的水平。

作为领头羊的阿里云在这个阶段掀起价格战(也有可能只是一种营销策略),一方面将目光对准了IaaS,而这背后正是几年来快速崛起的天翼云等国资云厂商;另一方面也对紧随其后的华为云、腾讯云形成挤压,几乎全面开战。

那么,阿里云为何突然在这个阶段突然宣布“降价”呢?这背后是怎么样的战略考虑?笔者认为有三大可能的因素。

首先,新官上任三把火,需要制造声量、稳定市场信心。3月28日,阿里巴巴宣布组织架构调整,张勇在担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长兼CEO的同时,兼任阿里云智能集团CEO。张勇亲自挂帅阿里云CEO一职。

此外,阿里云的人事大变动,必然对客户和合作伙伴的稳定性带来困扰。所以,“新官上任三把火”,在阿里云人事大调整之季,通过“大降价”也可以稳定客户关系,避免因人事调整导致的市场信心不足。

据市场传言,阿里云给自己定下了1000亿的增长目标,也给内外部规划上市的预期,如果上市时希望看到较好的市销率,管理层需要有所动作。

再次,阿里云需要用激进的手段找回增长,这背后是增长严重放缓的隐忧。从阿里巴巴2022年第四季度财报来看,阿里云第四季度营收增长3%,这已经是连续多个季度个位数增长,相比之下,华为云、天翼云都是20%以上增长。

另据Gartner最新报告,2022年,阿里云IaaS市场的增速仅为2.4%,远低于天翼云、华为云、腾讯云等国内云厂商的增速,市场份额也下滑了2.1%。在政务、金融、工业、能源等垂直领域,阿里云的市场份额也不同程度下滑。

但是IDC报告显示,2022上半年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整体规模(IaaS/PaaS/SaaS)达到 165.8亿美元,虽然增速有所放缓,但仍保持在30.7%。阿里云的增长已经开始远低于行业增速,这不得不引起管理层的焦虑。

第三,大客户退租,面临库存压力。2021年第一季度,阿里云的增速就开始大规模放缓,当时官方披露放缓原因是“大客户退租”,很多媒体报道称这个大客户就是字节跳动。正是在2021年,字节跳动宣布成立自己的公有云,这对于阿里云业务的影响是巨大的。

据了解,阿里云曾为应对字节跳动业务的大规模扩张采购了大量的CPU和存储芯片,但是由于字节跳动的退租,导致服务器、存储等产品的库存增加。这次阿里云大降价中,存储服务降价50%,幅度最大,似乎也应验了外界的猜测。

数据显示,2022年存储芯片市场整体承压,规模约为1344.1亿美元,同比下滑12.6%,结束了2020和2021年的增长态势。这也直接导致存储芯片市场价格降低40%左右。

与其积压大量库存,对供应链造成重大压力,不如对相关产品进行大幅降价,通过扩大收入和份额,或许能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条增长曲线。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到阿里云所谓的“大降价”并非一场简单的市场行为,更多因为阿里云面临人事调整、增速放缓、份额下滑、库存高企等因素采取的激进市场策略。

阿里云能否通过“降价”实现预期目标还有待观察。但如果从云计算行业长远发展来看,希望不是一场单纯价格层面的“内卷”,不是用利润换份额,而是云厂商们真正让我们在创新上看到惊喜。

正如微软与OpenAI合作打造出适合AI大模型的云服务器,并把AI大模型应用到office365上真正提高办公的生产力。疯狂的价格战,让本就没有利润的中国云计算产业更没能力投入到创新的前沿,其危害是深远的。$阿里巴巴(NYSE|BABA)$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