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巢基金投研一周回顾(2021.03.15-03.21)

蜂巢基金 2021-03-21 20:13

市场回顾 / 权益市场 /债券市场 / 宏观经济

蜂巢基金研究部荣誉出品

2021.03.15-03.21

Image

本周市场要闻回顾

3月

15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强调,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会议指出,要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优化监管框架,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充实反垄断监管力量,增强监管权威性,金融活动要全部纳入金融监管。“十四五”是碳达峰关键期、窗口期,要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完善能源“双控”制度,完善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价格、金融、土地、政府采购等政策,加快推进碳排放权交易,积极发展绿色金融。

央行周一开展1年期1000亿元MLF操作,中标利率为2.95%,实现MLF等额续做。

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有了新动向!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表示,正与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研究使用数字人民币进行跨境支付技术测试,并做相应技术准备。下半年初有望推出“债券通”南向通,理财通试点也将尽快落实启动。

市场监管总局出台《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自5月1日起施行。《办法》针对社交电商、“直播带货”等网络交易新业态,界定网络服务提供者角色定位,明确各参与方责任义务。针对平台强制“二选一”问题,《办法》明确平台不得通过搜索降权、限制经营等方式,禁止或者限制平台内经营者自主选择在多个平台开展经营活动。

3月

16

北京金融法院即将挂牌,最高法明确其案件管辖范围,对境外公司损害境内投资者合法权益的相关案件,由北京金融法院实行跨区域集中管辖;对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精选层”挂牌企业相关证券纠纷,由北京金融法院实行跨区域集中管辖;对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因履行金融监管职责引发的行政诉讼和非诉行政执行案件,由北京金融法院管辖。

3月

18

媒体报道经营贷等信贷资金违规挪用于房地产领域的情况正遭遇最强监管,监管层频频出手,要求各银行展开严查。多地已经出手,深圳通报3起经营贷违规案例,提前收回5180万违规贷款,问责14人次罚575万;广州多家银行严查购房首付来源,要求必须为家庭自有资金。北京市银行业协会向各会员银行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个人信贷业务管理工作的倡议书》。

上交所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股票上市和终止上市审核实施细则》,完善上市委员会审核事项,删除主板股票暂停上市和恢复上市、增加主板股票重新上市,删除公司债券、企业债券首次、暂停、终止、恢复上市和基金首次、终止上市。

上交所召开债券市场自律监管工作券商座谈会,将坚决贯彻“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方针,健全全链条债券信用风险防控工作机制,严肃打击财务造假、恶意逃废债。

交易商协会明确碳中和债相关机制,碳中和债募集资金应全部专项用于清洁能源、清洁交通、可持续建筑等绿色项目建设、运营、收购及偿还绿色项目的有息债务,募投项目应符合《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或国际绿色产业分类标准,且聚焦于低碳减排领域。

交易商协会称,证券公司经市场评价获得承销业务资格的,可开展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业务。交易商协会同时公布意向承销类会员(证券公司类)参与承销业务市场评价标准:机构资质及业务评价(60分)、市场评价(25分)、交易商协会秘书处评价(15分)。

上海清算所支持国家开发银行以公开招标方式,面向全球投资者发行首单“碳中和”专题绿色金融债券。上海清算所还于3月18日同步推出我国首只“碳中和”债券指数。

3月

19

证监会修改《证券公司股权管理规定》:将证券公司主要股东调整为“持有证券公司5%以上股权的股东”;适当降低证券公司主要股东资质要求,取消主要股东具有持续盈利能力的要求,将主要股东净资产从不低于2亿元调整为不低于5000万元等;调整证券公司变更注册资本、变更5%以上股权的实际控制人相关审批事项;对新问题予以规制,为新情况留出空间,包括禁止证券公司股权相关的“对赌协议”等。

证监会发布修订后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完善信息披露基本要求,新增简明清晰、通俗易懂原则,完善公平披露制度,细化自愿披露的规范要求,降低信息披露成本,明确信息披露义务人的范围;细化临时报告要求,补充完善重大事件的情形,完善上市公司重大事项披露时点;进一步提升监管执法效能,完善监督管理措施类型,针对滥用异议声明制度专门设置法律责任等。

银保监会修改《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取消外资股比的限制性规定,外国保险公司或者外国保险集团公司作为外资保险公司股东,其持股比例可达100%;允许符合条件的多元化主体持股外资保险公司。

