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基金体检攻略(内附报告解读)

华夏基金 2022-01-14 00:04

(全文共约3800字,细读约需8分钟)

一说到体检,很多人坦然,很多人抗拒,很多人无视。

但是选对项目的正规体检确实是有用的,早发现早治疗,才能将疾病和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

Image

(图源网络)

新的一年到了,我们的持仓中,还躺着那些让我们“又爱又恨”的基金。

如果最近觉得持基体验不佳,可以带这些基金也去做个全面的体检,了解持仓的健康情况,发现问题即时调整,接下来一年都能神清气爽~~

体检小贴士:

1、放松心情,清淡饮食,保持充足的体力和脑力~

2、梳理自己目前所持有的基金,对基金类型、基金风格和持仓金额等做到心中有数

3、重新进行一次风险测评,确认自己的风险偏好。很多平台都可以进行测评,比如天天基金的测评路径就是:我的-风险偏好-重新测评

4、无需预约,本次体检共有三步,请依次到对应科室检查

5、报告解读即刻可出,请您认真听取建议,及时复查、随诊或治疗;如有其余不适,可留言咨询~

Fine,现在开始吧~

#一楼诊室-常规基础检查

持仓中的单只基金是不是好基金? 检查指标

主要指标:

中长期收益率(近1年、2年、3年、各年度)及排名

短期收益率(近3、6个月)及排名

辅助指标:

最大回撤、风险回撤比、前十大重仓股、基金经理变动、基金评级、基金规模等

报告解读

首先,给大家提供一份直观的指标化验结果,可自行对照指标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Image

(仅供参考)

深入了解指标背后的含义可参考《纯干货!手把手教你如何看指标选基金》~

上述指标中最重要的就是基金的赚钱能力,也就是收益率水平及其稳定性~ 但是并不能一刀切下定论,如有异样,要做进一步的检查。

如果只是短期收益率指标较差,无需过于担忧。短期的扰动因素太多,市场风格、情绪甚至运气都可能影响基金净值的表现。就像是短时间的小病小灾无需惊慌,甚至能够不治自愈。

如果长期收益率表现依旧不佳,可以先判断一下,导致基金下跌的原因到底是市场因素,还是基金本身存在问题。如果是行业问题所致,那要分清楚是行业长期不景气,还是受到阶段性利空的影响。

如果是行业长期不景气,那么基金的健康情况可能不容乐观;如果只是受到某些因素扰动,并没有打乱长期投资逻辑,则可以继续观察随诊。

如果同行业同类型的基金都在涨只有这只在跌,那么就要看看这只基金本身的管理是否存在问题,比如重仓股是否踩雷基金规模是否过小或过大基金经理是否发生变动是否发生巨额赎回等等~发现了问题后要对症下药,如果无药可救就只能汰弱留强了~

科室结论 由于管理存在重大问题、行业逻辑被彻底打破等原因导致长期业绩较差的基金就如同人体的肿瘤,需要早日切除。

#二楼CT室-深度结构检查

基金组合配置是否合理? 检查指标 各类型基金配置比例、各风格基金配置比例

基金类型主要包括:股票型、债券型、混合型、货币型等

基金风格主要包括:成长型与价值型、大盘型、中盘型与小盘型、行业型与全市场型、境内市场型与境外市场型等

报告解读

基金类型从名称中即可看出,基金风格可以通过重仓股来判断,有些基金销售平台会用标签标示基金风格,亦可借鉴~

大部人应该都买了多只基金,构成了一个基金组合。深入检查以上两类指标,可以弄清楚基金组合持仓与客户风险收益偏好市场风格的匹配度。 在不同的经济周期下,占优资产的类别和风格不同,所以以上两点检查都是为了能够帮助客户优化组合,分散风险,尽可能多获取超额收益。

那么一个健康、合理的基金组合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计算资产组合风险的公式,是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马科维茨提出来的。 Image 从这个公式中可以看到,一个组合的整体风险是由三个要素决定的,分别是:各资产本身的风险、资产的配置比例和资产之间的相关性。 所以一个健康的资产组合可以包含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组合中的相对“安全垫”

这一部分可以配置货币型基金和纯债型基金1~3只。如果风险偏好较低,可以增加投入的资金,加大配置的比例。

第二部分,组合中的“核心资产”

这一部分可以优选2~3只全行业的权益型宽基,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可以选择替换为“固收+”,比如偏债混合型基金、二级债基等。这个部分的短期业绩不一定是最亮眼的,但中长期持有更有机会能够为投资者带来持续、稳定的收益。

