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养老金公募产品该买什么?

搞金W博士 2022-11-30 07:49

2022年11月25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宣布,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实施。首批可购买的个人养老金产品包括储蓄存款、理财产品、商业养老保险和公募基金等。其中,首批公募基金个人养老产品公布总计129只,主要分为养老目标日期FOF(50只)和养老目标风险FOF(79只)

那么作为公募基金搬砖民工之一的W博士,听到这个消息,也是第一时间开通了个人养老金账户和资金账户,并用自己的量化工具,深入分析了一波这129只产品,并给出自己会买哪只产品以及相应的理由。

(纯纯的干货分析,喜欢的可以点赞、收藏、并添加关注,您的分享就是我更新最大的动力!)

一、含权浓度一定要高!

今年的权益市场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就是鸡飞狗跳,加上前段时间银行理财类产品又遭遇踩踏性赎回,赚钱效应可谓是差中之差,很多投资者都不敢再买这种高波动类型资产了。但越是市场信心遭不住的时候,越要勇敢的逆市加仓。那么根据W博士的股债模型指示,现在投股票型基金未来一年的上涨概率可能超过9成。(如果大家有兴趣,我可以单独出一期股债性价比模型专题跟各位分享!)

除此以外,养老金实际是一笔到了退休才能逐步提出来用的钱,也就是说资金的久期其实是较长的,那么拉长时间能够整体跑赢通胀的资产,权益>债券。因此照着这条线索,我把129只个人养老公募基金Y份额的主基金(以下简称“养老基金”)全部找出来,用最新的2022年半年报全持仓数据,穿透到底层资产进行分析:

1)其中约有11%的养老基金,(持有股票 + 持有基金底层含股量)大于60%,这一类养老基金更偏向于我们传统所理解的偏股混合型基金。

2)约6成的养老基金其最新含权量介于20%到60%之间,其收益及风险主要来源于股票,固收类资产只能提供部分缓冲,平滑部分产品的波动。

3)当权益仓位低于20%时,养老基金就会呈现显著的“股债跷跷板”效应,当权益资产有较大波动的时候,债券大概率会对冲掉回撤,更像是市场上的“固收+”基金。这一部分的养老基金占比约1/4。

因此,W博士会主要聚焦在那11%的“权益类”养老基金上

二、三年以上的窗口观察期!

个人养老的这笔钱短时间既然拿不出来,所以在参考业绩选养老基金这件事上,更加应该注重长期的考察维度,近三年以来的业绩就是一个很好的观察窗口:20年的牛市行情、21年的结构性轮动、22年的权益熊市,可以完整观察基金经理在三轮完全不同行情下的操作和业绩表现,这样的净值曲线才能令投资者更信服。因此在筛选条件上,我会限制成立时间在2019年11月30日前成立的养老基金,那么我们就可以看到,符合W博士条件的基金只剩下11只了。

三、核心参考指标:近三年夏普比!

养老基金本质上是一个FOF类型的产品,风险收益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投资指标,在W博士的研究框架中,会给到非常高的考虑权重。我把成立满三年以上的养老基金,无论穿透权益仓位多少都放在一起,按照“近三年夏普比”从高到低排列选取前20名,仍然有高权益仓位的养老基金能跻身前列。

那么最终W博士想买的,符合这三个标准的养老基金也不言而喻:华夏养老2045三年Y份额 $华夏养老2045三年持有混合(FOF)Y(OTCFUND017248)$

#个人养老金基金规则落地# #基金投资指南#

#个人养老金基金规则落地 #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