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讲策略,策略要更迭” 诺德基金郝旭东的投资经

老揭看基金 2021-05-07 23:45

初识诺德基金郝旭东,爽朗、笃定,给人十足的信任感;从2008年入行至今,郝旭东用感恩之心走着自己的投资之路,抱着对基金持有人负责的态度去投资。从目前结果看,一路稳扎稳打的业绩表现就是最好的证明。

郝旭东的代表作:诺德成长优势混合,从2015年7月11日接手管理至2020年12月31日,任期回报140.12%,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28.81%,超越业绩比较基准111.31%。在管理该产品的6个年度中,有5个年度实现了正收益。特别是2018年,诺德成长优势混合回调12.17%,远远低于沪深300指数的-25.31%,在全市场531只偏股混合型基金中收益位于前5%。

今年春节过后,市场持续震荡调整,诺德成长优势混合依然可以逆势保持上涨。截至4月28日,该产品今年以来收益率到达1.62%,同期沪深300涨幅为-1.77%。

图片

近日,胖纸老揭走进诺德基金,对话郝旭东博士。在和他近两个半小时的深入对话后,胖纸老揭觉得,他更是一位善于实践、思考、总结,且投资理念不断“进化”,投资策略持续“更迭”的基金经理。

优秀的基金经理往往都是策略大师

郝旭东,妥妥的学霸一枚,上海交通大学金融学博士。2008年入行后,先在西部证券担任高级研究员,在那里的投研经历,对他日后的投资方案、决策体系、风险控制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2011年初,他加入诺德基金,从研究员做起、然后开始管理基金,现任公司总经理助理,并管理着诺德成长优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诺德成长精选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以及诺德策略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在第十七届中国基金业金牛奖评选中,他管理的诺德成长优势混合获得“七年期开放式混合型持续优胜金牛基金”,这是该基金在获得三年期、五年期金牛产品奖项后连续第三次问鼎金牛奖。

从2008年入行,一路走来,面对市场诡异多变的复杂环境,从投研转为管理,历经风雨后,郝旭东形成了现在的投资理念:“相对稳定”+追求“偏绝对收益”。

“我就是希望基金净值能够保持长期相对稳定的上涨,可以让基金持有人有更好的投资体验。”郝旭东如是说。

“从我的投资策略看,将自上而下始终作为一个核心能力,也是我的核心竞争优势。”在他看来,优秀的基金经理往往都是策略大师。“一定是在策略上具有非常强的优势,在不同的资产中,不同的市场间,不同的行业里进行选择。首先确定了策略,其次才是对个股标的进行甄选。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能够在不同市场表现下都能获取一定的收益,这样就会使你的资产组合获得相对较高的收益胜算,同时也尽可能的降低自己的风险暴露度。”

除了整体投资策略,郝旭东在选股上也讲究策略。“2018年之前,我是自上而下进行资产配置,个股选择会相对少一些,但现在上市公司越来越多,我决策中个股选择的权重也在不断增加,目前的权重大约占40%-50%。”

在选股策略方面,他首先会重点关注行业的景气度和竞争力。郝旭东分析称:“首先,我一定会看个股所处的行业景气度,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如果行业景气度高,那么你的容错率就会相对提高。例如新能源汽车,整个行业增速就高达30%。”

“其次就是竞争力。其实我认为竞争优势是个相对的概念。因为这牵扯到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业态,对它的竞争优势的评判也是截然不同的,并且随着所涉及的行业、经营环境以及上下游定价的议价能力的改变,这些因素的变化也会导致对竞争优势的判断得出不同的结论。最后,时间周期的不同也会导致竞争优势的不同。所以我们需要从不同的历史周期、不同的行业背景以及所处的不同产业环节等多个方面来对每家公司做单独的竞争优势判断,不能一概而论。”郝旭东说。

郝旭东之所以如此讲究“策略“,在胖纸老揭看来,是因为从他的业绩表现中也体现出了好策略在有效执行后的价值。价值投资是郝旭东长期坚守的信念,但在实践中他并不拘泥于价值投资理论的教条,而是根据市场实际情况做出自己灵活的判断。

无论是2015年7月顺利“逃顶”,还是2016年初“熔断”前大幅减仓,亦或是今年至今的正收益,都体现了他对投资的独立见解。

关于风控:我只赚看的明白的钱

好的投资策略如果没有有效的风控策略,最终产品的业绩也不会令人满意。在风控管理上,郝旭东也有自己的“策略经“。他坚信良好的风控和追求“偏绝对收益”是相辅相成的。

“历次市场极端情况,我的风险控制水平也相对较突出,这也是我一直坚守的,赚看的明白的钱。关于我组合的回撤控制,一方面是靠选择估值和业绩匹配的优质个股,另一方面是需关注国内外主要指数的演绎,同时注重市场情绪的变化。” 郝旭东进一步解释。

