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回撤70%!把13只顶流百亿基金的“底裤”扒了出来……

小波思基 2021-03-20 19:44

导读:前几天,一个叫张坤的小伙伴跟bo姐发来了一张截图,他在闲鱼上买东西,因为名字撞车坤坤,被卖家一顿骂,让bo姐哭笑不得。emmm,市场大跌,大家心情不好受,是可以理解的,吐槽下发泄情绪,也无可厚非。但谩骂,人身攻击就过了,因为生气无脑卖基金更是不可取,亏得可是自己的票子。昨天我们文章也分析了,回撤20%以上,往往是进场好时机。而在一个更长的周期来看,这点回撤真的只是小意思……

Image

明星基金“底裤”都亏没了

 

记得在春节前,bo姐曾跟大家写过一篇分析。

提醒大家在买基金时,要认可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长期定投。而不是只看短期行情,涨了封神,跌了又变脸骂娘。

没想到,这出闹剧节后迅速发生在坤坤身上。

Image

从实际业绩来看,基金圈里的顶流基金经理,节后下跌了多少?

bo姐昨天跟大家拉了个表格,从2月18日-3月16日,跌幅大于20%的百亿基金,一共23只产品。

其中,银华富裕主题混合广发医疗保健股票,跌幅25%以上。

bo姐特意看了下,坤坤的易方达中小盘混合、易方达蓝筹精选,节后跌幅分别是21.04%、19.03%。

实际上,在一众百亿基金中,坤坤管理的基金,跌幅并不突出,比圈里不少百亿基金跌的少一些。

Image (数据来源:iFind;截至2021年3月16日)

跌幅小于10%的百亿基金,bo姐盘点了下,主要有广发趋势优选、兴全新视野汇添富绝对收益海富通阿尔法对冲混合兴全趋势等基金。

Image (数据来源:iFind;截至2021年3月16日)

面对这些明星基金的节后大跌,一些小伙伴表现的很惊慌。

但是,要bo姐说,这还不是最惨的。

实际上,现在市场里热捧的明星基金经理们所管理的基金,成立以来最大回撤,最高的多达70%。

Ps:有的基金产品,不是现任基金经理管理,需要甄别基金经理所管时间区间。

暂且不说别的,单就基金圈顶流朱少醒,管理富国天惠长达15年。管理期间,最大回撤58.96%。

最大回撤在60%以上的百亿基金,有5只,分别是诺安成长混合广发小盘景顺长城新兴成长、光大稳健增长混合A、银华富裕主题。

Image (数据来源:iFind;截至2021年3月16日)

从统计数据来看,有13只百亿基金,自基金成立以来,最大回撤50%以上。

这意味着什么呢?基金净值下跌了50%!想要涨回来,基金需要涨多少?基金需要涨1倍才能回本。

再看看当前的基金跌幅,真的小意思了。

顶流基金的骚包往事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顶流基金出啥子事了?产生这么大的回撤……

bo姐分析了下,主要有这么三个原因。

第一,行情大跌所导致的。

我们以朱少醒管理的富国天惠为例,基金从2005年成立以来至今,产生过4次在30%以上的回撤。

其中,回撤最大的,是2008年期间。

在2008年1月15日-2008年11月7日,朱少醒长期管理的富国天惠,基金净值回撤高达58.96%。

还有2012年前后、2015年、2018年,基金净值回撤超30%。

Image (数据来源:iFind;截至2021年3月16日)

成立于2004年7月26日的广发稳健增长,2008年1月15日-2008年11月7日,最大回撤60%。

从2015年以后,基金回撤逐渐较小化。

Image (数据来源:iFind;截至2021年3月16日)

