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揭秘!1.13万亿沪市ETF,谁在投资?赚钱了没?

华宝基金 2022-02-23 23:47

上海证券交易所日前发布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参与沪市ETF投资者数量已突破1100万户,其中210万户投资者仅交易ETF不交易股票。

上述研究报告显示,这210万户仅交易ETF不交易股票的投资者,综合画像是“接近40岁、本科学历的东部地区女性”。统计显示,仅交易ETF不交易股票的投资者盈利比例为61.3%,相比同时交易ETF和股票的投资者51.5%的盈利面高出近10个百分点。

上交所另一项同期进行的调查显示ETF投资者心态较“稳定“。在近万名受调查者中,约62%的投资者表示,选择ETF产品进行资产配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资产保值增值”,55.5%的投资者采用配置策略和定投策略进行ETF投资。“愿意慢,未必慢”,近八成受调查者表示自参与ETF以来实现了年均盈利,盈利超过10%的占比达53%。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上交所ETF市值规模达1.13万亿元,居亚洲第二(仅次于日本),全年成交额超过15万亿元,居亚洲第一。

“E民”异军突起,上交所表示将继续丰富ETF产品种类、完善交易机制、加强投资者服务教育,进一步发挥好ETF稳交易、稳市场、优回报、惠民众的功能。

仅交易ETF的投资者女性占比超一半

“现在确实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关注ETF相关产品了,”某券商营业部负责人在参加上交所投资者座谈会时表示,每次营业部举行ETF培训,“报名常常爆满,客户还建议我们多搞点ETF主题讲座沙龙……”。据悉,上交所于全国各地开展的“走进营业部”投资者座谈活动,多次收到类似反馈。

研究报告显示,沪市仅交易ETF不交易股票的210万投资者,综合画像是“接近40岁、本科学历的东部地区女性”。具体来说,年龄低于50岁投资者占比近80%,其中30-40岁占比最大,为34%。大专学历以上占比72%,其中本科学历占比最大,为37%。省份分布最高为江苏、广东和上海,来自上述三个省份的投资者合计占比超60%。女性占比为54%。

与“追涨杀跌”刻板印象下的传统股民不同,“E民”投资更显理性。

一是“拿得长”,平均持仓期限接近股民的两倍。“E民”中的中小投资者平均持仓天数为71.8天,约为沪市2020年投资者平均持仓期限的两倍。

二是“赚得到”,盈利比例较高。统计显示,仅交易ETF的投资者盈利比例为61.3%,相比同时交易ETF和股票的投资者51.5%的盈利面高出近10个百分点。

操作“稳字当头”

上交所同期开展的2021年抽样调查显示,在近万名样本投资者中,ETF投资者操作稳、也因此取得了相对优异的收益。

上述抽样调查显示,55.5%的样本投资者采用配置策略和定投策略进行ETF投资,仅有5.2%的投资者选择价差套利策略。同时,在ETF投资时机选择上,“买跌”比例高于“买涨”比例,约28.4%的投资者会选择在大盘下跌、认为有抄底机会时投资ETF,极少数(9.8%)会在他人强力推荐下入场。

62%的投资者配置ETF产品的目的是“为了资产保值增值”,45%的投资者目的为“降低个股风险”。另外,仅投资ETF的投资者中,红利ETF持仓占比8.8%高居榜首,沪深300ETF、上证50ETF等主流宽基也进入前五大持仓。

调查显示,参与ETF以来大部分投资者取得了较好回报,亏损投资者仅7.2%,盈利高于10%的投资者占比53%。

ETF或成普惠金融重要工具

机构人士指出,ETF投资覆盖面显著扩大,持仓金额总体较小、盈利面大且分布更加均衡,具“普惠”特征。

机构人士表示,越来越多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选择ETF代替股票作为投资工具。前述调查显示,样本投资者中有67%的投资者有ETF投资经历,该比例较2019年提升12个百分点。同时,25.3%的投资者ETF投资年限为3-5年,该数据较2019年的14.3%增长约11%。这表明,ETF投资年限较长的投资者数量逐年增加。

