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开门红,芯片大反攻!调整到位了吗?

华夏基金 2021-04-02 11:53

A股昨日迎来4月开门红,三大指数集体收涨,其中沪指上涨0.71%,收报3466.33点;深证成指上涨1.46%,收报13979.69点;创业板指上涨2.06%,收报2815.41点。此外,科创50指数涨1.48%,收报1266.75点。但市场成交量持续低迷,两市合计成交6577亿元。

芯片行业需求持续旺盛,行业景气度持续,叠加国内政策环境一片大好,今天芯片板块沸腾了,芯片ETF(159995)中长期机会显著。小米等科技公司纷纷入局智能汽车行业,足以证明行业前景可期。这些科技巨头结合自身优势及互联网思维,有望加速汽车产业向电动智能转型升级步伐。

芯片板块调整结束了吗?

今天芯片股集体上演爆发大戏,韦尔股份大涨超6%,三安广电、卓胜微北方华创均涨超5%,其他个股也全面上涨,受益成份股全面开花,芯片ETF(159995)大涨4.13%。那么,经历了近段时间的调整,今天芯片集体大反攻,板块调整结束了吗?

4月开门红,芯片大反攻!调整到位了吗?

来源:wind 统计截至:2021.4.1

分析人士表示,择时不如优选好赛道,芯片板块虽然经历了两个多月的调整,但是短暂的调整也正好给投资者带来布局机会,依然长期看好芯片行业发展空间。随着5G消费电子换机高峰,以及晶圆代工产能紧缺引发的涨价潮,2021年很可能是半导体行业“量价齐升”的大年,芯片的长期景气赛道是肯定的,中长期发展空间广阔值得长期关注。

政策力挺+需求持续旺盛,芯片ETF(159995)迎关注

众所周知,随着去年美国芯片禁令,全球芯片短缺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芯片短缺同时也引发芯片涨价和整个产业链的提价。据行业人士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已有超过40多家上游半导体厂商宣布涨价,整个行业的涨价已经启动,并且预计在今年第三季前不会有价格回跌的情况。此外,晶圆代工价已调涨30-40%,作为芯片领域的龙头公司,台积电也多次提价,台积电代工价格上涨可以说是芯片产业链普遍涨价的一个缩影。

对此,行业人士指出,芯片涨价背后体现的正是行业景气,涨价的背后正是需求旺盛的体现。这从中芯国际的年报业绩就可窥见一二,中芯国际于3月31日披露2020年年报,报告期内,中芯国际净利润43.32亿元,同比增长141.5%。其中,晶圆代工业务营收为239.89亿元,占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的88.9%,收入同比增长 20.0%。

由于需求旺盛,导致产能紧张,迫使台积电在产能投资上进一步加码。这不台积电在4月1日宣布未来三年内将投资1000亿美元,增加芯片产能。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半导体代工企业,占到市场半壁江山。之前,台积电已经宣布2021年内将进行280亿美元的资本开支(主要是建厂),扩大芯片产能。

力积电也表示,目前市场对成熟制程芯片需求出现大爆发,未来供不应求将会更严重,目前,2022年产能已被客户预订一空,现在开始预订2023年,2023年的需求将持续旺盛。

行业景气度持续,国内政策环境一片大好。今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集成电路相关的利好政策,涉及税收、产业链等环节。就在3月29日,财政部等三部门刚发布《关于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发展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明确了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发展有关进口税收政策。其中列出多种可以免征进口关税的情况,例如集成电路线宽小于65纳米的逻辑电路、存储器生产企业,进口国内不能生产或性能不能满足需求的自用生产性原材料、消耗品等免征进口关税等。

舵主认为,芯片作为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件,在5G、新能源汽车、AI等高新技术大规模落地应用的时代,是堪比石油的战略性资源,大力发展芯片产业,是建造、建成科技强国、制造业强国的必经之路。在政策和旺盛需求的助推下,我国芯片产业将步入一轮加速成长的新阶段,芯片ETF(159995)中长期机会显著,投资者不容错过。其前十大成份股包括从芯片设计、封测、制造,再到下游应用的各个环节的优质上市公司,比如,兆易创新三安光电中环股份长电科技、韦尔股份等。

小米官宣投百亿造车,新能源车发展提速在即

3月30日,小米一纸公告宣布正是进军只能电动车行业。小米集团(01810.HK)公告宣布小米智能汽车业务正式立项。公司拟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首期投资为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小米集团首席执行官雷军将兼任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的首席执行官。

4月开门红,芯片大反攻!调整到位了吗?

有机构分析指出,小米、百度等科技公司纷纷入局智能汽车行业,足以证明智能驾驶已经成为科技巨头的必争之地。这些科技巨头结合自身优势及互联网思维,与传统车企优势互补、相互融合,有望加速汽车产业向电动智能转型升级步伐。

川财证券研究认为,电动汽车行业发展前景广阔,众多互联网企业入局将加速行业发展。据IDC预测,2035年全球智能驾驶汽车产业规模将突破1.2万亿美元,中国智能驾驶汽车产业规模将超过2000亿美元。按照国家发展规划,到2025年我国电动汽车渗透率将达到20%以上,届时新能源汽车销量将有望超过600万辆。如此广阔的市场空间再加上目前较为分散的市场格局也吸引来了各大互联网企业的布局。

在小米宣布造车之前,已经有不少互联网企业在布局电动汽车:阿里巴巴与上汽集团张江高科将联合打造高端智能纯电汽车智己;华为与长安汽车宁德时代联合打造智能汽车新品牌;百度和吉利控股集团成立合资公司,将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军汽车行业;吉利汽车集团宣布与腾讯在杭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等等。众多互联网领军企业的入局加大了电动汽车行业竞争,但是这些企业在软件技术、客户流量等方面的优势也必将会促进电动汽车智能化进程加快,加快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促进行业快速向好发展,助力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当前,“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推进节能减排的重点。据乘车联表示,新能源车替代传统燃油车是降低碳排放的较好措施,新能源替代的效果是需要强化的。目前测算2025年新能源车的渗透率20%,到2030年达到43%的渗透率。

在此背景下,新能源车行业长期机会怎能错过,舵主建议,可通过新能源车ETF(515030)长期把握,其覆盖A股新能源车上下游产业链,涉及锂电池、 充电桩、新能源整车等相关业务领域的,成份股包括行业内各细分行业龙头公司,盈利能力强,业务竞争又有优势,能够全面分享行业红利。

风险提示:1.本文所提及基金为股票基金,主要投资于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备选成份股,其预期风险和收益高于混合、债券与货币市场基金,属于中风险(R3)品种。具体风险评级结果以基金管理人和销售机构提供的评级结果为准。2.本基金主要投资于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备选成份股。投资于本基金存在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标的指数波动、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等主要风险。3.恒生ETF恒生互联网ETF主要投资于香港证券市场中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面临汇率风险、香港市场风险等境外证券市场投资所面临的特别投资风险。4.投资者在投资本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5.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6.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7.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基金份额上市交易价格波动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8.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本基金没有风险。9.本产品由华夏基金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10.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