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基金刘伟伟:“死磕”研究的中观投资“守望者”

资事堂堂主 2022-11-05 07:48


即便在名将如云的中欧基金里,刘伟伟也是很独特的一位。


他纯粹,朴实,也执着。


对话中的他无比专心,眼睛望着前方的桌面,把行业前景一一道来,没有遮掩,也不矫饰,几入无人之境。


非理工科背景,入行却是高端制造的研究方向,这注定了刘伟伟的投研之路是不断学习、迭代的过程。


而他似乎也非常擅长将事情一件、一件做好。对他而言,投资和研究就是最大的爱好。“死磕”(深入)一个个行业和公司就是乐趣。


他是经济学的毕业生,但身上充满了理科生的气质——讲话精确而客观,谈话对话不太言笑。


十年投研生涯中,他炼出了他自己的方法论,中观出发、持续比较、精选重仓。


语气温和的他,其实果断,他的基金组合里风起云涌、杀伐果断,从不拖泥带水。


这点很难和他文静的外表联系起来。

但谁也没有规定过,果断投资风格的人必须有张江湖气的脸。

他似乎总能静下心来,无论是年初吃住在公司,还是年内市场大幅调整时,他都会把精力集中到手上的研究工作上。

面对挑战,他的选择就是静下心来,确认基本面情况,一次、两次地反复验证。让扎实的研究来给出答案。

如今的他,已经管理了200多亿的公募。

但他的对话里,不会露出“胜券在握”的得意来,他还是很谨慎、很小心,尽力往长期看,往远处想。

所以,他的投资之路应该可以“走”得挺远挺长,因为他就是这样的人,向投资的高处一直进发,不停。

01

投身公募

不同于近年冒头的理工科背景的基金经理,刘伟伟在南京大学求学期间钻研的是经济学专业。

这是他自己的选择,对他而言,学习经济学是更好理解世界,理解经济运行规律的工具。

研究生期间,刘伟伟继续选择进修产业经济学、创新经济学的方向。

但他的职业兴趣被改变了。读研期间,他听了一位学长(时任大型基金公司投资总监)的讲座,对投资产生了浓厚兴趣,至此开始阅读书籍、并积极参加行业实习。

硕士毕业,他很快应聘上了基金公司的研究员岗位,开始了投研生涯。

02

“死磕”行业研究

刘伟伟服务过的两家公募基金公司都非常强调研究,这很对他的胃口。

最初他在基金公司里覆盖的是机械电力设备和新能源,这是当年市场上比较冷门的板块。

但他很扎实地完成了这些行业的覆盖。十年后的今天,冷门板块变成“香饽饽”,当年的钻研和积累给出了最大回馈。他过去一年的重仓品种,大部分来自这个领域。

2017年刘伟伟二次加盟中欧并转任投资岗位。从专户岗位开始做投资。

当年正值电子行业大热的时候,喜欢研究的他也开始把能力圈往TMT方向拓展。

从2017年到2020年,他花了大概三年的时间,系统性地学习和研究了电子、计算机等行业。尤其是在技术壁垒高的科技硬件方向,他投入了巨大的精力。

2020年之后,周期成长类个股开始孕育机会,他开始朝相关方向拓展,把熟悉的行业圈子拓展到了化工和建材。

刘伟伟“攻关”一个行业是有方法的。他一般上手先是“死磕”书本知识;然后在熟悉的基础上积极在业内调研,通过持续地沟通逐步加深对行业的理解。

如今,刘伟伟是中欧成长策略组的核心成员,这个岗位需要有丰富的行业积累,和行业比较的经验。

这从另一个侧面验证了刘伟伟“死磕”式研究的成果。

03

从中观出发

刘伟伟的投资框架,如果用一句话总结就是,从中观的产业趋势出发,尽量前瞻地布局一些长期发展空间比较大、未来一到两年景气度上行的行业,并在各个行业里精选优质的成长股。

之所以选择从中观视角出发,是因为刘伟伟发现,历史上,资本市场里不同行业的市值兴衰,主导因素是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变化。

他认为,在某一段时间,一定会有一个或几个主导产业在牵头推动整个经济的发展。而这一段时间内,股市里主导产业的市值占比也一定是快速提升的。

近年内,观察未来的趋势,刘伟伟会更强调“创造社会价值”的能力。很多偏科技、偏医药、偏制造的行业,通过技术创新或者是生产效率的提升,在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这些行业更容易得到他的青睐。

04

行业比较关注三个维度

在行业比较的过程中,刘伟伟最关注的是三个维度的信息。

一是,渗透率。不同的行业的发展阶段,可以通过渗透率区分。渗透率到10%以上,往往进入到加速爆发阶段。

比如,他关注的新能源行业,2015年前后就是从1到10的行业,而2019年后就是10到100的过程。

二是,中期或者是短期的景气度。有些行业快速爆发,收入的增长可能会很快,超预期的可能性也会更大。这样的行业会放在更靠前的位置。

定义高景气度方向,刘伟伟有一个比较简单的指标:行业增速能够超过GDP的复合增速,就是比较好的行业。增速超出越多,这个行业就越值得重视。

三是,估值

刘伟伟认为,有些行业长期看空间很大,短期景气度也非常高,但由于市场已经充分反应了,估值进入到偏高的位置、泡沫化的状态。这些行业的机会并不突出,在选择时他会把这类行业放在靠后的位置。

