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政策变化后,大宗商品需求能否回暖?多家期货机构这么说……

东方财富期货 2022-12-15 07:48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66


来源 | 财联社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东方财富期货立场



2022年第四季度以来,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持续性的滑落。其中尤以农产品最为突出,例如上市近两年的生猪期货,自10月14日开始便大幅下跌,截至今日两个月内跌幅已达28%。


另一方面,能源板块的跌幅也不小。上期能源所SC原油主力合约近一个月的跌幅也接近28%,相关联的液化气、燃油等也有相应的跌幅。


对于大宗商品近期的价格下滑,财联社采访了多家机构,均表示主要原因在于国内受疫情影响下的需求不振。


而如今防疫政策出现变化,对于明年的大宗商品需求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有色在疫情“阵痛期”和春节淡季叠加之下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回落


对于明年有色金属的需求,方正中期期货高级研究员尹心表示,目前市场对疫情放开之后经济的复苏存在一定的分歧。分歧的主要原因是在三年未经历重大疫情的背景下,面对大规模病例上升时中国的医疗系统的承受程度。

尹心进一步说到,从近期各大主要城市的出行数来看,确实病例短期的迅速上升会抑制经济活动并对居民产生一定的恐惧心理。实际上,参考其他国家共存的经验,在放宽防疫管控的一至三个月,多数国家会出现病例骤升、医疗资源紧缺的“阵痛期”,其中部分国家甚至会有第二轮冲击,在这一阶段消费和经济活动会进一步萎缩。而在病例和重症数出现明显下降后,市场信心将会触底反弹,其中酒店、餐饮和航空弹性更大一些,汽车、地产消费复苏则相对滞后。

其预计有色金属需求是先抑后扬的状态,与此同时,板块内不同品种的需求将会进一步分化。在疫情放开的初期,整体需求在疫情“阵痛期”和春节淡季叠加之下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回落,这一阶段基建和中央的重大项目仍是托底经济的主要抓手,因此与之关联度较高的铜、锌表现会比较出色。在疫情后期,可能是在二、三季度以后,随着生产逐步回归正轨,市场信心修复,地产、汽车、家电消费有望触底反弹,届时铝、镍等金属的消费可能会有更好的表现。尹心向财联社分析到。

猪肉需求或将在明年一季度后迎来恢复性增长

对于生猪和鸡蛋期货,东吴期货分析师郭大顺表示,从美国疫情管控政策放松之后的消费表现来看,政策放开初期,消费者信心反而是下滑的,这主要是由于防疫措施放松后,感染人数激增,居民出于自身健康状况的担忧,减少了外出消费,一直到疫情相对缓解后,消费需求才开始回升,而这中间大概持续了一个季度的时间,我国疫情管控政策放松后可以参考欧美的情况。

另外,从近期生猪市场的表现来看,疫情管控措施放松后,猪价反而是大幅下跌的,郭大顺进一步表示,这主要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民众的担忧心理导致外出集中性消费反而比之前变得更差,另一方面则源于临近年底养殖端的集中性出栏导致的。

不过对于年后的行情其并不是特别悲观,主要的逻辑还是在于疫情冲击消退后,需求或将在明年一季度后迎来恢复性增长,另外明年三四月份的猪价对应的仍然是母猪存栏的相对低点,且当前的仔猪补栏已经受到猪价下跌的抑制,整体看,猪价在疫情放开后,或将呈现先抑后扬的走势。

同时郭大顺还分析了鸡蛋的走势,鸡蛋的话,消费的表现在疫情放开后也是有所下降的,虽然短期有元旦、春节双节备货的提振,但持续时间不会太久,紧接着就将进入节后的消费淡季,预计消费在明年一季度后疫情相对稳定时开始回升。鸡蛋今年的产能一直是偏低的,并且由于饲料成本持续在高位运行,补栏持续受到压制,预计明年上半年低产能状态或将持续,蛋价更多将由消费主导,因此我们对与蛋价的看法也是先抑后扬。

虽然国内防疫放松,但民众担心感染或令棕榈油需求局面短期变差

对于油脂类的走势,新湖期货研报则指出,目前国内油脂走弱主导因素源自国内。一方面,上周国内新增大量菜籽、棕榈油、菜油及大豆买船,棕榈油据悉上周五,一日内增买19船。同时国内再度新增4船采购,导致棕榈油库存仍在继续攀升,已达历史同期最高。

研报进一步指出当前国内棕榈油为高库存、低基差局面,供需在三个油脂中最弱。从进口采购来看,棕榈油高库存局面中期或将延续。另一方面,与国内疫情放松后的植物油消费预期有关。虽然国内防疫放松,但民众担心感染或令国内餐饮堂食的植物油需求局面短期反而变差。中短期,关注国内疫情管控放开后的感染趋势,油脂餐饮消费弱势或持续。


END

66


本文来自财联社,原文标题为《防疫政策变化后 大宗商品需求能否回暖?多家期货机构这么说……》。免责声明:投资需谨慎,入市有风险。本内容均整理自公开平台,不表明东方财富期货立场,不构成投资建议。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