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REITs-IPO市场溢折价与投资价值分析

REITs速达 2022-11-26 07:50

才聊REITs:

我们注重 REITs历史的研究,但我们更关注REITs未来趋势的探索;

我们学习研究国际REITs,但我们立足于中国REITs实践、教育和研究;

我们用文字表达REITs思想,但我们更勤于挖掘REITs数据以创造价值。

声明:

本文只是作者学习研究资料,不具备投资建议和政策指导性质。任何使用不当与本文作者无关。

摘要:

REITs市场溢折价不仅受期自身发展的不同阶段影响,还受诸如投者情绪、市场规模、市场流动以及REITs自身因素影响。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REITs新兴市场,我们以NAV溢价形式向世界宣告中国REITs体制的创立。

本文目的在于通过对中国REITs-IPO市场溢折价在不同行业和资产类别的表现,为认购者提供有价值的思考。目前传统行业REITs溢价率高于非传统行业,但这种差异并不明显。高速类资产溢价和物流类溢价水平率高于其他资产类别。因传统基础设施REITs发行规模占比63%,溢价受益最大。

另一方面,我们研究表明REITs-IPO溢价动能有减弱趋势。我们可以预见,后期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和扩募市场加速,及其他因素综合影响,REITs-IPO在不同资产类别,不同行业类别的IPO溢价将会出现分化。

正文:
一、中国REITs-IPO市场溢折价:概览
(一)说明:

1、23单已经发行REITs,总募集规模770亿,净资产(NAV)平均溢价率1.08倍。

2、23只REITs的折溢价率存在个体差异。首先除广州广河REITs折价外,其他22只REITs均有不同程度的溢价。其次,溢价率前三分别为:中国交建高速REITs(1.17倍),合肥高新产业园REITs(1.13)、临港创新产业园(1.13)。最低为招商蛇口折价率0.93倍。

3、从发行批次来看。首批9单REITs的平均溢价率为1.05倍,最高位普洛斯(1.09倍),后续14单平均溢价率为1.10倍,最高位中国交建(1.17倍)、最低国金铁建(1.04倍)。

(二)小结:

首先,中国REITs首次IPO是以溢价形式向世界宣告一个新兴市场国家REITs体制的创立。 第二,整体而言,无论REITs的个体差异,还是持续时间差异,后续批次上市14单溢价水平都高于首批9单REITs溢价水平。这种现象表明,REITs自上市以来,持续受到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和追捧。(见后续才聊REITs对投资者及其认购情绪分析相关文章)

如下图:

    二、中国REITs-IPO市场溢折价:资产收益分析

(一)说明:

1、资产出售收益,指原始权益人在REITs发行阶段,将其重组后的REITs资产包出让给REITs载体时,收到的资产对价超过账面价值的总收益。不考虑因此转让需要缴纳的税务问题;不考虑因原始权益人在REITs上市后可能因享有对REITs “控制权”编制合并报表需要合并抵消问题。 2、23单REITs全体原始权益人实现总资产出售收益423亿。平均资产出售收益为1.06倍。 3、从收益率来看:最高位鹏华能源(4.81倍),其次为招商蛇口(4.41倍)。最低首创水务(0.1倍)、首钢绿能(0.2)。 4、整体而言首批9单资产出售收益平均倍数为1.1倍,后续批次14单上市REITs收益倍数为1.03.
(二)小结:

通过REITs-IPO,原始权益人获得如下利益:

1、实现了REITs资产包净资产的溢价发行; 2、REITs-IPO资产“沉没成本”的变现; 3、REITs-IPO资产出售收益 4、但原始权益人失去对REITs-IPO资产的经营管理控制权,而成为REITs管理人的外包服务商。
5、为什么资产收益率倍数与IPO折溢价倍数出现相反的情况?

如下图:

三、中国REITs-IPO市场溢折价:经营模式

(一)说明:

23单REITs的平均NAV溢价水平为1.08倍。从经营模式来看,产权类REITs的平均溢价水平为1.07倍,收费权类REITs平均溢价倍数为1.09倍。收费权类的平均溢价率水平略高于产权类REITs。

(二)小结与思考:

净资产的内涵是什么?纯收费权类REITs净资产(NAV)如何计算?这两种不同模式下REITs的NAV有差异吗?一个具有有限期产权类资产REITs和一个只具有有限期限的收费权REITs,到期后结果一样吗?作为REITs投资者,您有什么办法对这两种不同类型REITs做出投资价值的判断,分派率?

