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哇塞,2022FOF跑赢所有主流指数

FOF老顽童 2023-01-04 07:50

大街上的车和行人又多了起来。

相比2022年最后一个月的凌冽寒风,2023年第一个工作日的阳光显得格外温暖。

种种迹象表明,大家的信心又都回来了。

这一点从拖着刚刚痊愈的身体就迫不及待地到处旅游的人流就能窥得一二。

既然消费回来了,那么经济也就回来了,市场也会慢慢好起来。

看来2023年还是可期的。

期待完2023年,我们还是需要先回顾下2022。

2022年对于FOF来说是意义重大的一年。

这一年正好是FOF运作的第五年,也是个人养老金基金的元年。

01

养老FOF

原本想对2022年发生的所有FOF新闻做一个盘点。

但是后面发现,在个人养老金基金面前,其他所有的新闻都显得微不足道。

毕竟个人养老金是事关整个养老体系的大事。

而它的落地,最受益的无疑是各大机构,以及各养老FOF。

在首批个人养老金基金清单中,共有129只产品,它们无一例外是养老FOF。

它们全部使用了”Y份额”这一专属代码,从11月成立以来,这些“Y份额”至今也已经运作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这129只养老FOF,它们的Y份额成立以来的平均收益率为-0.94%,取得正收益的有14只,跌幅超过2%的是15只。

有点类似正态分布的感觉。

总的来说,这些Y份额成立以来,没有特别亮眼的表现也没有特别糟糕的业绩。

也许对于养老这样相当长期的事情来说,一个多月的业绩根本代表不了什么。

但短期的业绩却可以影响到想要购买养老FOF的人群。

另外,在2023年,个人养老金基金的清单必将会扩容。

就在12月末,东方红的三只养老FOF和兴全的一只平衡养老FOF都已经成立了“Y份额”。

而且,从各家机构对于养老FOF的募集情况来看。

大家更关注的是基金保有量,而不是新发募集量。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新发FOF在一天内就募集结束,因为只有上季度保有量超过2亿元,才符合个人养老金基金的入围要求。

这个领域的竞争,将会愈演愈烈。

02

所有FOF业绩

说完养老FOF,再来看看所有FOF在2022年的业绩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的FOF数量总共为373只,2022年成立的共有139只。

在成立超过一年的FOF中,2022年取得正收益的有且仅有2只。

这两只FOF分别是永赢慧盈纯债,以及东方红颐稳健养老

在这些FOF中,跌幅小于2%的只有15只,它们全部都是持债为主的稳健型FOF。

而跌幅超过20%的FOF则共有23只,它们的权益占比无疑是比较高的。

所有FOF在2022这一年的平均收益率为-10.69%,中位数一样也是-10.6%,它们的跌幅远低于沪深300和中证500指数。

平均收益和中位数相差无几说明FOF之间的差距并不是很大,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出FOF通过分散确实平滑了一部分波动。

这一点我们通过FOF基金指数(931153)和沪深300的走势对比图就可以很直观地看出。

不论是波动还是回撤,FOF基金指数在2022年的表现都要优于沪深300。

另外给大家提个醒。

我们很多时候会跟着名字选产品,这么做大部分都没问题。

但遇到特殊情况,就容易买到与自己初衷并不相同的产品。

比如华夏聚丰稳健,虽然名中带有“稳健”二字,但由于合同的关系,其实它是一只不折不扣的偏股混合FOF。

因此它的波动和回撤都比较大。

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地方。

03

FOF基金公司

整个2022年,虽然募集的资金相比2021年少了很多,但是新发FOF的步伐一直没有放缓。

各家基金公司对于FOF的争夺并没有因为市场的低迷而减弱。

比如华夏、南方、易方达三家大厂,均在一年之中新发了7只以上FOF。

而从募集资金来看,平安、易方达、广发三家排在了前列。

总的来说,新发FOF数量靠前的,还是大厂。

对于小公司来说,突围之路道阻且长。

结合前几次各基金公司FOF规模榜单,我们发现。

在FOF领域,除了浦银安盛和民生加银,暂时还没有见到有第三股力量,能够撼动FOF大厂的包围。

预计在2023年,这个大厂通吃的现象应该不会有什么改观。

04

FOF基金经理

曾经看过一个统计,说是2022年大约有超过500位新人走上了基金经理的岗位。

这一现象在FOF领域也不例外。

目前FOF基金经理总数正好是150名,而这其中,共有47名的任职期限没有超过1年,占到了总数的三分之一。

有人走马上任,也有人离开。

我数了数,大概有10位以上卸任了FOF基金经理。

大家比较熟悉的有华夏的郑铮、平安的代宏坤、天弘的张庆昌等等。

公募FOF的出现至今也仅仅五年,所以大部分FOF基金经理的经验相对也会欠缺一些。

从事基金经历三年以上的FOF基金经历共有46位,正好与不满一年的相当。

也就是说,在所有FOF基金经理中,三分之一是新人,三分之一是“老人”,还有三分之一则是1-3年之间的“中生代”。

基金经理频繁的更替,也对我们选择产品带来了比较多的烦恼。

对于投资者来讲,当然是稳定的业绩、稳定的团队才更放心。

最后,我们再对2022这一年的FOF做一个总结。

2022年FOF业最大的新闻自然是个人养老金的落地,这是事关未来几十年FOF发展的大事件。

而关于FOF在2022年的业绩表现,虽然平均收益为负,但整体上它们的收益区间跨度大大缩小,而且不论是波动和回撤都要远远好于沪深300等主流指数。

另外,FOF依然是大厂通吃的时代,而大量的新任基金经理则扎堆涌入了这个领域。

希望这些新基金经理的到来,能够为整个FOF领域带来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每个人改变一小步,对于行业来说,就是一大步。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