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商品指数期货呼之欲出

华工量化投资 2021-07-04 23:49


梦玥 & 大于

近期广州期货交易所发布一则重磅新闻《广州期货交易所与中证商品指数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新闻中提到双方将共同做好商品指数及相关期货产品研发上市工作。从新闻内容可以推测,未来广州期货交易所将会推出商品指数期货品种。

与广期所合作的中证商品指数公司是一家新的指数公司,于2020年12月16日在雄安新区注册成立,由上海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共同发起出资设立,注册资本金10亿元。该公司于2021年3月正式开业,是全国首家商品指数编制运营服务平台。

广州期货交易所是今年1月正式获批设立,4月份揭牌,目前尚未开展期货品种交易。与中证商品指数公司类似,广州期货交易所的股东也包含了上海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此外,还包括中国平安、珠江投资、广州金控、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

两家机构都是新成立的公司,而且从股东结构来看,两家机构的合作具有天然的基础。可以预计,双方合作推出的商品指数以及相关衍生品,将会极大活跃国内各期货交易所交易的期货品种。

商品指数是什么

商品指数是一种跟踪一篮子商品价格和投资回报的投资工具,为那些想要进入商品市场而又不想进入期货市场的投资者提供了投资途径。其设计初衷是反映大宗商品整体资产类别或能源、金属等特定大宗商品分类的表现,通常在交易所交易。与股票指数期货类似,商品指数的价值随其标的商品而波动。这种指数的独到之处在于,它的总回报完全取决于指数中商品的资本收益或价格表现。

商品指数的优点有哪些?

(1)投资组合多元化。商品和股票、债券的相关性较低,可以起到良好的分散风险、优化组合的作用。商品指数是机构投资者和期货市场之间的桥梁,满足期货投资者组合多元化、分散风险等需求。

(2)抗通货膨胀,并且是有效的价格信号和投资指引。商品的价格和CPI、PPI等宏观经济指标相关,但一般又领先于PPI、CPI等宏观经济指标3-6个月,能够很好地对冲通货膨胀和相关行业的风险。

(3)应对肥尾效应,对冲“黑天鹅”一类的风险。如某个地方发生巨大灾害等“黑天鹅”事件的时候,股票市场通常面临下行压力,而商品市场通常出现价格上升的现象。

(4)机构投资者通过商品指数相关衍生品的投资和交易,为市场注入长期、稳定、多头的资金,提高市场的流动性和深度,从而有利于实体企业套期保值。

国际上现有的商品指数有哪些?

路透商品研究局指数(CRB)是最早创立的商品指数,1957年由美国商品调查局(Commodity Research Bureau)依据世界市场上28种基本的经济敏感商品价格编制,1958年正式推出,1986年该指数在纽约商品交易所开始交易(现已并入到NYBOT)。路透CRB指数的编制考量较为均衡且更偏重经济意义,对全球宏观经济景气程度,尤其是通胀水平有着良好的预见性,同时兼顾可投资性。

2005年,路透集团对CRB指数进行第十次调整,框架沿用至今。该指数目前包含19种大宗商品,具体包括原油、取暖油、无铅汽油、天然气、玉米、大豆、活牛、黄金、铝、铜、糖、棉花、可可、咖啡、镍、小麦、瘦猪肉、柳橙汁、白银等,且每个品种采用非等权的方式加权。

标普-高盛商品指数(S&PGSCI)是第一个“可投资”的商品指数,目前在国际市场上资金跟踪量最大,也被广泛认为是衡量大宗商品走势的代表性指标。S&P GSCI目前包括6种能源产品、5种工业金属、8种农产品、3种畜产品与2种贵金属,保证了指数投资的分散性,同时启用流动性筛选,只有全球交易最活跃的商品合约才能入选。该指数认为商品的影响力应该体现在其对世界经济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而取决于该商品以美元总值衡量的全球产量,因此能源类占比超过60%。

彭博商品指数(BCOM)于1998年推出,其编制目标与标普-高盛商品指数类似,同样具有高度流动性和可投资性,由此成为国际市场资金跟踪量第二的商品指数。同时也兼具了路透CRB指数对宏观经济指导意义的重视,是对两者兼并包容的平衡版本。彭博商品指数包含23种商品,权重分配在三大指数中最为均衡,但对能源与农产品仍有所侧重,权重分配以流动性与总产值2:1比例赋予目标商品权重。