此外,前述调查也显示,ETF投资者持仓金额总体较小,投资规模在10-50万元之间的投资者占比达45.3%,不足10万元的占比为24.9%,显示出ETF门槛低、成本低的普适性特点。

调查还显示,对于仅交易ETF的投资者而言,盈利分布及由此带来的财富效应体现出均衡性。仅0.04%的盈利投资者盈利金额超过50万元,仅0.01%的盈利投资者盈利金额超过100万元。相比之下,同时交易ETF和股票的投资者,相应比例分别为1.07%和0.42%;而在仅交易股票的投资者中,相应比例为1.38%和0.61%。

来源:中国基金报

【数字人民币火出圈!这个“含币量最高”品种规模一个月翻倍!近60日吸金3.27亿元!!!】

A股规模最大金融科技ETF(159851)及其联接基金(A:013477 / C:013478)——45只成份股全面覆盖A股金融科技各细分领域龙头,其中数字货币、移动支付概念股26只为目前全市场“含币量最高”ETF,一键布局数字人民币风口机遇!

深交所数据显示,截至2月22日,金融科技ETF(159851)近60日资金净流入率超719%,资金净流入额超3.27亿元,年初以来份额增加2.27亿份,份额增超280%!

1.数字人民币火出圈:数字人民币在冬奥会落地逾40万个场景,打破Visa对奥运会长达36年的支付垄断。截至2月23日,数字人民币试点版APP下载量仅安卓端下载量已超3000万!数字人民币钱包已接入美团、京东、天猫超市等50多个平台。机构指出,数字货币产业链公司将迎加速发展契机。

2.相关政策密集发布:从2021年7月的数字人民币白皮书,到10月份二维码严监管新规,再到2022年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金融标准化“十四五”规划》,上层制度应声落地确认板块发展。招商证券认为央行数字货币有望成为碳中和之后的又一确定性赛道

3.强业绩验证高景气:金融科技ETF(159851)成份股2021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达到创纪录的130.51亿元,已超2020年全年,同比增长52%!2020年基数并不低,归母净利润超123亿元,同比高增347.64%。行业业绩增速进入快车道,验证板块高景气。(数据来源:Wind)

4.估值性价比凸显:伴随着业绩的持续释放,金融科技ETF(159851)标的指数市盈率从2020年7月最高时的250.62倍收缩至最新(2022.2.23)的45.24倍,估值收缩近82%,低于历史逾82%的时间区间,配置性价比凸显。(数据来源:Wind)

5.长期优质赛道:金融科技板块是计算机行业的明珠,市场景气度高时,板块beta属性被放大,叠加坚实的基本面支撑(行业长期稳定的20%增速预期)、足够的业绩安全垫,金融科技是当之无愧的牛市弹性品种。(数据来源:天风证券研究所)

注:基金管理人评估的金融科技ETF(159851)及其联接基金的基金风险等级为R3。根据Wind数据,截至2022.1.28,A股共有3只跟踪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的ETF,金融科技ETF(159851)规模达2.06亿元,为同类规模最大;金融科技ETF(159851)成份股中包含20只数字货币概念股,为两市含数字货币概念股最多ETF。

风险提示:金融科技ETF被动跟踪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该指数基日为2014.6.30,发布日期为2017.6.22,指数成份股构成根据该指数编制规则适时调整,其回测历史业绩不预示指数未来表现。本基金由华宝基金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的产品。基金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投资需谨慎!销售机构(包括基金管理人直销机构和其他销售机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本基金进行风险评价,投资者应及时关注基金管理人出具的适当性意见,各销售机构关于适当性的意见不必然一致,且基金销售机构所出具的基金产品风险等级评价结果不得低于基金管理人作出的风险等级评价结果。基金合同中关于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与基金风险等级因考虑因素不同而存在差异。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选择基金产品并自行承担风险。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基金投资需谨慎。

相关证券:
  • 国民技术(300077)
  • 广电运通(002152)
  • 新大陆(000997)
  • 中科软(603927)
  • 东方财富(300059)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