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趣谈】什么阻止了你的盈利与发展?短视性损失趋避必须拥有姓名

长盛基金 2021-03-20 02:00

本文共1192字,预计阅读需要3分钟。

一买就跌,一卖就涨?

再买再跌,再卖再涨?

不禁感叹,我是不是被A股资本盯上了?

其实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你只是陷入了短视性损失趋避。短视性损失趋避是什么?有什么方法可以避免?今天小盛带大家一探究竟~

短视性损失趋避

短视性损失规避是由经济学教授理查德泰勒和什洛莫贝纳茨,在1995年合写的文章提到的,指的是用短视性风险规避模型解释股票溢价之谜,将预期理论中的损失趋避直接与股市联系起来的一种行为。

通俗来讲,就是我们难以接受一时损失所带来的痛苦,并在损失厌恶心理的影响下,习惯用短期视角来进行投资。

就像开头提到的,为什么你一买就跌,一卖就涨?原因就是,你用最近的市价波动来衡量回报,看着账户里钱一时减少,对未来市场持消极态度,进行短视性损失趋避操作,进而导致频繁操作、追涨杀跌。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频繁操作≠正收益

举个例子,据统计发现每日平均交易次数为1次的客户,3年平均收益率为-31.5%;每日平均交易次数为10次的,3年平均收益率更是达到-79.2%。由此可见,频繁的操作与收益回报之间并不是正相关关系,相反自认为的预测走势、高抛低吸还会拖累收益。

著名的投资大师查理芒格对此,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在我的投资生涯中,我亲眼看到投资者、投资组合管理人、咨询师和大投资机构的成员,他们因为频繁查看报表上的损失(短视性损失趋避)而遭受巨大的伤痛。而真正能克服这一负面情绪的只有少数人。

那么,做为普通投资者该如何克服这种情绪,避免短视性损失趋避?

如何避免短视性损失趋避?

Image1、坚持长期主义投资

细细观察那些伟大的投资人,我们会发现,他们都是长期主义者,不会在意股价的短期波动。成立于1995年的亚马逊于1997年在纳斯达克上市。在贝佐斯给股东们写的第一封信中,他写到:“一切围绕长期价值展开,我们会继续面向长期做出决策,而不是短期的股票收益。” Image2、行业深耕,学习不停

无论从事什么,想要有所成就,就必须深耕其中,投资亦是。巴菲特是一个非常在意时间的人,好搭档芒格这样评价他:“如果你们拿着计时器观察他,你们会发现他醒着的时候有一半时间在看书。”巴菲特自己也说:“我们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功,主要在于我们把大量时间用于思考。”

没有谁生来就注定了会成功。他们成功,不是因为他们想成功,而是因为他们不仅想成功,并且还愿意为此付出非凡代价,数十年如一日地深耕其中,不断学习。

Image3、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俗话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理财已成为很多人都想做的一件事。但理财这事,永远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理财是一门艺术、一门学科、需要我们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你工作太忙、家里有一堆家务、要带孩子等等,没有时间看季报、年报和不知如何考察调研一家公司,不妨将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选择专业的理财管理人或一位优秀的基金管理人,帮你打理,让你有更多的时间去陪伴家人、去提升自己。

Image

往期精彩

【盛趣谈】不小心就花了加倍的钱?“折中效应”正在掏空你的钱包 【盛趣谈】正确看待近因效应,为投资加分 【盛趣谈】震荡持续心慌难耐?让“情绪温差”飞一会儿 【盛趣谈】得而复失最痛?背后可能是禀赋效应在作怪 【盛趣谈】何时加仓、减仓?试试金字塔投资法 【盛趣谈】别让统计数字骗了你,一些常见的统计学谬误 【盛趣谈】精华篇!那些年,让你少赚钱的“投资误区”大集合 【盛趣谈】前景理论:丢掉100块钱比得到100块钱带给人的感受更强烈 【盛趣谈】长尾理论:涓涓细流,汇聚成河 【盛趣谈】不懂“幸存者偏差”?投资之路注定艰辛

【盛悦读】令人沦陷的庞氏骗局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且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长盛基金提醒您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您自行负担。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