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到最可能赢的企业?

嘉实基金 2022-02-18 00:02

Image

一件羊毛衫、一个笔记本、一辆新能源汽车,产业轮转不歇,超级企业、黑马公司,在出将入相的舞台上交替登场,汇成时代转身的大江大河。

企业众多,但找到一家好企业并不是件容易事。

 投资好企业是小概率事件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Hendrik Bessembinder撰写的研究报告《1926年至2019年美国公共市场的财富创造》给出了数据分析结果。

报告称,自1926年以来,美股市场创造了巨大的价值,合计高达34.82万亿美元。以现金收益衡量,美股的累计美元收益中的四分之三是由所有曾存在过的股票中不足1.1%的股票所创造的。

从个股来看,仅前1092家公司(约4%)就完成了整个市场全部的价值创造。另有约9000家公司也创造了正的价值,但其余多达15000余家公司则扮演了价值毁灭的角色。

A股的情况亦很类似,长期做出价值正贡献的只是很少一部分股票。时间是精彩事业的朋友,但却是平庸事业的敌人。从概率来看,如果没有细致的研究,不能主动调整航向,那么人们大概率会将投资的船驶入价值毁灭的大海,找到好企业,实在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寻找最可能赢的企业家

一份事业,一家企业,离不开一个旗帜性的人物。

如何在大量的企业中,找到那个对的公司?除了在最会赢的行业中选择最会赢的企业,嘉实基金经理蔡丞丰引入了新要素——“企业家”。

蔡丞丰此前曾专注于半导体行业的投研,在他看来,两家半导体公司的经历很有代表性。

30年前,两家相同商业模式的公司成立,同样的创业背景和商业模式,两家公司的创始人甚至都有相似的职业背景,唯一不同的是,两位企业家迥异的底层管理和经营思路。在相同的行业趋势下,30年后,两家公司的市值相差接近30倍。

如果把一个公司的价值比作海里的一座冰山,那么浮在水面上的就是显性价值,是传统投资对股东财务回报的期待。而在水面下的隐性价值,是传统主动投资里面忽视的对人、对社会和对环境的影响因素。

看企业,需要沉到冰山之下,沉到深处。这是这一案例带给蔡丞丰的启示,他认为,投资应该回归企业基本面的第一性,而企业家就是业绩的第一性,企业家的格局将决定公司发展中的经营思路、前瞻布局,最终体现为财务报表上的结果以及外显的竞争力。

优秀的企业家在市场困难或者行业混沌的时候,常常能够作出比同行更具前瞻性的判断,最终带领企业超越市场预期。

为了对企业家进行量化打分,蔡丞丰引入了商业洞见、战略能力、执行力、价值观、自驱、人格特质等等指标。

通过建立模型,蔡丞丰将A股4000多家公司的企业家进行了量化打分,得分最高的一组,无论是ROE、收入增长、现金质量等基本面指标都比分数低的好,也就是说,通过对企业家进行打分,最终也能挑选出财务质量更好,有更高几率超出市场预期的公司。

目前,嘉实基金Data Lab利用人工智能、数量化的方式进一步将分析企业家的定性维度做成数字化、可视化的模式,并最终转化成投资框架以及策略。

采用ESG辅助

除了作为核心的企业家指标,ESG也能够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ESG是一种关注企业环境、社会、治理绩效而非财务绩效的投资理念和企业评价标准。

通过过往数据分析,符合ESG评价体系的公司在面对自身或者市场危机时,往往能更好地抵御风险。同时,相应企业的股票在长期回报上也更加稳定,且通常具备更突出的赚钱效应。

2018年初,嘉实基金就组建了自有的ESG研究团队,由资深ESG专家和投资专家组成,与投研和科技各部门密切联动和合作,全面和系统性推进ESG投研融合,建设嘉实基金自己的ESG智能投研和数据系统,并开展内外部ESG能力建设,服务客户和行业日益迫切的可持续投资需求和目标。

目前嘉实基金ESG研究团队将ESG投研成果系统性地纳入股票和固收基本面研究、投资组合分析、策略构建以及ESG风险监控和预警中。同时,嘉实基金的ESG投研成果目前已经做到了对A股全部上市公司的全覆盖。

在实际投资过程中,某家公司在2016-2017年股价走势非常好,但是嘉实对它的ESG评分却在2018年之后持续走低,原因在于嘉实发现该公司长期存在独立董事不到位的问题,同时还有一些贪腐行为。而在2019年之后,该公司陆续暴雷。

蔡丞丰认为,ESG评分能提前把风险告知投资人,有可以把风险避掉的价值,通过避开可能会潜在爆雷的公司,投资组合的折现率是降低了。未来现金流是上升的,但是折现率却下降了,代表投资的这些公司长期的价值是可以持续提升。

好的框架、好的赛道、好的企业家,也只是能够增加投资的胜率,始终保持对市场不确定性的敬畏,保持积极的长期主义找规律,相信正道,相信远见,相信知识的力量,才可能让我们赢到最后。

*风险提示: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文中基金产品标的指数的历史涨跌幅不预示基金产品未来业绩表现。基金投资需谨慎。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