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对抗几百亿的股票基金?不,失败者是胜利者,

榷瞥3 2022-10-18 08:05

国庆假期一周后,上证综指收复3000点,每次上证综指逼近3000点关口,总会引起市场关注。在这种背景下,公募基金的整体表现如何?

年内,赛道行业股价大幅回调,重仓上市公司明星基金经理的战绩正在明显褪色。Wind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14日,几年内跌幅超过20%的基金中不乏明星基金经理,包括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格伦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谢志宇管理的兴全何润、蔡松松(320007)管理的诺安成长、付鹏博管理的瑞源成长价值。

从规模来看,2022年前三季度,新基金共成立1088只,总规模1.12万亿元。而网上名人基金和大型基金公司的债券基金产品是主要来源,新股票基金成立规模普遍较低。这既反映了新基金发行市场的认购热情骤降,也反映了市场“赚钱效应”的下降,导致公募整体业绩大幅下滑。

但随着a股的前期调整,估值底部的特征已经越来越明显,不少明星基金经理开始积极调研,为后市做准备。

明星基金经理业绩差。

今年以来,半导体、医疗等轨道行业股价大幅回调,重仓上市公司基金收益率明显下降。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14日,规模在100亿元以上的主动偏股型基金中,年内回撤最大的是蔡松松诺安成长,年内下跌42.02%。40只百亿基金年内跌幅全部超过20%,达到22只。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二季度末,蔡松松管理的诺安前十大重仓股分别是:威尔股份(603501)、卓胜威(300782)、北方华创(002371)、赵一创新(603986)、中威公司(688012)、圣邦股份(3006666)

而专注于新能源赛道的基金经理也未能逃脱这波行情。截至10月14日,去年冠军基金经理崔的前海开源公用事业、冯明远的新奥新能源行业年内跌幅均超过20%。

虽然,10月14日医药板块集体爆发,两只重仓医药股的资金涨幅超过10%,资金扛起了整个市场的大旗。不过,在这一年中,明星基金经理的“褪色”记录也出现在医疗基金中。规模在100亿元以上的主动偏股型基金中,截至10月14日,吴管理的广发医疗A年内跌幅也超过30%;格伦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A年内也出现了23%的下滑。

此外,年内产品净值下降30%,包括万家基金旗下的万家行业优化和银河基金旗下的银河创新成长A。前基金经理为黄,目前规模为101.13亿元,年初至今收益率为-37.38%。后者的基金经理为郑维山,目前规模为166.97亿元,年初至今收益率为-37.24%。

事实上,截至10月14日,多只跌幅超过20%的基金中都有明星基金经理的身影,包括张坤的易方达蓝筹精选、谢志宇的兴全何润、付鹏博的瑞源成长价值、老街南(519069)A的汇添富价值精选等

针对上述情况,有业内人士表示,一方面,行业集中度相对较低、布局分散的基金经理在市场下行时可以分散风险,抗风险能力较强;而行业集中度高的基金经理,在重仓产品的行业板块整体表现较差时,往往波动较大。另一方面,明星基金经理通常产品规模较大,整体投资管理难度较大,这也可能是影响其业绩的因素之一。

基金经理集体迎来“阵痛期”。

一方面,明星基金经理集体业绩不佳;另一方面,明星基金经理的产品在售。

10月13日,权国基金首只公募基金——权国徐苑三年持有混合型基金全渠道首发。这只新基金的拟任基金经理是2020年公募冠军赵毅,开放当天有近85亿元资金参与认购。

不难发现,随着公募基金的加速发展,主动投资越来越受欢迎,尤其是在a股市场此前的结构性行情下,各行业的主题基金成绩斐然,管理规模大幅上升,部分基金经理成为炙手可热的明星基金经理。不过,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指出的,“公募基金这个行业流动性很大,真正优秀的主动股票型基金经理少之又少。”

事实上,自2022年以来,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公募基金的经理更换相对更加频繁。翻看前三季度的基金经理辞职名单,不乏明星基金经理,如前的、董、、周英博以及近期的肖恩、等。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今年以来已有116家基金公司和资产管理机构的237位基金经理发生变更。本月有13家基金公司,其21位基金经理离职。

天投谷基金评价中心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由于基金管理人经营管理、业绩考核压力、职业规划调整等因素,基金经理变更已成为公募基金行业发展的必然现象。

此外,选择坚守的基金经理也面临着“选择”和“转型”。比如9月21日,景顺长城基金经理杨在分享当前市场风格下的投资机会和投资组合管理时,直言“过去的一些认知正在发生改变和颠覆,未来的市场将全面挑战我们的选股能力。”

事实上,目前能称得上明星的基金经理,基本都享受到了2020年公募整体大规模发展的红利。正如张坤在2020年基金年报中总结的那样:“近两年基金的表现普遍亮眼.....公募股票型基金近两年的复合收益率远高于市场平均ROE水平,这种趋势难以长期持续。因此,我们或许应该降低对收益率的预期。”

可以看出,早在2020年底,张坤就已经对自己基金的“辉煌”表现相对淡定。然而,时过境迁,张坤当年的担忧似乎正在成为现实。

公募积极备战后市

华夏基金的基金经理郑泽宏表示,今年的市场确实波动较大。年初1-4月的下跌可以说是刻骨铭心。从5月到7月,增长部门出现了良好的反弹。7月到9月底,整个市场基本回到了4月的低点。从投资的角度来说,今年基民感觉很不好,因为大部分基金都在亏损,我们作为基金经理也很难,因为今年真正能把握的机会没有那么多,波动也比较大。

客观来说,a股市场波动较大,影响因素较多。对于基金经理来说,择时真的不简单。不仅需要成熟的投资体系,还需要强大的心态。大部分经理的择时贡献是负收益,所以大部分基金经理选择高仓位操作。

在选股上,a股的结构化市场决定了任何行业都很难一直有“赚钱效应”。所以在选股上,基金经理很容易在某个行业集群,股份集中度高。由此,在新能源、医美等热门赛道持续下跌的背景下,明星基金经理的产品净值大幅下跌。

但随着近期市场的低迷,市场观望情绪浓厚并充分体现,也说明市场下跌动力不足。随着悲观预期的改善,多家机构预计市场将迎来持续回暖趋势。如华夏基金表示,a股经过前期调整后,估值底部的特征已经越来越明显。因此,在医药板块的引导下,市场信心的恢复带动股指强劲反弹。

在上述背景下,梳理近期上市公司公告,多位知名基金经理的职位浮出水面。

比如,三季度多位基金经理加仓光伏板的计算机数控(603185)。截至三季度末,崔管理的前海开源公用股份有限公司和管理的前海开源新经济混合、南方成长先锋混合股份有限公司已成为中国网通的前十大新股东。

邱东荣管理的中庚小盘价值大幅加仓川仪股份(60.31万)。截至9月19日,该基金持有1482.72万股,为川仪股份前十大新股东。但与二季度末相比,富国周期性优势减仓87.69万股。

除了调仓,机构调研的频率也很高。近一个月来,机构调研次数超过万次,其中通用设备、金属非金属新材料、医疗器械等行业机构访问超过800次。值得注意的是,不少知名基金经理也出现在上市公司名单中。

如9月27日,易方达基金经理陈皓、王渊淳,景顺长城基金经理余光、刘苏调研华利集团。同样,邢正证券全球基金经理谢志宇、乔倩、佟岚等。调查了大云股份(002120)。

针对后市,弘德基金认为,从估值来看,经过前期市场调整,当前配置价值进一步凸显。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