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通基金王迪:坚守高端制造领域,感知行业周期的温度

投基演绎法 2022-02-09 23:46

编者按

投资过程中,择时和择股究竟哪一个更重要?答案是同样重要。忽视公司及行业的发展前景,一味择时很难获得丰厚的回报,而单纯择股也有局限性,没有好的买入价格就需要忍受较长时间的震荡。投基演绎法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位既能找到市场风口,又能感知市场温度的基金经理,他就是融通基金王迪。

策肆

王迪是计量金融学硕士,曾任职于信达澳银基金,2014年11月加入融通基金历任研究员、融通新能源汽车的基金经理。融通新能源汽车成立于2018年6月15日,王迪于同年6月20日正式接管这只基金,截止2021年11月30日,王迪的任职回报为258.31%,任职年化回报高达44.56%,这两项数据均大幅度跑赢了业绩基准和同期的沪深300指数(数据已经托管行复核,以下同)。

截至到2021年11月30日,这只基金近1年收益60.12%、近2年收益204.25%、近3年收益336.64%(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分别问63.24%、166%、199.34%),是市场上为数不多的“2年翻2倍、3年翻3倍”的基金。

融通新能源汽车净值走势图统计区间为2018/6/20-2021/11/30,左轴为该基金的净值单位,沪深300指数、同期基准为该基金的可比价格,拟合计算公式:指数数据对应左轴为可比价格,可比价格计算公式:起点价格等于同期基金净值,后面的所有价格=起点价格*(1+指数从起点计算的涨跌幅),指数的重要价格点位已在曲线上标注。

融通新能源汽车成立于2018.6.15,王迪自2018.6.20开始管理,2018年、2019年、2020年的基金回报分别为:-20.50%、59.92%、104.81%,同期基准分别为:-22.26%、32.87%、66.35%。

任职统计区间为2018.6.20-2021.11.30,任职总回报为258.31%,同期基准为180.93%。基金业绩数据均已经托管行复核。

与大多数灵活配置型基金不同,融通新能源汽车主题精选始终维持股票高仓位。最近12个季度,只有一个季度的股票仓位低于70%,绝大多数时候该基金的仓位超过80%。除了股票仓位较高的特点外,王迪管理的产品的一般还会采取集中持股的策略,前十大重仓股的占股票市值的比例最高曾接近90%,即使是2021年底这一数字也超过了50%。

统计区间:2019Q1至2021年Q4

2021年四季报最新持仓显示,融通新能源汽车主题精选6只重仓股与新能源汽车板块高度相关,其中先导智能、宁德时代、恩捷股份、阳光电源的仓位超过5%。不过,王迪的能力圈不是仅局限在电动汽车板块,他的持仓还涉及多只军工股和其他新型能源个股,再往前看,他管理的融通新能源汽车主题精选曾经挖掘并持有机械工程行业和半导体行业的优质个股。

作为一位具有十余年从业经验的证券从业人员,王迪对于投资有比较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投资是一件长期的事情,选择行业的时候,需要从国家的比较优势出发去考虑,关注市场的流动性周期和产业周期,主动去感知行业周期的温度。2022年王迪看好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军工、半导体以及汽车、汽车零部件的机会,不断在高端制造领域拓展自己的能力圈。

关注汽车、机械及电力行业

问:你本科是通信工程专业,之后为什么会选择读金融硕士?

王迪:本科在北京邮电大学,选择这个专业是因为理工科成绩好,觉得就业应该不错。在读本科期间,我曾经到一家财经公关公司实习了两三个月,当时觉得自己的性格更适合金融方面的工作,所以临时转去攻读金融工程,金融工程的话,我有本科编程方面的优势。事后也验证了我的判断,很多本科读金融的同学后来读金融工程难度还是比较大,涉及到思维模式的转变。所以我在英国硕士毕业的时候,成绩是Distinction (优秀),当时班里面30多个人只有两三个人拿到这个成绩等级。

问:介绍一下从事研究员的工作经历。

王迪:2011年我加入信达澳银,当时主要做机械、电力、设备、军工这几个行业的研究,主要还是机缘巧合,当时刚好这几个行业有空缺。

2013年下半年到2014年,我自己也有点懈怠,后来融通基金这边有个职位空缺,我就决定换个环境,其实这个选择也是有利有弊。当时我已经有4年多的工作经验,实际上是有机会转为基金经理的,但换了工作之后,研究员的时间又拉长到了2018年,所以我有9年的时间都是在做研究员,转换成本非常高。

在融通基金最初4年也是做研究员,2015年接手了汽车行业,同时也看机械和电力设备。2015年是市场非常疯狂的一年,当时我的投资价值观也没有太多转变,基本还是推荐互联网+这样的公司,后来看也是比较盲目的。

2016年的时候,我成了公司的优秀部门员工,其实也有偶然因素,因为当年新能源车行情的爆发,我对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做了一个相对及时的跟踪和点评,当年这波新能源汽车的行情也给公司带来了一定的收益,我认为当时主要还是行业给予的红利,是行业的贝塔。其实对很多人也是一样的,如果选错赛道,没有行业贝塔,自己再怎么折腾也非常困难。

聚焦中国产业优势

问:投资中,宏观层面需要看哪些因素?

