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纲要》解读文章之9|REITs助力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

REITs课题组 2022-01-10 00:03

内容来源:发改委投资司

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是指在证券交易所公开发行交易,通过证券化方式将具有持续、稳定收益的基础设施资产或权益,转化为流动性较强的、可上市交易的标准化、权益型金融产品,其实质是成熟基础设施项目的上市。目前,我国已在基础设施领域开展 REITs 试点工作。

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是深刻洞悉国内国际发展大势作出的重大科学判断和战略选择。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近年来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内需拉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内外部发展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要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发展,确保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中,增强我们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一、“十三五”时期的主要成就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人民生活品质显著改善。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挖掘和激发国内市场需求潜力,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着力畅通供需更高水平良性循环,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稳步提升。

  (一)居民消费扩容提质

  商品消费显著增长,汽车新车销量稳居世界第一,城乡居民住房条件大为改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9.2万亿元。服务消费加快发展,养老、育幼、家政、文化、旅游、体育等服务不断提质扩容,在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已提高到45.9%。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共享经济、平台经济不断扩围深化,电子商务、在线支付等已达世界一流水平,2020年全国网上零售额为11.8万亿元,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大网络零售国。居民消费能力持续提高,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189元,城乡收入比由2015年的2.73∶1下降到2020年的2.56∶1。

  (二)投资结构持续优化

  加大补短板领域投资力度,一批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项目建成投运,城乡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生态环保等领域短板弱项加快补齐,社会领域投资增长持续快于整体投资增速。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开展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公共设施建设成果显著。着力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加快布局建设。多措并举激发制造业投资活力,推动传统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深入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全面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出台《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和《政府投资条例》,在下放核准权限、清理规范报建审批事项、建立并联审批制度、推行告知性备案管理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为扩大有效投资营造良好环境。

  (三)国内大市场加快形成

  着力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快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竞争有序、畅通高效的市场环境正加快形成。统筹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推动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农业人口有序向城镇转移。持续优化城镇化空间格局,城乡融合发展步伐坚实。持续推进流通体制改革,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畅通商贸货物流通,物流行业降本增效取得积极进展。

  二、“十四五”时期的发展形势

  “十三五”时期,扩大内需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不少制约和挑战,需要加大力度予以破除。一是供需结构不匹配阻碍需求潜力释放,我国生产能力大而不强,无效和低端供给过剩问题仍然存在,中高端供给仍显不足,多样化、个性化、高端化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二是收入分配差距制约最终消费能力,居民增收面临较大困难,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比偏低,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不够,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有待健全,缩小城乡间、地区间、不同行业间收入差距必须下大力气推动解决。三是市场体系不完善制约资源配置效率,国内统一大市场尚不健全,商品、服务、要素流动存在体制机制障碍,物流网络分布尚不均衡、衔接水平不高、智能化程度有待提升,市场统一性和竞争公平性有待加强,监管体制改革滞后阻碍市场活力迸发,市场配置资源效率不高。

  同时也要看到,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国力日益提高,经济发展结构日益优化,内需已成为拉动经济的主要动力,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具有坚实支撑。一是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显著。我国有14亿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100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城镇化率超过60%,有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是全球最有潜力的超大规模消费市场。我国发展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具有巨大的区域发展战略纵深,内需潜力巨大。二是大国经济的优势就是内部可循环。我国经济发展潜力足、韧性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具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和强大的生产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拥有1亿多市场主体和1.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或具有各类专业技能的人才,有条件有能力进一步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三是改革创新红利对内需发展的支撑进一步彰显。我国不断深化市场化改革、推进高水平开放、强化科技战略支撑,注重健全改革创新举措落实落地的实施机制,将宏观层面的政策红利顺畅传导到微观主体,推动扩大内需释放更大潜力、激发更大活力,将为加快培育内需体系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机制保障。

  三、“十四五”时期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的主要任务

  “十四五”时期,要更好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合理引导消费、储蓄、投资等方面进行有效制度安排,推动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注重需求侧管理,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增强经济发展韧性,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奠定坚实基础。

  (一)顺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全面促进消费

  紧扣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努力提高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创造新需求,充分释放消费潜力,提升消费层次,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一是提升传统消费。推动汽车等消费品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积极发展汽车后市场。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完善长租房政策,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健全耐用消费品回收处理体系,推动更新消费。二是培育新型消费。大力发展“互联网+”新模式,发展无接触交易服务,探索发展智慧超市、智慧商店等新零售业态,培育丰富在线办公、在线教育、在线医疗、在线文娱等服务消费新业态,支持依托互联网的外卖配送、网约车、即时递送等新业态发展。推动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向农村市场拓展。倡导绿色、健康消费新理念,培育消费新增长点。三是发展服务消费。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培育婴幼儿照护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丰富旅游产品供给,着力扩大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生活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四是适当增加公共消费。稳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推进教育、医疗、养老、育幼等公共服务领域补齐短板,加强公益性、基础业供给。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差距,推动分配结构明显改善。五是优化消费环境。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区域消费中心,改善县域消费环境,推动农村消费梯次升级。完善多元化消费维权机制和纠纷解决机制,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六是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坚持在发展中改善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各类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机制,更好发挥财税调节作用,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二)优化投资结构增强发展后劲

  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持续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强化投资对补短板、促消费、惠民生、调结构、强后劲等的支撑,充分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一是瞄准重点领域加大投资力度。加快补齐公共卫生、物资储备、生态环保、防灾减灾等领域短板,推进新型基础设施、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工程建设。面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支持有利于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项目建设。二是着力激发制造业投资活力。鼓励企业加大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着眼于加快培育新增长点,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化发展,增强新产业新业态顺应新需求新模式的能力。三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市更新。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完善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健全应急防控救援体系,推进城市内涝治理,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工程,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加快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品质提升。推动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提升服务县域经济能力。四是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投资审批制度改革,推动投资审批权责“一张清单”、审批数据“一体共享”、审批事项“一网通办”。建立健全向民间投资推介项目长效机制,规范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稳妥开展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

  (三)提升供给体系对需求的适配性

  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新机遇,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提升创新能力、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形成更高效率和更高质量的投入产出关系。一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化转变,发展服务型制造。二是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面向车联网、无人机、远程医疗等新兴产业,在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试点开展新兴产业应用场景建设,着力推动技术孕育成熟,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加快布局引领产业变革的重大前沿技术,更加重视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和颠覆性技术创新。三是加快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数字创意等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加快在线经济、智慧物流、智能制造等新业态新模式高质量发展。

  (四)加快流通体系建设促进形成统一大市场

  顺应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加快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国内统一市场,发展高水平交易市场,破除商品要素跨区域流通壁垒,完善统一的流通标准规则,提高市场运行和流通效率,降低全社会交易成本,促进产需顺畅衔接。一是推动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消除各类市场封锁和地方保护,建立破除市场准入隐性壁垒工作机制,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增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刚性约束。建立健全现代监管体系,统一市场监管,加强和改进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二是健全现代流通体系。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体系,构建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加强重要商品储备库、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加强应急物流建设。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加强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农村物流设施等流通设施建设,支持便利店、农贸市场等商贸流通设施改造升级,积极培育商贸流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无接触交易服务。充分发挥流通领域信用支撑作用,完善流通金融支付系统,加快重要产品追溯系统建设。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流通企业。三是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推动经营性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加快建立协调衔接的劳动力、人才流动政策体系和交流合作机制,推动劳动力要素有序流动,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大力发展知识、技术和数据要素市场。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