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收益275%,几家“猛男”基金公司

小波思基 2022-01-12 23:50

Image

基金的收益榜单,我们去年年底已经做了一波,大概看了下,变化没有特别大,排名靠前的基金经理,看好业绩持续性的还是宝盈和大成的那几只,多行业布局,不追热门股的。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主题基金不能买,像bo姐自己是投了蛮多主题基金的,但核心目的是自己来做配置,不是赌赛道。主题基金注定了是高收益高波动产品。

基金经理专注于自己的几个行业能力圈,没啥问题,但基金公司就不一样了。

我们知道,基金公司一般都会有一个大的核心股票池。相比依靠基金经理单打独斗,一个在多个领域都有出色的基金经理,投研团队整体实力强的基金公司,更能适应市场的风水流转。

最近,海通证券月初公布了2021年基金公司绝对收益排行榜,这个排行榜按照最近10年、最近5年和最近3年的权益类和固收类分别做了排名。

看了下过去3年业绩排在前三的,分别是信达澳银、农银汇理和创金合信,这三甲的成色如何呢?

Image 数据来源:海通证券

信达澳银:新能源为核心底仓  

说起信达澳银,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它家的新能源基金。

其实不仅如此,bo姐看了下,信达澳银旗下成立时间满3年以上的基金,在过去3年里总体业绩都不错。

Image 数据来源:东方choice,2019.1.1-2021.12.31

排名第一的信达澳银新能源产业就不用多说了,这只基金过去几年通过紧密跟踪新能源产业获得了不错的超额收益,这里说下后面的几只值得关注的基金。

从持仓覆盖的行业来看,信达澳银产业升级、信达澳银中小盘混合、信达澳银精华配置这三只基金覆盖了军工、芯片、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个行业。虽然核心底仓是新能源,但并不是那种10只重仓股,七八只属于新能源领域的。

不想自己做配置或者过多押注某一个赛道的朋友可以关注下。

再看看回撤比较小的,也就是信达澳银新财富混合,这只产品成立以来的净值走势是这样的:

Image 数据来源:好买基金网

Bo姐看了净值图后发现了一个亮点:在2022年开局几个交易日里市场普遍下跌的情况下,这个基金净值居然在1月4日创下了新高,而且随后几个交易日的回撤也不大。

这基金是一只灵活配置型基金,从去年三季度持仓看,债券资产占比约65%。

然后bo姐仔细看了下这个基金的股票持仓,有两个特征:

1、个股和行业非常分散,从2020年四季度以来,前10大重仓股占净值比一直没超过10%,最大一只个股占基金净值比仅为0.8%。

2、善于做板块轮动,比如在第三季度减持了新能源和光伏这些涨幅较大的板块,并且增持了消费和医药

唯一不好的呢,是这只产品的两个基金经理都刚上任不久,王建华是去年5月20日上任的,李丛文是今年1月5日上任的,可能需要观察一段时间。

信达澳银今年在新能源上的重仓赢得了不少超额收益,也提升了基金公司的整体排名,虽然新能源成为了这家公司很多产品的核心仓位,但这些产品也并不是完全依赖一个赛道,而是分布在多个高成长赛道。

但有个问题是,很多产品都在去年或今年更换或新加了基金经理,后续风格是否会变要留意下。

农银汇理:赵诣揽获前三  

再看第二名的农银汇理,收益排名最靠前的3只都是赵诣名下的:

Image 数据来源:东方choice,2019.1.1-2021.12.31

虽然赵诣的新能源车基金名气最大,但略微感到意外的是,收益最高的竟然是他的农银研究精选。

Bo姐看了下,这是一只以新能源为核心,同时配置了半导体高端制造军工行业的产品,换手率也相对比较低。不过,由于年初以来赛道股回调比较剧烈,所以这只基金净值回撤也比较大。但这些赛道长期看景气度高,确定性强,如果跌势企稳了,可以考虑布局一些。

此外,收益率排名前7的几个产品都是以新能源为核心底仓的,不过除了新能源主题的几只,并没有过于押注单一赛道。

如果我们已经配置了新能源,可以看看第8个,农银汇理中国优势

这只产品的持仓覆盖了电子、军工几个行业,成立以来收益也不错:

Image 数据来源:好买基金网

这只基金在去年年底时净值还创了新高,bo姐注意到,基金经理在三季报里说到四季度会择机配置低估值板块。而诸如银行、地产等低估值板块在四季度确实出现了一些反弹,这可能是这只基金净值年底创新高的原因之一。

不过今年这开局环境糟糕,泥沙俱下,基金也有点扑街。

总的来说,农银汇理旗下的基金整体业绩出色,没出现首尾大幅分化的。行业上,新能源的布局是比较核心的,然后军工、半导体和消费也是比较核心的方向。

创金合信:新能源与周期行业龙头并举  

再看第三名创金合信:

Image 数据来源:东方choice,2019.1.1-2021.12.31

排名第一的是创金合信工业周期,这只产品目前主要投资于新能源和传统周期行业龙头公司两大方向,在维持两个大方向不变的情况下,对持仓做一些择时的调整,比如在去年一季度市场下跌时加仓了新能源,在三季度又进行了部分减持,以锁定利润。

然后bo姐仔细看了下,这家公司近3年业绩排前14的产品,前7个基本上都是一些赛道型色彩比较重的基金,这种产品受行业影响比较大。

随后的7个主要都是做量化的,量化的特点之一在于覆盖面广,所以如果我们觉得未来行情不确定性比较大,那么可以赛道型和量化的都配置一些。

看下来,信达澳银和农银汇理,在以新能源为核心底仓的同时,也注重军工、半导体等行业的均衡配置,并不过于依赖新能源赛道。

但总体上还是偏重科技成长股等,这几个赛道在过去三年持续维持高景气度,让基金公司业绩脱颖而出,比较符合现在大的发展方向。不过,如果风向转向医药和消费为主,这两家的竞争力可能会会稍弱一些。

创金合信能够脱颖而出,一个重要原因是几个主题基金,恰好都在风口上,多行业配置的主动基金偏弱。他们的策略大概是把分散投资的事,都放在量化上。

总的来说,几家业绩突出的,亮点不少,特色鲜明,但主观产品的覆盖面并不算很广。

【风险提示】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及承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