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开局之年,储能产业迎来“黄金时代”!

国际能源网 2021-04-02 17:59

策划 谢闯闯 编辑 国际能源网/储能头条

当前,政策和市场环境是促进我国储能产业发展的关键。有机构指出储能是全球能源转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搭配储能的可再生能源装机才能实现对传统化石能源装机替代。

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与成本的不断降低,电化学储能有望成为未来主要的储能形式。进入2021年以来,储能产业不断迎来利好。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国际能源网/储能头条记者对2021年第一季度储能政策进行了梳理。

在国家层面,2021年第一季度发布了7项与储能相关政策。

工信部在2021年2月8日发布了《关于2020年度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和新能源汽车积分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指出企业2020年度产生的新能源汽车负积分,可以使用2021年度产生的新能源汽车正积分进行抵偿。对于注册地在湖北省的乘用车企业,其在2020年度产生的平均燃料消耗量负积分和新能源汽车负积分,减按80%计算。这一政策的出台有效的缓解了由于疫情影响造成的正、负积分供需不平衡矛盾问题。

国家发改委在《关于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的指导意见》中要求利用存量常规电源合理配置储能,积极实施存量“风光水火储一体化”提升,稳妥推进增量“风光水(储)一体化”,探索增量“风光储一体化”,严控增量“风光火(储)一体化”。

国家能源局在《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中要求在落实抽水蓄能、储热型光热发电、火电调峰、电化学储能、可调节负荷等新增并网消纳条件后,由电网企业保障并网。此外,文件鼓励推进“新能源+储能”示范工程。

除此之外,各个省市政府也结合自省份实际情况纷纷出台多条储能相关政策。

在储能方面,湖南省发布了《湖南省先进储能材料及动力电池产业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要求力争到2023年,全产业链年产值突破1000亿元。储能材料主营业务收入继续保持全国前列,电芯制造企业产能突破30GWh。将湘潭、娄底、益阳打造为国内领先的新能源动力电池和储能产业基地。

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上海市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在2月10日发布的《上海市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实施办法》中明确新能源汽车厂商四大责任包括:车辆性能和售前售后服务的保障责任、相关数据接入公共数据采集平台责任等;上海市还发布了《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计划(2021—2025年)》,要求公交汽车、巡游出租车、党政机关公务车辆、中心城区载货汽车、邮政用车全面使用新能源汽车,国有企事业单位公务车辆、环卫车辆新能源汽车占比超过80%,网约出租车新能源汽车占比超过50%,重型载货车辆、工程车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明显提升。

在充电(换)电设施方面,西安市、贺州市出台政策对充电(换)电设施进行补贴奖励。西安市对在2020年9月25日后(含)建设完成并通过验收投入运营的公(专)用充(换)电设施,文件执行期内补贴每年可申请一次,市级补贴标准为0.15元每度;各开发区在市级补贴基础上每度电再补贴0.15元;贺州市明确直流充电桩建设补贴每个桩体补贴总额不超过30150元;交流充电桩建设补贴每个桩体补贴总额不超过1150元;充电插座建设补贴每个插座补贴总额不超过500元。充电桩运营补贴标准为0.14元/千瓦时,单台桩体补贴上限电量2000千瓦时/(千瓦年);充电插座补贴标准为0.14元/千瓦时,单台桩体补贴上限电量1000千瓦时/(千瓦年)。

2021年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制定“十四五”规划成为各级部门重要工作之一,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有关事项》中提到在电源侧研究水电扩机改造、抽水蓄能等储能设施建设;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则要求提升新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

据国际能源网/储能头条记者统计,目前已有26个省市发布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建议等文件提及将储能内容列入十四五规划。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目前技术最为成熟的大规模储能方式之一,在“十四五”期间加快建设抽水蓄能也提上了日程。其中宁夏回族自治区明确表示实施青铜峡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江苏省在《江苏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十四五”期间,江苏省抽水蓄能新增约135万千瓦,新增投资约96亿元。加快连云港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并开工建设,开展句容石砀山铜矿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到2025年底,全省抽水蓄能电站装机规模力争达到395万千瓦。

除此之外,新能源+储能也是“十四五”期间的风口,在西藏自治区印发了“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要求加快推进“光伏+储能”研究和试点;浙江则将着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储能”创新发展,创建若干个新增非水可再生能源装机超百万千瓦、投资超百亿的“风光水储”一体化基地。

据国际能源网记者统计,除了“十四五”规划,2021年第一季度已有13个省份要求新能源项目配置储能。

其中,宁夏、山东、青海等地区明确要求新能源配置储能比例不低于10%,大同市新能源配置储能比例不低于5%;甘肃省则鼓励全省在建存量600万千瓦风光电项目按河西5市(酒泉、嘉峪关、张掖、金昌、武威)配置10%-20%、其他地区按5%-10%配置配套储能设施。储能设施连续储能时长均不小于2小时。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能源转型迫在眉睫,储能不仅仅是解决能源清洁化发展和系统稳定供应的关键,还将成为全球创造新经济增长点的核心产业。在“十四五”这个新阶段,储能将发挥着重大作用,储能的黄金时代也即将到来!

来源:国际能源网/储能头条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