王迪:第一,要认清楚国家的比较优势。美股诞生了那么多投资大师,其实有一点很重要,就是美国公司的能力很强,如果没有这些优秀的美国公司,再强的投资经理也做不到很好的收益。我认为中国的工程师红利是肉眼可见的强,同时制造业产业链的完备也是欧美国家完全不能比的,所以制造业回流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制造业链条非常长,要重新建立起来是不太现实的。中国一方面产业链完备,同时交通运输的便利程度也是其它国家不可比的。因此,中国未来在中高端制造业将享有一个比较长期的红利。

第二,关注流动性周期。从历史上看,A股估值受流动性的扰动是非常大的,一旦流动性收紧,估值收缩的力度会非常大,反之也亦然,所以在A股做投资,还必须对流动性有一个大体的判断。

第三,产业周期。A股过去20年,从板块来看,是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的。从最早的房地产红利、从五朵金花到消费、医药,再到智能手机、现在的智能汽车,我认为时代背景的特色烙印是非常鲜明的,所以投资一定得把握好大的时代周期。我觉得未来10~20年,一定是碳中和相关行业一个极大的红利期,所以,从行业上看,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氢能源等领域都是长期赛道,类似过去十年的智能手机,只要把握住这一点,投资就会事半功倍。

精选好行业好公司

问:概括一下你投资的风格特点。

王迪:坚持长期主义,坚持投资卓越类的公司。卓越类的公司一定是A股最稀有的一批公司,A股过去10年20年长期股价复合增长最优秀的公司,长期的复合增长率十几二十的公司已经是凤毛麟角了,所以我觉得这两年公募基金的收益是不正常的,在未来的一个时间段内肯定会出现均值回归,逃不开这样的历史规律。

问:你是如何选择行业?

王迪:第一,行业护城河要足够宽,进入壁垒高,可以挡住很多新进入者,同时行业整体的盈利能力的持续性也会比较强,所以我对行业的护城河重视程度比较高。

第二,好的商业模式。有很多行业的商业模式天生是有优劣瑕疵的,比如有些行业现金流很好,应收账款很小,甚至是预付款的制度。所以我在看行业的时候,也会注重其本身的商业模式是否健康。

第三,市场空间。把A股过去十年表现最好的公司拉出来看就会发现,股价表现最好的都是大市场空间里面最优秀的公司。市场空间决定了行业的天花板,一个几十亿市场空间的行业,很难诞生出一个几百亿市值的公司,所以相对而言我更喜欢在大市场空间里面寻找优质的公司。

第四,成长速度。对于成熟期的行业,已经形成相对鲜明的竞争格局,比如家电领域,我也会去研究。但对于一些行业成熟同时大家又打得头破血流,我觉得研究意义就不大了。

总的来讲,从行业的角度,就是选择市场空间大,处于成长期,竞争格局清晰,护城河相对较高、商业模式比较健康的行业,这就是我定义的好的行业。

问:选择公司的时候,你会关注哪些方面?

王迪:第一,从公司角度,我比较重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否可持续,最好是已经在历史上证明过自己优秀的公司。我投资中追求的是期望的最大化,期望往往是赔率概率,很多人的过度重视赔率而忽视了概率。我最喜欢的那些竞争力是肉眼可见的强的公司。

第二,我很重视公司财务报表的质量。一家真正的好公司一定要体现在财务报表中,我觉得这是比较重要的,会大幅度降低我们投资中犯错的概率。

第三,就是要有好价格。我对估值的容忍度属于中性的状态。我觉得很多好公司天然就是折价,只要估值不是太离谱,在我能接受的范围内,只要它真的是一家优秀的公司,我就愿意去买入。

第四,适当配置一些有足够锐度的公司,但不会配置很高,这类公司的配置我希望不超过15%。因为这些公司本身的持续性往往不会有市场预期的那么强。

感知行业周期的温度

问:你是如何感知行业周期的温度的?