本周全球货币政策情况

美联储:美联储维持联邦基金利率区间于0%-0.25%不变,符合市场预期。在政策声明中称,将超额准备金利率(IOER)维持在0.1%不变;将继续每月增持至少800亿美元的国债和至少400亿美元的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直到委员会的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目标取得实质性进展;委员们一致同意此次的利率决定;新冠疫情仍将对经济构成巨大风险;整体金融条件仍然宽松;认为通胀上扬将是暂时性的。美联储点阵图显示,预计将维持利率在当前水平直至2023年,与去年12月一致。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只要有需要,美联储将继续提供支持,大部分委员表示不会在2023年之前加息,目前的政策立场是适当的;还不是开始讨论缩减债券购买力度的时机,若考虑缩减QE,将明显地提前给出通知。

美联储FOMC经济预期:预计2021年美国GDP将增长6.5%;美联储FOMC的失业率预期:2021年底失业率预期中值为4.5%;美联储FOMC的PCE通胀预期:2021年底PCE通胀预期中值为2.4%。

日本:日本央行维持基准利率、10年期国债收益率目标以及12万亿日元ETF购买上限不变,将10年期国债收益率目标维持在0%附近不变,目标范围扩大至正负0.25%之间,并删除6万亿日元年度ETF购买目标。日本央行称,货币宽松政策将持续更长时间,将在需要时引入新的工具来设定利率限制。

俄罗斯:俄罗斯央行将关键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4.5%,预期为维持在4.25%不变。据俄罗斯专家介绍,俄罗斯央行本次上调关键利率主要是受俄罗斯国内市场需求上升以及通货膨胀率上升等因素影响。据统计,俄罗斯国内通货膨胀率从今年1月的5.2%上升至3月的5.8%。另据俄罗斯经济学家预计,至2021年底,俄罗斯关键利率或将上调至5%。

最新疫情情况

据卫健委等公布的数据,截止2021年3月20日21时,全国累计确诊102,513例,现有确诊501例,累计治愈97,163例。

截止2021年3月20日21时,海外报告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122,908,977例,现有确诊24,768,080例,累计死亡2,710,636例,累计治愈96,330,419例。本周全球单日新增又回到50万以上。

Image

权益市场

Image

数据来源:wind、蜂巢基金

权益市场全面下跌。

具体来看,全周上证指数收跌1.40%,深证指数收跌2.09%;沪深300创业板指、中小板指分别收跌2.71%、收跌3.09%和收跌3.43%。

行业周涨跌:

Image

数据来源:wind、蜂巢基金

本周A股市场继续延续近几周的震荡下跌的走势,市场仍然呈现分化的格局,大盘成长股表现明显弱于小盘价值股。具体来说,上证指数-1.40%;深证成指上涨-2.09%;创业板指数上涨-3.09%;沪深300指数上涨-2.71%;中证500指数上涨-0.25%;中证1000上涨0.49%。

展望下周,由于10年期美债收益率仍然存在继续往上突破的预期,通胀交易的风险短期不能化解,对风险资产特别是高估值的成长股资产形成了压制,市场杀估值的风险可能短期难结束,市场的风格短期仍然延续价值风格,但对于前期出现深幅调整(调整接近-50%),而基本面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的部分大盘成长股已经具有中长期配置价值,可逢低布局。

故下周市场可能呈现窄幅震荡,二次寻底的格局,市场的交易难度在加大,市场的结构性机会可能在股价处在较低位置,且估值偏低,盈利和成长性较确定的顺周期行业。但选股的难度较大。

Image

信用市场

Image

 债券市场数据

Image

数据来源:wind、蜂巢基金

利率债方面,全周各期限收益率多数下行。

具体来看,国债1年期下行0.12bp,3年期下行3.77p,5年期下行4.59bp,7年期下行2.44bp、10年下行2.49bp;国开债1年期上行3.51bp,3年期下行1.84bp,5年期下行1.93bp,7年期下行0.47bp,10年期下行2.24bp。

Image

数据来源:wind、蜂巢基金

信用债方面,全周各期限收益率涨跌不一。

目前,半年、1年、3年、5年AAA中短期票据的收益率分别为2.93%、3.06%、3.64%、3.82%,AAA企业债收益率分别为2.93%、3.07%、3.57%、3.80%,AAA城投债收益率分别为3.00%、3.19%、3.66%、3.89%。

Image

 信用债

在理财净值转型的背景下,债券投资者风险偏好维持低位和弱资质发行人对于债券市场融资依赖程度高的矛盾短期难以解决,随着3-4月信用债到期高峰的来临,信用事件暴露难以避免。建议仍以“防守型”策略为主,选择短久期、安全性高的个券进行投资。

