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刷屏的“碳中和”到底是什么?有哪些投资机会?

豆粕ETF 2021-03-19 20:09

欢迎大家收听第276期《华夏理财早播间》,早间5分钟,陪您话理财。小夏今天和您分享理财那些事儿。

刚刚结束的两会,让“碳中和”成了新晋“网红”。在白马股纷纷被“杀估值”、A股市场展开调整之时,碳中和板块却借着政策红利、顺周期、低估值等叠加优势,成为近期资本市场一大亮点。 自2月18日本轮调整以来,沪深300指数下跌-12.17%,而碳中和板块却逆势大涨。

那么到底什么是“碳中和”?为什么国家政策开始大力支持?目前已经涨了这么多还能追吗?

01

全民响应“碳中和”

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手段,比如植树造林、节能减排、产业调整等,抵消掉这部分碳排放,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团体一天要排出1公斤二氧化碳,但通过种树的方式每天能够吸收1公斤二氧化碳,这就实现了“净零排放”。

与碳中和成对出现的往往还有另一个词:碳达峰,这是指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在某一个时间点达到历史峰值,这个时间点并非一个特定的时间点,而是一个平台期,有可能是3个月,也有可能是1年,在这个平台期碳排放总量依然会有波动,但总体趋势平缓,之后碳排放总量会逐渐稳步回落。总体来看,碳中和与碳达峰都是环保概念,其中碳达峰是碳中和的基础,而碳中和则是低碳发展的最终目标。

2020年9月22日,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所以“3060”这个数字也成了“碳中和”话题中的关键词。

自此,从政府到企业再到社会大众,都掀起了一场响应碳中和号召的行动。

在政策层面,刚刚过去的全国“两 会”,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 府 工 作 报 告;3月15日研究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问题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

企业层面,今年1月以来,已有腾讯、国家电网、蚂蚁集团等企业先后公布了碳中和规划或目标;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奶茶杯里的塑料吸管基本已经换成了环保可降解的纸吸管,超市里的塑料袋也换成了可降解的乳白色塑料袋……不夸张地说,碳中和已经成为全人类上下一心的大事儿!(上述来源:东方财富网,2021-03-16;新华社,2021-03-15)

02

“碳中和”三大投资主线

随着碳中和的热度不断攀升,市场上的碳中和概念也风生水起。那么在碳中和的征途中,究竟哪些行业板块会蕴藏着机遇呢?机构为此梳理了三条主线:

第一条主线是“碳源头”,提升可再生能源占比是最重要的减排方式。 在新能源替代趋势明确的背景下,结合我国的碳排放结构和可再生资源优势,我国各项新能源领域均有望迎来支持发展的机会。所以光伏、风电、核电等绿色能源及其相关配套设施有望迎来投资机遇。

第二条主线是“碳应用”,通俗来说就是新能源、新材料的应用。比如,新能源汽车对燃油汽车的替代是交通运输行业的重要碳减排措施,同时,新能源车产销持续扩张还将进一步拉动上游电池、设备以及电子元件的需求,同时对充电桩等配套设施的建设也将形成巨大推力。因此交运新能源景气再提升,将为新能源车产业链带来投资机会。

第三条主线是“碳排放”,涉及工业、建筑业、交运业等多个行业的各个环节,而工业废物的处理则是各环节必不可少的“碳减排” 手段。

不难看出,在碳中和带来的投资机会中,新能源占据了主导地位。其中新能源车、新能源存储、能源革新、光伏、风电等板块,可能是碳中和未来长期受益的方向。(上述来源:国盛证券,2021-03-06)

03

普通投资者应该如何把握机遇?

不过也有投资者担心,现在碳中和概念已经上涨比较多了,还能布局吗?

从估值来看,截止3月17日,聚焦新能源龙头的中证新能源指数(399808)市净率PB和市销率PS(TTM)分别为3.92倍和3.37倍,均低于创业板指的7.20倍和6.34倍。(数据来源:wind,2021-03-17)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如何尽量控制短期风险、并挖掘其中的长期投资价值呢?通过指数基金进行分散投资、捕捉行业龙头机遇,或许是较优的方法。华夏基金在今天震撼上市的新能源80ETF(516850),就是跟踪的中证新能源指数(399808)其成分股由沪深A股中涉及新能源领域,市值大、流动性好的80只股票组成,反映极具市场代表性的一批新能源企业的整体表现。其权重股的主营业务涵盖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光伏、风电、锂钴原材料等产业链上、中、下游各主要细分领域。

从成长性来看,截至2020年三季度,中证新能源指数的ROE同比提升1.70%、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3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1.73%,均大幅领先沪深300等宽基指数。从历史表现来看,中证新能源指数自基日以来累计实现了186.26%的收益,年化收益达到了12.47%。(数据来源:wind,2021-03-17,中证新能源指数基日为2011年12月31日)

放眼未来,碳中和是集全球人力物力财力所推动的主线,大家不妨借道新能源80ETF这样的优质基金,来把握长期投资机会。

好了,今天的《华夏理财早播间》到这里就要结束了,感谢您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相关证券:
  • 华夏饲料豆粕期货ETF联接C(007938)
  • 豆粕ETF(159985)
  • 华夏饲料豆粕期货ETF联接A(007937)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