王迪:我有一个方法,就是去看公募基金的配置比例,从这里就能看出来一些端倪。比如说,目前整个公募基金对新能源汽车持仓已经到了接近20%的状态,这个配置比例其实已经非常高了,在历史上只有医药和食品饮料在最高峰期享受过这样的待遇。所以我认为,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预期已经非常一致的,在这个时点上,我就会去反思,行业未来的风险点在哪里。

当行业低迷的时候,比如今年上半年军工一度成为跌幅第一的板块,但基本面并没有出现什么大的问题,只是情绪的波动,当时我一直在做产业链验证,发现基本面没有出问题,所以我建议要乐观一点。这之后就是要克服人性,敢不敢在不断下跌的图形中去买入。这也是我性格上的一个优势,我还是能够适度承担一定时间长度坐冷板凳的煎熬的。

正视投资中的黑天鹅

问:2021年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挑战?

王迪:2021年初,我已经构建了不少汽车零部件的仓位,但是当时出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汽车芯片短缺一直超预期。因为陆续出现了“黑天鹅”事件,比如3月份日本瑞萨工厂着火、德州暴雪,这两个事件造成芯片生产非常大的扰动。之后7、8月份马来西亚疫情爆发,马来西亚占全球汽车芯片供给的10%,由于疫情处于半停工状态,所以又拖长了芯片短缺的周期。所以年初布局的汽车零部件公司,一度因为这些因素表现非常差,这是一个挑战。

另外有一些重仓股也遇到了挑战,这种损失可以说是运气不好、选股问题或者仓位过重,在这种情况下,2021年遇到的挑战明显比2020年大很多。

问:如何看待投资中的黑天鹅事件造成的损失?

王迪:我认为我们在前期已经通过深入的研究尽量减少犯错的概率了,但一旦出现了这种小概率事件,我会把它当作一种正常的现象。

虽然结果是差的,但过程没有错,我觉得就没有问题。我最怕的是一个股票表现都非常好,但你选择性忽视了对公司的研究,我觉得这是不可容忍的。我可以容忍的是,公司涨了很多,但你在研究后发现他的逻辑并不符合你的审美,这样的个股我觉得错过就错过了,没有关系。

问:验证自己持股逻辑是否发生变化的依据有哪些?

王迪:核心观察之前预期的核心因素是否发生了变化,例如行业增长,供需关系,竞争格局等、技术变化等。通过产业链调研,产业链公司调研相互验证来观察。

新能源板块仍有机会

问:2021年为什么会选择配置新能源汽车?

王迪:第一,当时我们的核心思想是想让这只产品可以逐渐回归到它的名称上,也就还是更专注在新能源汽车方向。

第二,从我个人能力圈来看,我也更加擅长包括新能源车在内的高端制造领域。2019年我的投资价值观基本形成之后,当时就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挑出了5、6家在我看来质地过硬的公司,而且在整个A 股也是非常过硬的公司。

不过,这个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2020年2月份就面临了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就是新冠疫情的爆发,但到了5、6月份的时候,我发现欧洲开始大规模刺激新能源汽车,判断欧洲应该会出现大幅的增长。并且,当时国内的疫情控制已经开始有成效了,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所以,在国内开始逐渐恢复正常,欧洲又开始出现了一个非常明确的增长,我就开始配了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问:如何看待当下新能源板块的回调?

王迪:大部分属于情绪性调整,同时也伴随一些对于基本面的担忧。例如短期新能车在补贴退坡后,订单出现一定环比下降,风电在主机厂价格2021年大幅下降背景下,风电零部件价格有可能出现一定降幅。但我们认为瑕不掩瑜,继续看好新能源,尤其是很多个股高点下来调整幅度达到20-40%,估值的降低已经基本反映了大部分担忧。

问:今年新能源板块行情展望。

王迪:新能源的下半场是电动智能车,预计2022年全球新能车保持快速增长。供给端丰富,越来越多的造车新势力推出新车型,传统车企也加大了新能源车的供给;欧洲市场,补贴将会延续;美国政策,拜登上台后推出一系列旨在刺激美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一揽子政策,美国本土车企加速电动化转型,美国新能源车市场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另外,新能车由政策驱动向消费驱动,10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接近20%,预计2022年,渗透率达到25%;新能源汽车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将由价增向量增转变。总的来说,2022年,更加看好动力电池、锂电设备、隔膜、整车。

问:2022年的市场还有哪些投资机会?

王迪:对于2022年的市场,我认为EPS是下行的,明年宏观经济压力会越来越大,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一点,逐渐开始放松流动性放松,地产也出现了一定放松,但这个惯性在明年上半年至少还是要往下的。

在EPS下行,同时流动性又是温和的,从这次降准可以看出来,流动性还是会保持一个宽松的状态,所以整体结论就是,市场会有一些机构性的机会,有一些新兴行业不太受EPS下行的影响,同时流动性宽松的资金会更集中在这些行业当中,比如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军工、半导体,另外我还加了一些困境反转类的行业,比如像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这两个行业今年受到汽车芯片的影响非常大,明年这个行业恢复性增长的置信度是非常高的,所以汽车和汽车零部件我把它列做一个困境反转类的行业。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