第三部分,组合中的“风格资产”

这一部分可以配置2~4只行业主题基金或者具有明显风格特征的权益型基金。 A股目前板块轮动迅速,尽量做到均衡配置,不要重仓押注一个行业或是一个主题,可以采用“核心-卫星”策略,主投一个行业,分散投资另外几个行业。也可通过分散投资价值和成长、大中小盘、境内外市场等来弱化风险。

科室结论 要按照自身的风险收益偏好来进行基金组合配置,各类型、各风格兼而有之,灵活调整。

#三楼VIP室-精品加项检查

你的持基行为是否健康? 检查指标

基金买入时点、卖出时点、持有时间、交易频率、是否补仓等

报告解读

此项是基金体检的PLUS项,VIP专属,投资收益不理想的绝对不能错过~

大家都知道: 基金投资收益率=基金净值增长率+基民操作带来的收益变动 有时候基金本身全面检查结果很健康,但就是感觉不舒服,很有可能就是持基行为出现问题! 通过以上指标可以检查出是否存在全仓梭哈、追涨杀跌、不会止盈、不会自救等持基行为。

三大“常见病”要提防~!

1)多动症:追涨杀跌,频繁操作

多动症的病症有两种,一种是频繁查看净值,一种是盲目追涨杀跌。 市场每日涨跌是常态,如果频繁查看净值,片面关注短期业绩,很有可能会做出追涨杀跌盲目操作的行为。所以两种症状经常同时出现。

但是成功的追涨杀跌需要两次精准的择时,别提普通散户投资者,即便是专业的机构投资者也无法准确判断。退很多步来讲,即便择时成功,这其中也需要消耗巨大的心理成本和摩擦成本比如手续费。 一纸药方请查收。

#学会长期持有。如果我们坚持耐心持有,不动,可能会收获意想不到的馈赠: 统计混合型基金指数2011-2020年持有时长与正收益的关系,发现持有时间满5年,正收益占比为100%,且复合平均年化收益可以达到10%左右(数据来源:wind,混合型基金指数测算区间2011-2020,以任意起点滚动持有期计算正收益占比和平均年化收益率,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仅供参考。)

2)消化不良:不会合理止盈

很多投资者没有取得满意的收益,把大腿都拍紫了的原因就是“不会合理止盈”,没能把收益“消化”。 特别是对于指数基金而言,定投搭配合理止盈才是最佳策略。 那么如何能够消化掉账面浮盈,及时落袋为安呢? 两纸药方请查收。

#学会合理止盈 两纸药方

01 目标止盈法

在买入时按照基金的类型、属性,为自己设定一个心理预期值。例如,买入某些行业主题基金,在收益率达到30%、50%的时候即可赎回。

02 回撤止盈法

达到预期收益率目标先不止盈,期待接下来可能还会有行情,那就设定一个“跌幅”的预警线,比如下跌5%就赎回。

3)不会自救:盲目割肉

当基金在一段时间内跌跌不休,很多基民可能就坐不住了,害怕之后跌的更厉害就慌里慌张地割肉了。稍有内功的投资者可能会选择佛系,静待回本。 其实,还有一种更强的自救方式:补仓,可以摊薄成本,缩短回本的时间。但是补仓的前提一定是经诊断基金是只健康的好基金~ 两纸药方请查收。

#学会补仓自救 两纸药方

01 按比例分批补仓

先将准备补仓的资金平分成几份,再预设一个下跌幅度,净值每达到一个跌幅,就加一份仓。这种方式最重要的就是这个跌幅的设置。 一般来说,可以参考基金的历史最大回撤来进行综合判断。比如某基金的历史最大回撤是25%,如果分4次补仓的话,可以考虑将跌幅预设在5%左右。

02 定投补仓

如果觉得分批补仓麻烦,可以设定一个扣款金额和扣款频率,长期定投,其余的就交给时间。在不断收集便宜筹码的过程中,我们的成本会被悄悄摊薄,回本时间也大大缩短~

科室结论 理性的持基行为搭配理想的基金表现,才能获得理论中的投资收益。

经过此番深入的体检,是不是觉得舒服多了~找到症结,才能对症下药。 新年新气象,想要轻装上阵,获取好收益,必须拥有一个健康的基金持仓。希望大家都能身体健康,理财顺利!

风险提示

本资料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以上内容不构成个股推荐。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管理人不保证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市场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相关证券:
  • 华夏能源革新股票A(003834)
  • 华夏行业景气混合(003567)
  • 华夏兴和混合(519918)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