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质押屡屡给券商留后患,又见券商追债,上半年行业计提减值已达18亿

财联社 2019-11-29 19:57

财联社(上海,记者 黄一灵)讯,受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拖累的券商不少,光大证券正是其中一个。最新公告显示,光大证券已向法院起诉石河子市瑞晨股权投资(以下简称“瑞晨投资”)索偿1.167亿元。

财联社不完全统计,这已是光大证券第三次因质押式证券回购纠纷向法院提起诉讼,前两次分别发生在7月和8月。

三次质押,1199.99万股未解押

11月28日晚,光大证券公告称,瑞晨投资在光大开展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待回购期间,由于质押股票价格下跌,交易履约保障比例低于约定的最低履约保障比例,且未按合同约定采取相应的履约风险管理措施,已构成违约。

因此,光大证券向上海金融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依法判令瑞晨投资偿还融资本金、支付融资利息、违约金等,合计人民币约1.17亿元(暂计算至2019年11月30日);并请求判令瑞晨投资承担本案诉讼费、财产保全费、公证费等全部费用。

财联社注意到,瑞晨投资是上市公司“银禧科技”控股股东,截至2019年11月19日,其持股数量占总股本比例为21.06%。

2016-2017年间,瑞晨投资先后三次向光大证券进行质押,共质押1594万股,截至目前,还有1199.99万股未解押。

具体来看,2016年10月瑞晨投资在光大证券质押1000万股,2017年11月,上述质押股份的购回日届满,瑞晨投资对其进行展期业务,共购回0.01万股银禧科技股份。

2017年4月,瑞晨投资再向光大证券质押200万股,这笔质押至今未解质押。

同年5月,瑞晨投资又追加394万股质押,但2018年5月便将这394万股解除质押。

图片来源:Wind

质押至今,银禧科技股价“跌跌不休”,2016年至今,银禧科技股价从最高的30.08元/股一路下行,目前为6.26元/股。同时,瑞晨投资还在不断向其他券商(包括东莞证券、中原证券)进行质押,最后,相关债权人均采取了部分平仓措施。

截至目前,瑞晨投资未解押股权质押股数共8499.84万,占其持股比为89.23%,占总股本比为18.79%。

光大今年累计索偿6.2亿元

这不是光大证券第一次因质押式证券回购纠纷向法院提起诉讼。

财联社注意到,2019年7月,光大证券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依法判令郑某某偿还融资本金、支付融资利息等,其配偶占某某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合计人民币约2.35亿元(暂计算至2019年6月19日)。

8月,光大证券又请求法院依法判令融入方张某某偿还融资本金,支付融资利息、罚息、违约金、律师费等,融入方配偶马某某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合计人民币约5.03亿元(暂计算至2019年6月30日)。

统计来看,今年以来,光大证券因质押式证券回购纠纷起诉索偿累计达到6.2亿元。

除了追债,光大证券还在计提减值准备。

因踩雷*ST华信,光大证券上半年计提减值准备2.06亿元。截至2019年6月末,该笔业务已累计对光大证券形成计提减值准备人民币4.45亿元。

后续风险仍存

其实,自股票质押风险暴露以来,券商已在缩减该业务的规模。但是,不少存量业务还是留下不少后遗症。

像在11月26日晚间,银河证券就发布申请执行案件及仲裁公告,称因飞利信董事长杨振华与公司股票质押回购交易发生违约,银河证券已申请强制执行及仲裁,总金额将接近3亿元。

据财联社根据星矿数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上半年,超10家上市券商因股票质押业务计提资产减值近18亿元。还有东方证券等6家券商收交易所问询函,要求说明股票质押相关业务情况以及减值计提的充分性与合理性。

此外,2019年8月末,证监会机构部现场曾核查9家股票质押规模增幅较大券商,核查中发现个别券商存在“盲目追逐利益,风控措施不足,质押率设置不严谨,尽职调查不完备,贷后风险管理流于形式”等风险点,

证监会要求,第一,要高度重视、理性展业。第二,要学习领会。第三,要严格落实整改。下一步,监管层将继续加强对场内股票质押的监管和现场检查,发现存在展业不合规、风险管理不到位、内部管控缺失等问题的,依法从严处理。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