这些基金产生的最大回撤,最主要的原因,是行情大跌。

记得2005年6月,上涨指数从1000点起步,最高涨到6124点,涨了6倍。紧跟着,危机来了,2007年10月,上证指数1年里跌了73%。

行情大跌,基金经理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熊市背景下,回撤自然就较大。

也许有小伙伴会问,为啥基金不减仓,高估的时候为啥不提前减仓避险?那么个跌法,腿都瘸了。

这是因为:即便是顶流基金经理,也无法精准预测市场走向。其次呢,是盈亏同源,想躲过大跌,往往也会错过大涨。

第二,炒概念、炒题材导致的。

别看现在一些明星基金挺正点的、稳健。其实,他们也做过一些胆子大、炒概念、炒题材的投资。

比如,在圈里,“防守大师”之称的傅友兴。傅友兴管理的广发稳健增长混合A,在2016年3月,傅友兴单独管理之后,风格确实变得稳健很多。

比指数跌的少,同时涨幅跟住指数。

Image

但是,“防守大师”傅友兴也有着骚气的如烟往事。

在2015年之前,傅友兴参与管理的广发聚丰A,和易阳方共同管理的。十大重仓股中有万华化学格力电器双汇发展海康威视等,基本都是白马,价值风格。

后来,在2015年之中,各种牛鬼蛇神出没。广发聚丰A也没忍住,跑去跟着炒概念、炒作题材股。

2015年基金中报中,没有一个白马。

Image

后来崩盘了,底裤亏没了。2015年6月-2015年9月,广发聚丰A净值回撤了50%。

同一时期,重仓白马、消费的张坤,2015年最大回撤在30%。

低迷盘整之后,广发聚丰A再次掉头向下,也产生了基金成立以来,第二次高达60%的最大回撤。

看着是不是特别酸爽?骚气的很吧?

Image (数据来源:iFind;截至2021年3月16日)

还有不少类似基金,炒概念、整题材,最后遇到市场大跌,回撤特别大。

第三,遭遇黑天鹅事件。

对基金经理来说,如果重仓持有的股票,毫无预警地遭遇了“黑天鹅”,也会非常吃瘪,让人无奈。

记得2018年5月31日,发改委对光伏行业踩了急刹车,也叫“531新政”,对光伏行业限制很多。

于是,光伏行业雷潮涌动,光伏公司的股价跌成了菜鸡。

当时,谢治宇就有重仓光伏龙头的隆基股份。在兴全合宜的2018年基金中报中,持有8.7亿市值。

从股价走势来看,隆基股份已腰斩。叠加2018年的中美毛衣摩擦。最后,基金跑输沪深300指数。

Image

面对行业的困境,谢治宇逐渐加仓。根据2018年四季报显示,兴全合宜持有隆基股份20.6亿市值。

在走过雷潮后,隆基股份逐渐发力,也给谢治宇管理的基金,贡献了很高的收益率。

还有一个代表性案例,就是2012年的白酒塑化剂风波。

2012年11月19日,酒鬼酒塑化剂超标事件,在整个白酒行业引发地震。包括贵州茅台五粮液在内的白酒股,集体暴跌。而白酒板块,正是公募基金重仓的板块。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三季度末,公募基金重仓持有白酒类股票的总数量达到了13.50亿股。

当时,坤坤也是一个亏肿了的基金经理。张坤是在2012年9月28号,开始接手的易方达中小盘。

对于当时的经历,张坤曾经说过:在2013年的时候,买了茅台之后,茅台跌了30%,压力山大啊。

不过,张坤认为公司的价值不错,不仅扛着,还继续买茅台。

Image

至于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看在眼里。

可以说,买茅台后,张坤熬过了最深的寂寥,也迎来了之后的荣光。

可以看到,这些业绩出色的基金经理,都有过“至暗时刻”。或者是基金经理敢于逆势时加仓,或者是基金经理风格不漂移,精选优质公司。

之后,走出低谷,净值也再创新高。

正如bo姐前几天在跟大家说的,好的基金经理,可以不怕下跌,拿点时间,拉长时间定投,最后创出新高。

那一些小伙伴求稳,确实忍受不了大幅回撤,又该怎么办呢?

如果想规避大的回撤,需要我们注意这么几点。  

避开市场太热的时候投资基金;

避开那些炒概念、炒题材、单一主题基金。想投的话,也尽量构建一个组合来布局;

买入时,尽量闲钱投资,做长期定投;

选择些布局均衡,严控回撤的基金。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