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快人”夏林锋的“投资思想论”:真正漂亮的投资只来自于超额认知

资事堂堂主 2023-05-04 07:56



微信又改版了!如果不星标,就收不到最新推送!

点击资本深潜号 → 主页右上角 “…”→ 设为星标


作者 | 陈嘉懿

编辑 | 袁畅


有着悠久权益投资传统的华宝基金,近年开始涌现新的“名字”,夏林锋是其中一位。


他管理下的华宝生态中国基金,最近四个完整年度,均有着稳健、成熟的业绩表现,同类排名也愈见优势(下表)。


历经市场风格的多次切换而稳居前列,这样的基金经理,业内不多见。


华宝生态中国混合A最近四个年度业绩表现

数据来源:基金年报、银河证券、Wind。基金分类为银河证券基金三级分类2.1.1 偏股型基金(股票上下限60%-95%)(A类)。

他记忆力超群,十多年前的细节信手拈来,往昔投资的得失“如数家珍”,听他复盘过往投资,颇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

他有独到的研究方法论。倡导从最繁复、最难的细分领域入手把握一个行业。从该领域最有普遍性的错误起底复盘,由难入浅、由险达平,形成超越市场水平的深度认知。

他笃信研究的意义,也善于区分运气和能力。在他看来,真正漂亮的投资是那些可以重复的成功,那不来自于运气,而只源于深度的认真。

夏林锋似乎在抓紧一切时间做投研,包括语速也是常人的两倍水平,和他交流你会感觉到一个真正热爱投资的人的状态:相信研究、相信奋斗、力求上游、不惮于认错。

01

快人快语

夏林锋是个爽快人,这点和他初识就能感受到。

他的语速是平常人的两倍,普通人半小时能说5000~6000 字,夏林锋能说1万2千字。

和他交流没有废话,他会直接切入主题,用最直白的话语给出结论,然后顺着逻辑展开,再收住,接着之前的话题继续。仿佛这些话在他脑子里已经打过了腹稿。

他亦会倾听,给出反应和立场,再接着讲述,尤其是涉及到基本面和投资的部分,更是妙语如珠。

和他的对话,就宛如经历一场高质量的大脑风暴,既能获得投资信息的滋养,也能感受到个人的语言色彩,但前提是保持高度的集中注意力。

02

投研起步

夏林锋是一个相当善于自省的人。这与他的经历有关。

他本科毕业于西安交大,后来到复旦攻读经济学方面硕士学位。

他在上学时就觉得经济学太有意思,而投资是经济学最佳的社会学“落点”,于是树立进入投资行业发展的目标。

此后,他在研究生期间先后在兴业证券宏观组和东方证券策略组实习,见识了业内知名分析师的风范。

2009年8月,他进入华宝基金,完成第一份买方机构的实习,2010年7月,夏林锋自复旦大学毕业直接加盟华宝基金,自此展开投研生涯。

03

进化与自省

夏林锋属于那种“看到一会想到十”的人,这个特点在公司研究中是个很好的优点。

他初入公募基金负责的行业是食品饮料,第一个重点推荐的公司是一家奶业的龙头公司。

当时这家奶业公司因连续的“偶然因素”,被“ST”(证券特别处理),市值不到200亿元。

但夏林锋经过仔细研究和现场调研后,确定该公司未来业绩复苏的概率特别大,摘帽后至少有翻倍空间,于是做出重点推荐。

日后这个公司市值果然很快翻倍,为投资团队的业绩做出贡献。

但夏林锋没有止步于此,他在后期长期跟踪这个公司,目睹了这个公司反复震荡后上涨了十倍。

这引发了他深刻的反思,从研究逻辑看,这类公司短期的催化剂,日后再未有如2009~2010年时那么明显,错过十倍股似乎也有合理的原因。

但龙头公司依托自身竞争力,于无声处听惊雷地把业绩持续带上高峰,同步带来了市值的大幅增值,这种投资案例显然值得重视。

经此一役,夏林锋对于一个公司的长期增长潜力、生意模式、管理层的关注度不断加大,为其后续业绩的表现,补上了重要的一环“认知”。

04

边收获、边总结

类似的总结案例还有不少。

2014年至2016年,夏林锋的投资换手率较高,其间尝试了一些多样化的投资方法,但最终并不能给基金管理带来太多超额收益,夏林锋最终放弃了一些看上去花哨,但实现效果并不稳定的投资策略。

