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风云】铁矿石疯涨,资本炒作?国家出手了!

股友o2597601m0 2023-01-10 08:03

全文共1758字,阅读大约需要7分钟

6日,新加坡铁矿石掉期指数上涨2.41%,报收117.9美元,再次向120美元大关发起冲击。与此同时,大连商品交易所铁矿石期货主力合约却遭到了“利空消息”打压,以下跌2.07%报收。




那么,是什么利空消息呢?据悉,针对近期铁矿石价格过快上涨等情况,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组织召开会议,分析研判铁矿石市场和价格形势,听取业内专家和部分市场机构意见,研究加强铁矿石价格监管工作。


从国内铁矿石期货价格走势看,资金操控迹象非常明显。中国造出了全世界一半的钢铁,却无法把钢铁主要原材料铁矿石牢牢握在手中,是当前中国钢铁行业面临的首要瓶颈。

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铁矿原料价格显得尤为重要。中国钢企的铁矿石自给率普遍较低,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铁矿石总需求量为14.22亿吨,其中进口量高达11.24亿吨,占总需求近80%。21世纪以来,中国在铁矿石上的花费,仅次于集成电路和原油所用的外汇。

尤其是2021年,受到全球经济复苏和美元泛滥的冲击,铁矿石等大宗商品的价格水涨船高。2021年5月,铁矿价格创下230美元/吨的历史高点,直接导致当年中国进口铁矿所用外汇达到历史新高的1846.7亿美元,同比增长了55%!

这笔钱,相当于2019年中国整个钢铁行业的利润!目前,铁矿石价格指数已经超过了120美元/吨,说这个数你可能没啥感觉,但是如果我告诉你国际四大铁矿石巨头(淡水河谷、力拓、FMG、必和必拓)离岸现金成本只有20美元/吨左右,你是不是觉得在这个内卷的时代里,他们真的是“躺赢”而不是“躺平”的那一拨人。上游吃肉,下游喝汤,这可苦了下游的钢铁玩家们。而为了防止铁矿石恶意炒作,高层也多次下场,试图让铁矿石回归合理区间。但是80%的进口铁矿石来自于四大铁矿石巨头,人家就是在搞价格垄断,有关部门能够制止吗?

说来说去,还是我们自己手里没有铁,硬不起来。去年我国成立了一家矿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据说要对铁矿石进行集中采购。但去年新加坡媒体也采访过某铁矿石巨头的高官,人家的表态是对铁矿石价格充满信心,相信受不了多少影响。最近几个月,废钢价格涨幅较大,是铁矿石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焦煤价格也一直居高不下,对铁矿石价格也起到间接支撑作用。国内钢铁行业利润的畸形分配,受害者还是钢厂。钢铁加工端理应分配的利润高于原料端,现在倒好,反过来了。钢厂大面积亏损,而原料企业赚得盆满钵满。

资本的青睐也使得铁矿石成为游资炒作的宠儿。尤其是铁矿石供应端的高度垄断和需求端的单一旺盛及集中度低情况,更容易得到市场游资的炒作。资本对原料市场的“偏好”使得资本大量涌入原料市场并人为推高铁矿石价格。2021年5月~7月份,铁矿石价格曾经连续运行在200美元/吨以上。

即便是在2021年7月后中国粗钢限产情况下,铁矿石价格断崖式下跌至120美元/吨附近,相对32.8美元/吨的生产成本,海外铁矿巨头依然利润可观。从资本视角出发,只要中国粗钢产量不出现大的减量,资本就依然“看好”铁矿石的未来。因此,7月后断崖式的下跌并非意味着资本的离场,需要引起我们的警惕。

铁矿石的金融属性不断增强,金融资本助推铁矿石价格易涨难跌。从铁矿石金融属性来看,资本炒作尚未谢幕,资本的逐利性使得“做多”操作随时可能“反扑”。从铁矿石的定价机制来看,普氏价格的操控与金融市场对铁矿石价格的双重影响,给价格操控者也提供了“进退自如”的空间,在极端不利条件下,普氏铁矿石价格指数完全可以背离金融市场独自运行。

钢铁工业是我国的支柱行业之一,稳定的原料供应和平稳的原料采购价格是保证行业稳定发展的关键。目前铁矿石市场的定价是相互勾稽又貌似互不相干的双轨定价机制,即价格的最终体现是普氏价格指数,而背后的逻辑则是金融市场的资本博弈。对于业已垄断控制资源的海外矿业巨头而言,完全可以“游刃有余”地在两轨间操控铁矿石价格。

因此,未来中国要冲破铁矿石定价权旁落的困境,必须重视在铁矿石金融市场的博弈并着力打破金融期货与普氏现货之间的双轨勾稽关系,在金融和现货两个市场中同时发力,遏制铁矿石价格的暴涨暴跌并有效引导铁矿石价格在相对合理区间运行。

声明:本文来源凌波微观,中联钢信网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如有偏颇,敬请各位指正;如标错来源或侵权,请跟我们联系。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