国内商品指数现状

国内商品指数起步较晚,其中南华商品指数较具代表性。南华商品指数于2005年开始编制,其经济预测与收益参考基准等功能受到市场广泛认可。该指数兼具宏观经济预警与行业发展先行指标作用,从我国上海、大连、郑州三个商品期货交易所选择品种进行编制,并积极吸收国际主流商品指数的编制方法。该指数兼顾代表性和流动性,流动性性较差或经济代表意义不强的品种无法纳入。权重分配主要考虑商品的国民经济影响力以及期货市场地位。目前指数共包含20种商品,涵盖了商品、工业品、农产品、金属、贵金属、能化六大品类,其中原油权重最大(17.86%)。

高盛中国商品指数(GSCCI)是衡量中国上游价格变动的周度指标,该指数是四种大宗商品——钢铁、煤炭、铝和铜的国内价格的加权平均值,具体权重根据中国的消费额来估算。与标普高盛商品指数(S&P GSCI)等全球商品价格指数相比,GSCCI能够更好地反映中国国内需求的变化。和国内官方的出厂价格指数相比,GSCCI更为及时。

目前,广期所已经在证监会的指导下开展商品指数期货产品的品种研发,证监会业已指定中证商品指数公司负责全国统一性的商品指数编制。 

什么是商品指数期货?

商品指数期货是指商品指数期货是指在期货交易所上市交易的以商品指数为标的的期货品种。商品指数期货是一种新兴的衍生品,进行指数化投资的场内衍生工具,其商品指数编制大都基于期货价格,而不是现货价格。商品指数期货的同质性和标准化程度较高,既有商品期货特征,又有金融期货的特征。

商品指数期货交易的特点:第一,具有交易的隐蔽性,可以隐藏重要的交易信息;第二,若交易指数期货等同于直接交易对应商品指数的期货品种,可以很方便地实现同步交易,降低价格滑动风险。

国际商品指数期货品种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推出了众多的商品指数期货。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团(CME Group Inc)是全球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的期货和金融衍生商品交易市场,掌控了美国超过85%的期货、期权交易量。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团上市挂牌有多只S&P GSCI、彭博(Bloomberg)期货合约。

S&P GSCI期货合约,包括如S&P-GSCI Futures、S&P-GSCI Excess ReturnIndex Futures、BTIC on S&P-GSCI Futures、BTIC on S&P-GSCI Excess Return Index Futures等。

彭博(Bloomberg)期货合约,包括如Bloomberg Commodity Index Futures、BTIC on Bloomberg Commodity Index Futures、BloombergRoll Select Commodity Index Futures、BTIC Bloomberg RollSelect Commodity Index Futures等。 

纽约期货交易所(NYBOT)提供了以CCI和RJ/CRB为代表的商品期货价格指数期货和期权。自1982年起,NYBOT的指数市场已经发展出代表股票、货币和大宗商品领域的期货和期权合约。1986年,NYBOT推出基于商品研究局(CRB)期货价格指数的期货,1988年推出CRB期货的期权合约。2005年,路透CRB指数进行了第十次修正,随后NYBOT引入了路透/杰富瑞CRB指数(RJ/CRB)期货和期权。之前(第九版)的指数被重新命名,并继续以连续商品指数(CCI)进行交易。

除了商品指数期货外,商品指数相关衍生品还包括互换、指数基金、ETF等。

CME在场外OTC市场可以通过互换对S&P GSCI指数基金等进行投资,NASDAQ发行有S&P GSCI的指数基金,巴克莱银行和德意志银行开发了紧盯S&P GSCI指数的iPath和Powershare等系列ETN产品。CME在2002年还推出一种追踪商品与商品指数、股票指数与债券指数、货币、汇率和其他金融工具的新型期货品种——TRAKRS期货合约,对于产品有BXY TRAKRS、PIMCO CRR TRAKRS、PIMCO SPTR TRAKRS、Rogers TRAKRS等。