同样的,2015年的市场异常波动,带来的深度净值回撤,也触发他去思考投资管理的思想和模式,深刻认识市场的“情绪放大器”本质,并进一步调整迭代自己的投资方法论。

日后,他在2018年年初,果断地预判周期下行,建议公司权益投资团队回避地产产业链,也帮助自己掌管的基金平稳度过了那一轮考验。

而在2020年的牛市中,他也秉承一个稳定的心态,坚决地在高峰和热门风口板块上保持距离,基本避免了回撤。

05

长线思维

在夏林锋如今的框架里,最核心的是两句话:

1)以终局思维选择标的。

2)以周期思维把握时点。

所谓的终局思维,就是用跨周期的长线的思维去衡量一个公司的价值,站在5~10年后,观察这个公司稳定增长后的业绩情况。

他认为,投资和交朋友一样,不能只是推杯换盏的酒肉朋友,而要找到优秀的可以共同进步的人做朋友。

类似的,挖掘上市公司也应该和长期可持续进步的上市公司为伴,这样的研究特别有效率,投资业绩也有更大的保障。

06

周期思维

而所谓的周期思维,则是指要充分理解,一个资产在长期演变的时间段里可能的周期起伏。

即便是伟大的标的,它也会有基本面受到重大考验的时候,也会有价格过于昂贵的时候。

面对这种时候,基金要有一定的“趋利避害”的能力,用周期的思维,把买卖时间把握的更精准些,也让资产的管理效率更高。

07

格栅思维

夏林锋认为,基金经理的优势,不是在某一个细节挖得很深,而是善于把不同角度的信息和认知,相互之间进行验证和嵌套。这暗暗相合于芒格的格栅理论。

他对保险行业的认知也反映了这种多重信息的处理、消化和迭代。

最早的时候,他受海外投资经验的影响,把内地保险股看作一个长周期增长、渗透率不断提高的行业,而忽略了其周期的波动。

随后经过一系列阅读和复盘,夏林锋得出结论,由于大量保险产品均关联理财需求,所以,国内保险股,目前阶段的收益既和行业景气有关,也和理财市场的周期性波动有关。

换言之,在一定阶段里,保险业长期渗透率的成长故事,可能会让位于利率周期的起伏(投资模型里的权重)。

而顺着同期市场利率周期的起伏来把握保险股的投资节奏,是一个效率更高、成功率更高的做法。

换一个角度看,保险股的投资也反映了夏林锋,在对终局认知的基础上,结合周期做得更高效的投资方法。

08

能力圈

夏林锋对个人能力圈的定义非常严格,不能是熟悉,而必须是非常熟悉的行业。甚至是一旦有机会,大概率能抓住的领域。

按照他的“高标准”,他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四块:地产及产业链、TMT、新能源和连锁服务业。

夏林锋跟踪研究地产及产业链已有十多年经验,在历史上赚过大钱,也曾规避大的风险。同时,2012年出任基金经理助理后,他长期花精力研究的是TMT和新能源。他也是华宝基金TMT组的研究组长,这一块也更容易有超额认知。连锁服务业的认知来自身边的牛股——连锁酒店,发现连锁服务只要不被互联网颠覆,均可复制粘贴并走成长牛股,因此也逐步拓展成为其能力圈。

09

大道至简

夏林锋认为,很多行业研究的很多道理是相通的,研究中“第一性原理”很有用。

具体来说,就要有将事情缩减至其根本实质……找出那些最基本的东西的目标和意愿。

在研究行业时,他也总会思考,第一性原理是什么,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比如他看半导体的周期,就看DRAM的价格。

因为,这一数据极具代表性。周期好的时候可以翻倍涨,周期差的时候可以跌50%。

而光伏,他最关注光电转换率,谁在这个方面占得先机,谁就主导行业发展的方向。

大类皆如此,第一性决定了行业最关键的走向。

10

做有时间复利的事

夏林锋相当相信时间的复利价值,尤其是在研究上。

他认为,研究的复利不仅体现在研究强度(个数)上,也体现在时间的积累上。

“我们固然可以通过研究强度提高积累速度,但这并不能完全弥补覆盖时间的差距。”

