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营收净利增幅超10%;博时华夏双下滑!8家公募披露经营业绩:国投瑞银、信达澳亚净利超1亿;方正富邦扭亏为盈;南华基金仍亏损

易趣财经 2023-03-28 07:58


文:高明 编:邢莉

一批基金的的经营效益来了。

 易趣君  

近日,随着上市公司密集披露年报,多家公募基金公司2022年年度经营数据也随之曝光。

截至目前,已有8家公募公司披露相关数据,其中7家为券商系,1家为期货系。具体来看:分别是中信证券旗下华夏基金、招商证券旗下招商基金和博时基金、国投资本旗下的国投瑞银基金、安信证券旗下的安信基金、方正证券旗下的方正富邦基金、信达证券旗下的信达澳亚基金以及南华期货旗下的南华基金。

三家营收超50亿元, 华夏博时两家下滑

在8家披露经营数据的公募中,华夏基金、招商基金和博时基金3家公募营收均超过50亿元,同时净利也都在15亿元以上。

 

具体来看,3月25日招商证券发布2022年度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招商基金和博时基金2022年度的营收和净利也浮出水面。

具体来看,招商基金和博时基金的营收均超过了50亿元,分别为57.57亿元和53.16亿元;净利则均超15亿元,分别为18.13亿元和17.24亿元。从增速来看,招商基金营收和净利同比均实现增长,分别上升了10.03%和13.1%;博时基金营收和净利同比则均出现下滑,营收比2021年下降7.8%。净利下滑3.04%。

2月8日,中信证券公告华夏基金年报业绩。与博时基金同属“老十家”的华夏基金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74.75亿元、净利润21.63亿元。但相比2021年,其营收和净利则均出现了略微的下滑,分别下降6.73%和6.45%。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自2019年以来,华夏基金首次出现营收与净利润增幅的双双下滑。

业内人士分析,2022年是公募行业发展遇冷的一年,身在行业头部的华夏基金同样不例外的受到了影响。此外,华夏基金的股权变更在2022年较为频繁,先是外资迈凯希金融公司成为其第二大股东,另一股东天津海鹏也还在谋求“清仓”持有的公司全部股权。

另据中信证券发布的业绩快报显示,截至2022年末华夏基金总资产176.50亿元,同比增加13.55亿元。总负债52.60亿元,华夏基金母公司管理资产规模为1.72万亿元。

国投瑞银、信达澳亚净利超1亿

在8家公募中,国投瑞银基金和信达澳亚基金2022年度营收超过10亿元,净利在1亿元以上。

具体来看,3月25日国投资本发布2022年年报,据年报显示,旗下公募国投瑞银基金营收和净利均实现大幅度增长。

具体来看,国投瑞银基金分别实现营收12.55亿元,净利1.63亿元。营收同比增长25.88%。除此之外,年报还披露国投瑞银基金管理各类资产规模约3470亿(含公募、专户、专户子公司),同比增加38%;共管理88只公募基金,规模2370亿元,同比增长45%;非货币基金规模1276亿元,业内排名32/152,同比上升6名;报告期内,安信基金总资产合计15.72亿元,同比增长24.37%。

3月14日信达证券披露年报,据年报显示,信达澳亚基金2022年实现实现营业收入10.68亿元,实现净利润2.13亿元。相比同期,信达澳亚基金营收和净利均实现大幅度增长,尤其是净利润,上升幅度高达344%。

报告期内,信达澳亚基金总资产9.21亿元,净资产4.04亿元。值得注意的是,信达证券在年报中特别提及由于子公司信达澳亚基金管理费收入以及研究开发中心业务收入增长,公司其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55亿元,同比增长32.65%,总营收占比由2021年的18.94%提升至27.79%。

方正富邦扭亏为盈

南华基金仍亏损

在8家已披露经营数据的公募中,有3家营收不足10亿元,净利也均在1亿元以下,还有1家仍在亏损。

同为国投资本旗下的安信基金2022年度分别实现9.29亿元的营收0.9亿元的净利,同比分别增长36.61%和20.32%。

此前方正证券也披露了方正富邦基金2022年度的业绩状况。

方正富邦基金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2.55亿元,同比增长41.27%;实现净利0.27亿元,相比2021年的0.2亿元亏损,方正富邦基金已实现扭亏为盈。另据年报显示,方正富邦基金管理私募资产管理计划30只,产品涵盖现金管理类、债券类及主动权益类等,资产管理规模115.72亿元,同比增加4.13亿元,增幅3.70%。

作为南华期货的全资子公司,“期货系”公募南华基金2022年实现营收0.51亿元,净利则亏损0.11亿元。尽管仍未实现盈利,但较2021年度的净亏损已有所收窄。据了解,自2017年以来,南华基金已连续六年亏损。

来源:易趣财经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