他会将当前估值与5年以上的历史区间比较,来判断是否进入了泡沫化的区域。

对于明显超出行业估值中枢的品种,他会比较警惕。如果是接近估值上限或者是超出估值上限的标的,他会非常警觉其中的泡沫水分。

05

关注供需

在进行中观产业跟踪时,刘伟伟认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是,行业或者产业的需求增长速度

对于不同的行业的需求,他会关心不同的指标。比如新能车,月度产销量是一个需求跟踪的基本指标。

其次,他也会去跟踪供给的情况。因为供需最后决定了行业的竞争状态,也决定了相关行业的利润体量,或者利润走向。

后者的观测相对较难。刘伟伟的方法是,把各个企业资本开支的计划,包括一些新进入者的资本开支计划,纳入到观测范围。

而且,他还发现,对于很多成长性的行业来说,价格是更加敏感的指标。价格变化,本身就反映了供需情况。

比如新能源上游原材料价格的变化,消费白的价格,都很有效地验证了行业景气的走向。

06

更关注Beta属性

具体到个股上,刘伟伟会希望选择的个股,同时具备Beta和Alpha的属性

也就是说,他希望重仓股,既能够跟上行业成长的速度,又能够实现长期超越行业的增长。

在两个属性不能同存的情况下,他优先考虑的是Beta属性。即,首要是公司处于快速增长的行业中。

这是因为,他发现,一些公司竞争力很强,但是在行业面临不景气的时候,再优秀的公司,也逃脱不了经营上弱势的局面。

因此,他会尽量在景气度上行的行业里面去寻找一些Beta能力优秀、Alpha更优秀的公司。

07

电动车仍是主要方向 细分赛道看好储能

刘伟伟近年的业绩颇受益于电动车和新能源产业链的配置,他对电动车行业的未来,也比较积极而正面。

他认为,从渗透率的角度来说,国内电动车的渗透率未来还有一两倍以上的成长空间。而且,从全球的角度,渗透率仅10%。

所以,如果以更中期或者是更远期的视角去看,电动车还是比较好的成长行业。

对比2017、2019年的消费电子行情,当时智能手机的渗透率已经处于高位。由此来看,当前阶段的新能源产业链行情仍未走完。

所以,刘伟伟认为,经过了大幅度的杀估值之后,电动车行业现在的估值水平,已经暗含了调整的预期,而从行业未来发展的空间考虑,电动车被市场低估了

新能源的细分领域里,刘伟伟如今比较看好的是储能。

2021年底他就预判到了储能行业的爆发。但现实情况与预期有一定差异。

具体来说,由于组件和电池价格高企,大型储能项目经济性较差,表现低于预期;但同时,海内外的户用储能又显著超预期。

展望2023年,他认为,大型储能项目增长确定性很高。因为2023年组件、电池价格会回落,经济性会提升。而且,与海外交流发现,需求旺盛,景气度在快速提升。

至于户用光伏储能,他反而认为,不用过于将欧洲电价变化放到对户用储能的考量维度里。在欧洲的电价暴涨之前,他已经看到了欧洲的户用光伏储能的快速爆发。

刘伟伟认为,可以把户储看作新的消费产品,或者是消费场景。在欧美国家,户用储能已经进入消费习惯逐渐形成的过程,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08

明年中下游利润会扩大

2022年,价涨幅超预期,电池企业盈利出现了比较大的滑坡。但是2季度之后,随着价格传导,动力电池企业的盈利,有了明显恢复。

展望2023年,刘伟伟判断,上游资源的价格,肯定会出现回落。回落的幅度取决于需求的增长的幅度,以及供应释放的情况。

整体从需求的角度,化工类的大宗商品,2023年看价格应该是偏弱势的局面。投资并不是一个合适的时间。

整体来说,他认为,2023年,上游资源和中游锂电材料企业的利润会下降。中游动力电池厂、下游整车企业的盈利也会有所扩大。动力电池和整车,会是量利提升的状态。

整车企业利润的提升,除了受益于产业链利润的转移,也会来自规模效应的提升。

09

未来机会更加多元 关注三大方向

回顾过去一段时间的市场行情,刘伟伟总结:往未来看,他对市场还是偏乐观的

现在A股整体的市盈率的水平,处在三年5%以下的分位。5年20%以下的分位,进一步杀估值的空间有限。

而且,从A股的股权风险溢价率指标来看,已经接近于2018年底的绝对水平。

从量化的指标来看,现在应该是比较好的布局权益市场的位置。

他判断,往后来看,应该会呈现更加全面和多元的市场。

刘伟伟认为,从A股的历史来看,每年的主线都是企业利润,利润增长最快的行业或经营情况最超预期的行业会是投资主线

具体来说,他下一阶段会重点关注三类投资机会:

第一,高成长的行业。比如新能源、国防军工等高景气度的方向。

第二,底部迎来反转机会的行业。比如消费、医药,包括食品饮料、航空、旅游等。

第三,科技行业。刘伟伟预期, 2023年上半年,半导体股价可能会率先见底。半导体见底之后,优选还是国产替代方向。

滑动查看完整风险提示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未经同意请勿引用或转载,其中的观点和预测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本基金为混合型基金,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高于债券型基金、货币市场基金,低于股票型基金。本基金可投资港股通标的股票,需承担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本产品由中欧基金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