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长期定投的挑战

华工量化投资 2021-04-03 21:46

Image

先问朋友们一个问题:你有多长的基金定投历史?

买基金的朋友对“基金定投”一定不陌生。对于工薪阶层,定期的拿出一部分工资,投资基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为了严格遵守基金定投的纪律,很多基金销售平台也都提供了自动扣款的功能。这样一来,只要投资初期选择好了基金,设置好定投的日期、频率、金额等,就可以“撒手不管”了。因此,有人也将定投形容成“存钱”。

然而,现实中,进行长期的基金定投会遇到一些挑战。

挑战1、主观端:能否坚持长期定投。

定投是通过分批次不断买入,将资金源源不断的投资到基金中。只有投资期限足够长,成本摊薄的效果才越明显。如果想穿越牛熊,定投的期限可能长达3年。普通的定投都是忽略择时,每月或每周无脑投资。即使市场下跌,也是坚持定投。这就很考验我们的投资纪律性。

尽管有的朋友选择了自动定投,但遇到一些特殊行情的时候,还是会管不住手,主观干预定投,将自动定投暂停。这样的话,定投的效果就受到影响。

因此,我们要克服自己主观上对定投的干预,选择基金定投后,要严格坚持下去。

挑战2、资金端:能否做好财务规划。

如果说挑战1是主观上对定投的干预,挑战2则可能来自于客观因素。定投计划制定好以后,需要有持续的资金投入。如果是每周定投,那么要求每周准备好一笔资金用于投资。

有的朋友可能由于自身财务情况的变化,导致没有资金进行投资。如果仅仅是几次,对投资影响还不算太大。如果影响的时间比较长,那么也会对定投的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

因此,我们在设定定投频率、定投金额的时候,要结合自身财务情况,如现金流情况,做好定投计划,确保能满足定投所需的资金。

挑战3、产品端:能否适合长期投资。

基金定投是长期投资某一只或几只基金产品。这就要求我们选择定投的基金产品是一只长期的优质基金,是一只风格长期稳定的基金。

要想达到这2点,前提条件是,该基金的基金经理长期不变。这对主动管理型的基金产品尤为重要。如果基金经理变更,新的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投资风格、交易策略可能会产生变化,则可能会导致基金业绩发生变化。

去年十月的一份数据显示,投资年限超10年、年化10%以上的“双十”基金经理不到1.53%,不到40位。每年都会有部分基金经理跳槽。这就导致基金产品的业绩和风格延续性受到影响。

有没有什么办法避免自己定投的产品因中途更换基金经理受到影响呢?我们认为,相对好的办法是,一开始定投的时候,尽可能选择被动指数型基金。这类基金与指数挂钩,对基金经理依赖性很小。也就可以规避基金经理变更的风险了。

结语

总结下,定投需要我们长期坚持,减少主观干预,做好财务计划,同时,选择适合长期定投的基金产品也是非常重要。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