(注解:这种差异体现了中国REITs与国际REITs的“结构性差异”之一。)

如下图:

    四、中国REITs-IPO市场溢折价:资产类型

(一)说明:

1、目前储备的资产类别为13类,已经发行的为6类,平均溢价倍数1.08. 2、各资产类型REITs在IPO发行阶段表现出了不同的溢价倍速:高速类(1.09倍)、物流类1.09倍、保障房类1.08倍、新电力类(1.08倍),治污类1.06倍,产业园类1.05倍。

(二)小结与思考:

1、高速的发行规模占整个发型规模的57%(见才聊REITs前期文章),而发行溢价倍数最高,从发行市场来看,高速类REITs原始权益人获得了最大优势。这种发行高溢价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如经营模式、收益率、评估因素、投资者结构、行业类别等。 2、低于平均溢价倍数的为产业园类REITs( 1.05倍)、污水处理类(1.06倍)。是否意味着产业园类发行就吃亏了呢?(提示:参考“资产收益分析”部分思考即可有答案)

如下图:

五、中国REITs-IPO市场溢折价:行业类型

(一)说明:

1、本文作者在中国REITs已经储备的13种资产类别基础上,考略国际REITs的实践经验、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REITs制度将中国REITs资产类别再次区分为三大类:传统行业REITs、新经济行业REITs、碳中和REITs。 2、全行业REITs-IPO阶段NAV溢价倍数为1.08倍,其中:传统行业类1.09倍、碳中和类REITs为1.08倍,新经济类1.07倍。

(二)小结:

1、按照行业类别来分,三类行业中依然是传统行业最高,而传统行业发行规模占总规模的63%、新经济占发行规模的28%,碳中和行业占发行规模的9%。 2、通过溢价倍数分析再次印证本文作者提出的当前中国REITs的市场格局的判断:“传统基础行业REITs占主流,新经济行业REITs在发力,碳中和行业REITs正在萌芽”。

如下图:

六、综述:

REITs市场溢折价不仅受其自身发展的不同阶段影响,还受其他因素影响,如市场方面:投者情绪、市场规模、市场流动性、REITs制度性因素、投资者结构等。还有REITs本身的资产类别、行业类别、资产规模、管理人能力、投资活动等。
目前中国REITs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REITs的新兴市场,以NAV溢价形式向世界宣告中国REITs体制的创立。从两年半的中国REITs实践来看,现阶段在发行市场和二级市场,无论是原始权益人、投资人都获得了很好的赚钱效应。可谓投资者热情高涨,二市场形势良好。
从近期二级市场的表现来看,中国REITs市场已经开始出现了资产类别、行业类别分化的现象。发行端的溢价动能似乎在减弱,如果二级市场也开始出现严重分化的趋势。牛顿定律告诉我们,力所能及的作用是相oj 在23单REITs-IPO的溢价/折价经验的基础上,中国将根据REITs实践的经验积累,不断优化和改进REITs框架,完善中国REITs立法制度,用具有中国特特色的REITs制度和实践为国际REITs贡献中国REITs智慧。

问题与思考:

1、中国REITs开局美好,这种美好的驱动因素有哪些?哪些是暂时性因素,哪些是持续性影响因素?未来影响中国REITs市场走势的因素有哪些?您有哪些建议?
(如:市场的投者情绪、市场规模、市场流动性、REITs制度性因素、投资者结构等。又或者是个别REITs的资产类别、行业类别、自身规模、管理人能力、扩募预期;又或者是股票市场因素、债券市场因素……)
2、从溢价走势图来看,自中交建达到高点后,这种上升动能正在减弱,这种减弱是暂时的、或者波动的?是市场化行为还是非市场化行为?
3、作为一名REITs投资者,如何判断REITs的投资价值?如:REITs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管理人优势、原始权益人能力、行业类型、资产类型。 4、何谓NAV溢价/折价,如何计算?评估师对NAV溢价/折价有何影响? 5、针对当前REITs管理架构,即使原始权益人持有超过50%的基金份额,可以实现报表合并吗?如要实现报表合并,有哪些途径和措施?会计层面、法律层面、REITs制度层面…… 6、通过国际REITs的理解和学习,中国REITs与国际REITs之间的结构性差异有哪些?(注解:正确理解中国REITs的结构性差异,才能对中国REITsf度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帮您做出更为合理REITs投资的判断和选择。)

互动:REITs_ketizu

免责声明

REITs速达,第一时间、第一视角,中国公募REITs实践与政策学习者。首个提倡以“战略思维”聚焦公募REITs的专业REITs信息传播平台,及时、专业、高效分享中国公募REITs最新资讯。本公众号推送内容仅为展示和宣传我国公募REITs进展以及相关确定性资讯,但作者对该等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公众号所载的内容不保证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如文章中内容有需要展示会标明出处,如有不便请后台留言。本公众号所面向的是关注并从事REITs的用户。若您并非此类用户,请勿轻易针对内容做出判断,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误会。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

在任何情况下,本公众号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阅读者参考之用,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投资建议。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公众号及作者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 END - 感谢您抽出   来阅读此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