2007年,Greenhaven Commodity Services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文件,申请推出与路透/CRB商品指数挂钩的ETF。2009年,基于汤森路透/杰富瑞CRB商品期货指数(TR/J CRB)的新ETF开始以CRB代码进行交易,该基金包括50只能源股、35只农业股、35只基本金属股和30只贵金属股。

国内商品指数期货的发展

我国的商品指数期货正在积极筹备中。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第16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上发表的讲话,提出要加快商品指数和商品指数期货期权品种研发和上市,支持相关机构开发更多商品指数基金、商品指数ETF等投资产品。 

目前各家期货交易所均编制了局限于自己上市品种的商品期货指数,并积极探索商品指数期货。其中,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进行指数编制和产品研发比较早。

上海期货交易所已编制发布较为完整的商品指数框架体系——上海期货交易所商品期货价格指数系列(以下简称“上期商品指数系列”)。上期商品指数系列由商品综合指数、板块指数、单商品指数三大类共同组成,每个大类包括两种指数:期货价格指数和超额收益指数上期所已于2016年12月1日发布了其中 8 条指数。同时,上海期货交易所的“一主两翼”多层次市场建设,要求推进期权、指数衍生产品上市,以及推动仓单交易相关的业务。上期所已于2014年5月19日启动上期有色金属指数期货的仿真交易,当前正积极推动有色金属指数期货上市。与现有沪深300指数期货相同,该指数期货也将采用现金交割方式,标的为上期所发布的有色金属期货价格指数。 

大商所已经推出农产品期货指数系列和工业品期货指数系列,该指数系列包括综合指数、成分指数、主题指数和单商品指数等,大商所还在这些指数的基础上推出相关的衍生品,用于满足投资者交易需求。同时,大连商品交易所也在积极准备商品指数期货和指数期权,完善整个产品体系。

除商品指数期货,我国也在积极开展对于商品期货相关产品的研究和落地。2019年8月27日,境内首批商品期货ETF产品——华夏饲料豆粕期货ETF建信易盛郑商所能源化工期货ETF大成有色金属期货ETF获得中国证监会准予注册的批复,在深交所发行上市。商品期货ETF通常跟踪商品期货价格指数,投资于相应指数所包含的期货合约,上述三只商品期货ETF分别跟踪大商所饲料豆粕期货指数、易盛郑商所能源化工指数A、上期所有色金属期货指数。

广期所推出商品指数期货未来可期

第一,推出相关商品指数期货及衍生品,可以分散、转移商品价格风险,为实体企业管理日常经营中的商品价格风险提供更丰富的风险对冲工具,其价格发现和风险规避功能,有助于锁定企业生产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稳定国民经济。

第二,可以活跃不同交易所商品期货品种,并增强不同商品期货的联动关系。广东可借力打造更加完整的期货产业链,推动广东省完善期现联动交易体系,吸引投资者更加关注商品的“华南价格”或者“广东价格”。

第三,广期所和中证商品指数公司的股东结构相似,两机构具有天然合作的基础。广州期货交易所与中证商品指数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将增强机构竞争力和相关商品指数及其衍生品的研发实力,降低合作风险,在共同股东利益的驱动下形成合力、取得更大效益。

结语

目前国际大宗商品指数定价主要采用浮动定价机制,该定价机制部分参照期货市场定价,另外较大一部分标准则依据指数平均水平定价。我国亟需推出为国际认可的中国大宗商品指数。

商品指数衍生品往往具有成本低、风险覆盖面广、流动性好和易理解等优势,是投资者管理市场系统性风险和进行投资组合配置的重要工具。中国从大宗商品消费大国走向大宗商品定价中心,需要一个权威、统一的商品指数以及相关衍生品,通过现金结算,吸引更多境外投资者使用。

在我国期货市场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的背景下,适时推出商品指数期货及衍生品,不仅在于对冲商品价格风险,丰富我国期货市场的品种,提高我国大宗商品的定价能力,提高金融市场稳定性,更是在于通过产品、技术创新和市场导向,在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发展方向下,立足于粤港澳大湾区,进一步提升我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影响力,服务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于国家战略方向。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