在进行资产配置时,郝旭东首先会分析各个板块,然后从板块再落实到个股,衡量其估值,并从PE、PB以及股息率等多个维度进行考量,一般要有七成左右的胜率,他才会进行买入。此外,他在仓位控制方面也比较灵活,当整体市场缺乏性价比时,就会严格地控制仓位。

这也是2015年至2018年,郝旭东能持续跑赢同类平均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2018年,郝旭东管理的诺德成长优势混合,回撤仅12.17%,远远低于沪深300指数的-25.31%。

对于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表现较为一般,郝旭东也很坦诚,实话实说。

“2019年下半年是我的策略体系出现了问题,错过了行情,但是目前我已经对整体策略体系进行了迭代。2020年我认为更多的是一波拔估值的行情,不少标的出现了只拔估值不涨业绩的情况,所以我并没有去参与。” 郝旭东很诚恳地说。

爱笑的郝旭东总会给人以亲切、莫名的信任感。

在担任基金经理超五年的时间里,郝旭东所管理的产品业绩也是可圈可点:据Wind统计,截至2021年4月28日,郝旭东管理的诺德成长优势混合最近三年收益率为48.56%,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32.83%;同样由他管理的诺德成长精选混合A类份额,自2017年2月24日成立以来该基金收益率为49.15%,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30.68%;而由他管理的另外一只诺德策略精选混合,自2019年5月23日成立以来该基金收益率为59.99%,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28.56%。

推新品考验前瞻性,天时地利人和

关于新产品这个话题,郝旭东也有自己的感悟。他认为,“发新产品从一定程度上考验了你对于市场的前瞻性判断,好的前瞻性判断,会让你的新品发行更加’天时、地利、人和。“

他进一步解释称:“我的新发产品属于股债均衡型产品,基金资产的30%-70%为权益投资,其他为债券投资。之所以定制该产品,主要是基于我对市场做了一个前瞻性的判断,即2021年的市场,风险偏好可能要降档,股债均衡型产品会相对更适合。”

实际上,不仅仅郝旭东有这个前瞻性判断,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具有前瞻性判断的大型基金公司陆续推出“固收+”产品,也是这个道理。

“目前震荡的市场还是比较适合发行股债均衡型产品,当然后期大概率也能遇上一个不错的建仓期,这会利于基金经理去做产品的业绩;如果能有良好的收益率,那么对基金持有人也是非常友好的。” 郝旭东说。

下一轮核心资产主线:内外需双循环

对当下热议的核心资产,郝旭东的看法也与众不同。他表示,核心资产存在阶段性的风险暴露,估值过高和隐含回报率的不足是主要矛盾。

那么下一轮核心资产主线,会是什么?

郝旭东认为,“下一轮的核心主线就是内外需双循环。因为,按国内外权益市场统计规律,A股基本在每个不同时期的核心主线,基本都和这个时期发展最快的产业结构相匹配。”

他具体分析称,内外需双循环中的内需主要就是指国产替代。比如,科技行业的国产化替代。目前看来包括部分高端制造业、半导体等领域。当然在个股层面,不排除未来随着科技技术的进步会出现一定的调整。又比如,新能源汽车,它属于内需大制造领域,未来也会存在新的开发需求,伴随着技术进步,在该领域的上下游产业链中也一定会存在较为不错的投资机遇。“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寻找到一个能够打开新需求空间的新路径,这是内需层面。”

外需就是国际化,也就是打通了对外的需求关系,“如果中国的高端白酒能在海外畅销,又比如中国的创新药能在海外销售,那么我可能会先不考虑当前的估值水平。毕竟有了国际化需求才有机会去提高整体市场的空间。未来,我认为科技制造和医药生物这两个板块会迎来较为不错的投资机遇。” 郝旭东说。

结束语:

在投资管理中,郝旭东能坚持以绝对收益为目标,严格风险控制,并能从全市场的角度客观分析投资机会,力争把握成长和价值的投资风格轮动,老揭觉得,这样的基金经理在震荡市场中或更值得信赖。


风险提示: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民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购买基金。

相关证券:
  • 诺德成长优势混合(570005)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