城投债:近期地方债置换隐性债务,城投债尾部风险有所缓解,一二级发行成交均呈现“抱团”效应,城投减产业利差已被压缩至历史极低位。追求收益的话建议下沉至中债隐含评级AA和AA(2)的个券,具有一定票息保护,可以更好地应对资金面波动的环境,区域建议关注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湖北省平台(政府扶持力度较大)以及江苏、浙江部分强地级市的区县平台、百强县平台,规避今年到期量较大的天津、山西、云南等地。

产业债:

高速公路平台债中AA+的主体,如湖州高速、内蒙高速等,高速公路平台重要性类似城投,但比城投多一些稳定现金流,同时叠加债务置换利好。

融资租赁行业中的头部企业,由于天生的高杠杆模式,利差高于其他行业,但头部企业风险可控,性价比较高。

Image

宏观利率

国际方面,3月FOMC会议中,美联储维持联邦基金目标利率0-0.25%不变,维持购债规模不变,认为虽然受大流行影响严重的部门依然疲弱,但近期经济活动和就业指标有所上升,通胀继续低于2%。经济预测方面,美联储对2021年GDP增速预期由4.2%大幅上调至6.5%,对失业率预期由5.0%下调至4.5%,对PCE通胀预期由1.8%上调至2.4%,核心PCE通胀预期由1.8%上调至2.2%,并且预期未来两年通胀将保持在2.0%和2.1%,此外支持2022年加息的官员由1人增加至3人,支持2023年加息的官员由5人增加至7人。整体上美联储继续维持偏鸽态度,但市场期待的YCC干预并没有出现,美债收益率继续上行。

国内方面,本周公布了统计局公布了1-2月份经济数据,数据显示工业增加值同比35.1%,预期31.3%,前值7.3%;社会零售同比33.8%,预期31.7%,前值4.6%;固定资产投资同比35.0%,预期38.1%,前值2.9%,其中房地产投资增长38.3%,前值7.0%,基建投资同比35.0%,前值3.4%,制造业投资同比37.3%,前值-2.2%。

生产方面,受内外需求强劲和“就地过年”对春节生产的拉动影响,工业生产扩张再提速,服务业加速修复。往后看,出口受国外复苏有望维持高景气,叠加需求回暖的带动,工业生产有望保持强势。

消费方面,虽然在持续恢复,但增速依然不及疫情前,主要受疫情反复和就地过年导致旅游餐饮业恢复较慢,往后看,随着疫苗的普及消费有望持续恢复。

投资方面,地产销售量价齐升,土地成交和新开工增速回落,反映虽然地产政策收紧,但市场需求仍然十分坚挺,土地购置则受政策调控持续加码震荡回落,新开工回落反映了前期拿地持续下行以及政策压力,竣工回升反映房企加速周转以回笼资金并缓解交房压力,往后看,我们认为地产政策持续加码下,地产景气仍将趋于震荡下行。制造业投资增速意外回落,与PMI工业企业生产活动预期和BCI企业投资前瞻指数背离,需要持续观察。基建投资增速继续放缓,反应经济持续复苏基建投资必要性下降。整体看,1-2月经济数据反应出口和消费链条继续扩张,投资端略低于预期,整体看尚属强劲,后续需要继续关注结构性变化。

政策方面,春节后央行公开市场有500亿逆回购和1000亿的MLF到期,投放等量投放500亿逆回购和1000亿的MLF。全周银行间资金面在缴税的影响下略有收紧,但整体依然属于中性偏松,显示央行延续了合理充裕的货币政策。

利率方面,本周债券市场延续窄幅震荡的行情。具体看,周一债券市场受经济数据好于预期影响收益率上行,但下午随着资金面宽松收益率有所下行。周二债券市场受国常会要求降低政府杠杆率和资金面宽松影响收益率全天下行。周三债券市场在国债一级发行和资金面偏紧的影响下收益率先下后上,全天震荡。周四债券市场在美债收益率继续上行和资金面边际收紧的影响下震荡运行。周五债券市场在资金面宽松和中美高层谈判破裂影响收益率全天下行。

本周债券市场走势如我们预期,在资金面偏松的情况下市场延续了震荡偏强的情绪。我们认为当前债券市场核心矛盾还是偏松的资金面和投资者偏低的债券持仓导致收益率易下难上。虽然债券市场依然面临基本面向好、债券供给增加、美债收益率上行导致外资购买力下降和通胀上行等不利因素,但基本上都是市场预期内的,在大量投资者配置需求的影响下,这些因素影响有限,从而出现了市场对利空免疫的情况。后续我们认为,除非央行货币政策发生变化,导致资金面偏紧,否则当前震荡偏强的行情大概率延续。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