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港股双双大涨!医疗ETF(512170)冲高回落涨1%,成交额激增超97%!

华宝基金 2022-11-14 07:59

【医疗板块复盘】

11月11日,A股、港股强势大反攻,沪指涨1.69%,恒生指数大涨7.74%,A股成交超1.22万亿元,北向资金跑步进场,全天净流入超146亿元。

医疗板块行情火热,CRO板块涨幅居前,美迪西大涨超9%,昭衍新药涨超6%,康龙化成、九洲药业均涨超4%,博腾股份、泰格医药。药明康德纷纷跟涨,美年健康大涨超7%,中证医疗指数涨1.07%。

【医疗ETF(512170)今日涨幅前十大成份股】

【14亿人健康刚需、估值跌至历史低位——医疗ETF(512170)走势复盘】

两市规模最大医疗主题类ETF——医疗ETF(512170)今日冲高回落收涨1%,午后一度飙涨超4%,尾盘明显回落,成交额10.95亿元,较昨日放量超97%,全天振幅达3.41%!

 

中证医疗指数前十大重仓股除乐普医疗外悉数上涨,通策医疗领涨。

【医疗ETF(512170)今日十大重仓股涨跌幅】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11.11,以上指数成份股仅作展示,个股描述不作为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也不代表管理人旗下任何基金的持仓信息和交易动向。

医药板块后市行情如何展望?机构也火线点评给出最新观点:

华西证券在医药行业2022年年终投资策略报告中指出,低点已过,后疫情时代医药板块有望轻装上阵焕发新生华西证券看好医药医疗板块四季度及2023年行情,行业低点已过,四底共振,医药行业有望实现困境反转焕发新生

1、持仓底:医药持仓持续新低。2022年Q3公募基金重仓医药行业的比例为9.37%,环比减少1.16pct,如果扣除主动医药基金及指数基金,重仓比例为5.19%,环比减少0.75pct。2、估值底:远低于历史平均估值。2012年初至今,医药行业PE最高87倍,最低25倍,平均值约42倍,目前医药行业PE分位数为12.5%,远低于历史平均估值。

3、政策对行业冲击底:集采已经实施了4年,对相关行业及公司影响已经基本体现在业绩上。相关子行业及公司基本面和业绩已经见底,未来有望轻装上阵重拾增长。

4、政策预期底:政策缓和趋势明显。近期国内政策利好频现,政策边际改善显著。

中泰证券最新月报观点表示,对医药板块持续乐观,当前仍是底部配置良机三季报可能是医药板块业绩最差的时候,预计随着疫情常态化管控,诊疗逐步恢复、国内外运输改善、原材料成本缓和,医药行业有望在Q4逐步迎来加速恢复,当前时点我们建议继续加大医药配置力度。

注:以上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涉及个股内容不作为投资建议,也不代表管理人旗下任何基金的持仓信息和交易动向。

【多只医疗白马宣布股权激励和大额回购】

面对此前不断调整的股价,医疗龙头公司动作频频,昭衍新药公告实施股权激励草案,药明康德也公告拟以回购H股形式推出股权激励,博腾股份4月份披露股权激励计划,拟向激励对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为714万股。激励计划限制性股票的首次授予价格为41.5元/股。另外,还有推出大额回购计划的CXO一众企业,如药明生物(至多回购3亿美元)、凯莱英(回购4-8亿元)、泰格医药(回购2.5-5亿元)、博腾股份(回购0.5-1亿元),以及冠脉支架龙头乐普医疗(回购3-5亿元)、千亿HPV疫苗龙头万泰生物(回购2-4亿元)、器械板块主营一次性橡胶手套的英科医疗(回购2.5-5亿元)和牙科连锁龙头通策医疗(回购1-2亿元)。

热门医疗类ETF,投资者持续积极布局

资金方面,根据上交所最新数据显示,医疗ETF(512170)获得资金持续加仓,自2022年以来截至11月10日,医疗ETF(512170)基金份额增长151.33亿份,位居所有主题ETF首位,持续获得资金加码。

 

医疗ETF(512170)成份股全面覆盖了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领域的细分龙头,其中医疗器械直接受益于疫情防护、医疗物资出口等需求,抗疫概念股合计18只,权重近4成,新冠肺炎检测概念12只;同时覆盖8只CXO龙头概念股。医疗服务概念则直接受益于人口老龄化、医疗消费升级和医美等高成长领域,具备长期国民级需求增长。

【风险提示】医疗ETF跟踪的标的指数为中证医疗指数(399989),中证医疗指数基日为2004.12.31,发布于2014.10.31,指数成份股构成根据该指数编制规则适时调整,其回测历史业绩不预示指数未来表现。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本公司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的产品。基金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评估的本基金风险等级为R3-中风险。销售机构(包括基金管理人直销机构和其他销售机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本基金进行风险评价,投资者应及时关注基金管理人出具的适当性意见,各销售机构关于适当性的意见不必然一致,且基金销售机构所出具的基金产品风险等级评价结果不得低于基金管理人作出的风险等级评价结果。基金合同中关于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与基金风险等级因考虑因素不同而存在差异。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选择基金产品并自行承担风险。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基金投资需谨慎。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