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动态】公募一季度增配TMT,长盛旗下两基金前瞻布局

长盛基金 2023-04-29 07:51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记者:陈玥


本文转载已获得原作者授权,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不构成投资建议。









伴随着公募一季报的披露,基金经理的增减持操作也得以揭晓,部分基金经理也因牢牢把握住此轮行情而表现突出。


据一季报统计,长盛基金旗下多只产品跑赢大盘,其中包括代毅执掌的长盛城镇化主题、长盛国企改革,杨秋鹏管理的长盛电子信息产业A和长盛互联网+等,均跑赢同期上证指数涨幅。

具体看来,长盛城镇化主题和长盛互联网近6个月收益率分别为19.25%和18.54%,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分别为5.45%和3.83%。

公开报告显示,两只产品一季度均保持较高权益投资仓位,并增持了多只TMT方向优质个股。

其中长盛城镇化主题截至一季末权益投资仓位超89%,聚焦泛能源、高端制造、数字经济和医疗健康等方面,主要关注信创、通信、半导体、储能等数字经济方向和业绩优秀个股。前十大重仓股中首次增持了多只软件开发、IT服务等领域个股。

长盛互联网+截至一季末权益投资仓位超85%,着重布局了人工智能产业链、云计算产业链为代表的科技成长行业,并更加关注以国产半导体、国产软件为代表的受益于国产化的子领域。

展望二季度,代毅预计,经济复苏传导到股市还有一定时滞,市场将继续成长风格呈现结构牛市特征,信创、数字经济及中药、储能、光伏仍然存在机会。部分成长股业绩将会在二季度触底引来反转,需要积极甄别其业绩增速,找到真正的业绩高增个股。

杨秋鹏也认为,电子行业需求有望逐步稳中向好,服务器、手机有望逐步受益于下游库存去化,补库存需求提升,存储受益于各大存储厂的持续减产,叠加下游需求逐步转好,价格有望逐步见底,半导体周期有望开始逐步触底回升。全年来看,以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向产业加速渗透的趋势有望持续,伴随着国内相关大模型产品的快速落地,软硬件应用的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

同时,杨秋鹏也提醒道,一季度以科技行业中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存在较好产业趋势的行业,存在明显的估值提升现象,在企业盈利增速没有明显提升的背景下,需要警惕二季度估值层面的波动的风险。

长盛城镇化主题成立于2013年11月12日,近五年基金经理任期如下:乔培涛任职区间为2017年4月11日至2018年6月4日,乔培涛、代毅任职区间为2018年6月5日至2018 年9月13日,代毅自2018年9月14日任该基金经理。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过去6个月净值增长率分别为-28.26%、45.51%、20.98%、25.11%、-35.12%、19.25%,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是-19.28%、29.52%、22.46%、-2.94%、-16.91%、5.45%。数据来源:长盛城镇化主题定期报告,截至2023年3月31日,业绩比较基准:80%沪深300指数收益率+20%中证综合债指数收益率。

长盛国企改革主题成立于2015年6月4日,近五年基金经理任期如下:田间、乔培涛任职区间为2017年10月9日至2018年3月27日,乔培涛任职区间为2018年3月28日至2020年4月20日,代毅自2020年4月21日任该基金经理。2018、2019、2020、2021、2022、过去6个月净值增长率分别为-20.82%、24.93%、38.61%、0.16%、-37.66%、0.22%,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9.62%、19.92%、15.20%、0.30%、-9.56%、3.83%。数据来源:长盛国企改革主题定期报告,截至2023年3月31日,业绩比较基准:沪深300指数收益率*50%+中证综合债指数收益率*50%。

长盛互联网+混合成立于2015年12月28日,近五年基金经理任期如下:赵楠任职区间为2015 年12月28日至2022年8月15日,赵楠、杨秋鹏任职区间为2022年8月16日至2022年8月22日,杨秋鹏自2022年8月23日任该基金经理。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过去6个月净值增长率分别为-21.10%、19.87%、26.54%、23.34%、-13.05%、18.54% ,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9.62%、19.92%、15.20%、0.30%、-9.56%、3.83%。数据来源:产品定期报告,截至2023年3月31日,业绩比较基准:沪深300指数收益率*50%+中证综合债指数收益率*50%。

长盛电子信息产业成立于2012年3月27日,近五年基金经理任期如下:赵楠任职区间为2015年5月14日至2018年9月13日,钱文礼任职区间为2018年9月14日至2022年7月21日,杨秋鹏自2022年7月22日任该基金经理。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过去6个月净值增长率分别为-33.09%、49.72%、55.15%、-3.59%、-34.59%、7.22%,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28.39%、50.58%、19.99%、2.91%、-28.68%、25.66%。数据来源:长盛电子信息产业定期报告,截至2023年3月31日,业绩比较基准:80%中证信息技术指数收益率+20%中证综合债指数收益率。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等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且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本公司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并不等于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也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本公司提醒投资人应认真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在了解产品情况、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匹配意见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理性判断市场,谨慎做出投资决策。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