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融稳了,地产股又可以了?

融通基金 2021-11-11 23:54

今天是“双十一”,A股关键词不是打折,而是“翻身”。

低迷了好久的A股三傻(银保地),在地产股的带领下,抢占了涨幅榜的前列。

11月11日涨幅前八的Wind主题行业指数

社融稳了,地产股又可以了?

数据来源:Wind

A股主要指数也全线上涨,今年表现平平的上证50沪深300一马当先。

11月11日A股主要指数涨幅

社融稳了,地产股又可以了?

数据来源:Wind

市场的热点再一次转变,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组重磅数据或许是今日行情背后的催化剂。

昨天下午,央行发布了10月份的社融数据。

每当社融数据发布,都会引来各路人马的强势围观,不管是炒股的还是买债的,都非常关注,堪称“网红指标”。

PS:我们之前写过文章,科普了社融,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看《炒股、买债都在看的这个“网红指标”,一文看懂》

社融稳了,地产股又可以了?

社融即社会融资规模,简单点说就是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拿到的资金总额。

社融数据有两个作用:

看现在

反应当前实体经济获得的融资情况,是当前经济形势下融资需求和政策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

观未来

社融是经济指标的领先指标,从经验规律来看,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领先性,社融增速一般领先经济增长3至6个月左右。

对股市而言,社融是观测流动性的重要指标,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股票的买卖时点。

一方面,当社融扩张时,企业/居民存款扩张,能投资股票的资金更充裕,股市流动性可能偏宽,反之则偏紧;

另一方面,当社融扩张时,实体经济向好,企业盈利表现可能较好,也会提振股市的表现。

下面这张图能够明显地看到,2017-2020年期间,社融(蓝线)与A股整体走势(红线)在大的方向与节奏上基本保持一致。

2017年到2018年,社融增速一路下降,A股整体也处于熊市之中;

2019年到2020年,社融增速不断回升,A股也迎来持续两年的牛市。

社融稳了,地产股又可以了?

看到这儿,仔细的小伙伴或许就要问了:

今年社融增速是往下走的(从13%降到10%),但A股整体表现并不算差啊,这如何解释?

实际上,今年A股的分化其实很严重,新能源和周期股的大涨,撑住了指数;

而地产以及和地产相关的金融、家电等行业,对融资环境比较敏感,它们在今年就跌得比较惨。

社融稳了,地产股又可以了?

数据来源:Wind

而昨天公布的社融数据,传来了好消息。

10月社融同比增速10.0%,与9月持平,扭转了继续下行的趋势,开始企稳。

市场纷纷预期,由于去年基数不高,再加上还有近2万亿的政府债待发,11月和12月社融增速可能还会小幅反弹。

下跌势头止住了,反弹也不远,社融的底部似乎已经出现了。

因此,之前受社融“拖累”而大跌的地产以及相关的金融、家电等板块,迎来了大幅反弹,特别是地产股一马当先,已经连续两个交易日大涨。

地产股行情会不会是昙花一现?

早在今年10月初的时候,融通基金权益投资总监、融通行业景气基金经理邹曦就写过一篇文章,他认为:

从未来3-6个月的时期来看,房地产基建相关的投资值得重点关注。

他的主要逻辑是:

如果出口尚未回落,现有的摩擦状况短期继续持续,制造业和居民消费或将继续受到伤害,需要通过适度放松房地产信贷,加大基建投资来稳定经济和就业。

如果出口明显回落,则意味着美国过度刺激占据全球有效供给的局面扭转,为中国发展内需腾出了空间,可以适度放松对房地产和基建投资的抑制,通过恢复内需来稳增长。

同时,政策性市场出清阶段性进入尾声,无论是2020年4季度有关国企的严重债务违约,还是2021年3季度逐步显性化的房地产高杠杆企业的困境,都表明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整顿和房地产行业低效产能的清理已见到明显成效。

重大事件意味着有效约束的建立,意味着新的运行机制的建立,在中国特定的制度环境下,已经具备放松过度压制,推动房地产融资和基建投资重新回归正常化的条件。

详见《钢铁煤炭大涨之后,行情或许轮到它》

回到当前。

10月份的社融数据中,改善最明显的是居民中长期贷款,房贷额度松动可能是主要贡献因素。

而央行在昨天也首次单独发布了个人住房贷款数据,10月增加3481亿元,较9月份多增了1013亿元。

房地产市场的信用状况正在改善,地产融资最紧张的阶段可能正在过去。

再考虑到专项债11月仍有最后一批约5600亿规模有待发行,基建融资也持续得到保障。

今年一跌再跌的房地产基建相关板块,或许真迎来了机会。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