“巴菲特之所以厉害,就是活得久、见得多。才知道一些以前不知道的风险。”

他还认为,积累行业认知要从最难的“那块”做起,比如研究TMT行业,最好从电子行业入手,需要分析技术变迁、竞争格局,甚至国际关系;研究新能源可从有色入手,做过供需平衡表,可能对行业的理解会更深刻。

经历各种“磨难”,同时又能反思总结,研究才有积累,水平才会提高。

11

企业家精神

这些年,他看了非常多的企业史,对阿尔法的理解也在持续加深。

对于个人,他相信“格股致知、知行合一”,对于投资标的,最好多想一层,同时悟到一件事,执行过程也会打折,只是厉害的人打折会少一些。

对于企业家,他相信“身有底蕴、心有不服”,往往会是牛股的起点,特别喜欢老板憋着一股劲的状态。

“大部分老板都有专业能力,当他憋着一股劲的时候,一定能成事。”

“不服是有点用的,自驱是最重要的。”

12

2023年相对乐观

夏林锋曾经2次对市场“极度乐观”。

一次是在2018年年底。一次是2021年3月底。

2018年时,他对政策的敏感度,帮助他把握了大行情。

“(重要会议)新闻出来当晚,我看了三遍。手机上看一遍,再电脑上看一遍,再打印出来看一遍。我就觉得这(个点位买入),一定能赚钱。”

还有一次在2021年3月底。

在2020年的“茅指数牛市”,他保持了相对稳健的风格,虽然也取得了不错的业绩,但收益排名并不突出。

2021年春节之后,他业绩反而开始突出。“一方面市场验证了我前期的判断;另一方面,新能源板块我很熟悉,有把握赚钱。”

所以,在2021年春节一个多月后,在市场整体下跌中,他判断一些研究过的新能源龙头股到了“闭着眼睛都能赚”的时刻,遂重仓出击,果然收获颇丰。

展望2023年,他对2023年全年是乐观的。他认为,2023年一定是上涨的,方向没有问题,至于幅度有多大,要边走边看。核心在于,对比2022年,今年的环境明显改善了。

滑动查看完整风险提示


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银河证券、Wind。统计截至:2022.12.31,数据已经托管行审核。夏林锋于2015.2.17起担任华宝生态中国基金经理。华宝生态中国基金2018-2022年分年度净值增长率及其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分别为-28.29%、53.06%、52.22%、36.52%、-2.98%及-21.45%、27.64%、21.53%、0.45%、-16.60%。华宝生态中国历任基金经理为区伟良,邵喆阳、沈梦圆,任职期间分别为2015.4.9至2018.7.2、2014.6.13至2015.2.17、2014.8.30至2014.11.28。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800指数收益率*80%+上证国债指数收益率*20%。夏林锋在管的同类基金还包括华宝事件驱动和华宝未来主导。华宝事件驱动成立于2015.4.8,夏林锋于2021.12.30起担任华宝事件驱动基金经理,业绩比较基准为沪深300指数收益率80%+上证国债指数收益率20%。华宝事件驱动基金2018-2022年分年度净值增长率及其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分别为-30.89%、35.16%、50.54%、0.90%、-7.05%及-19.66%、29.43%、22.61%、-3.12%、-16.86%。华宝未来主导成立于2016.11.4,夏林锋于2019.7.13起担任华宝未来主导基金经理,业绩比较基准为沪深300指数收益率55% +上证国债指数收益率45%。华宝未来主导基金2018-2022年分年度净值增长率及其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分别为-30.24%、51.07%、43.04%、33.05%、-26.10%及-12.22%、21.32%、16.76%、-0.66%、-10.69%。

风险提示: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作为客户服务信息,并非为投资者提供对市场走势、个股和基金进行投资决策的参考。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有关观点或分析判断不发生变化或更新,不代表我公司或者其他关联机构的正式观点。文中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如涉及个股内容不作为投资建议。我公司及雇员不就本内容对任何投资作出任何形式的风险承诺和收益担保,不对因使用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而负任何责任。在投资基金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产品情况、基金投资范围,选择适合自身风险偏好的基金产品。基金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投资需谨慎。


本期责任编辑 倪静

***

资本深潜号保留本文的所有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编辑、重新发布,否则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回复关键字「转载」查看相关事宜。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