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基金钟帅人如其名:通过低回撤实现业绩排名前1%

晓资管 2022-09-02 08:03

公募基金行业是一个“物资”琳琅满目的市场。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公募基金资产达到了27万亿元,基金数量10123只。这意味着在万基时代,对于基民而言,无论产品还是基金经理可选择的余地均是很大的。

即便如此,不同的产品适合不同的投资者。“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此。

来自华夏基金的钟帅人如其名,自2020年7月担任基金经理以来投资业绩有点帅。他执掌的华夏行业景气在任期的两年时间里,收益相较同行的平均水平高出了103.78%,业绩排在同类前0.15%(数据来源:choice,截至2022.8.31)。

但卓越的业绩背后并不是那种押注单一赛道博收益的模式。一方面他的投资策略是分散和均衡的。从行业集中度来看,华夏行业景气截至2022年6月30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占基金资产净值比在37%左右,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而之前的一年,这一占比更是低于35%。

另一方面,他又将回撤控制得非常好。华夏行业景气基金在2020年净值增长73.36%,最大回撤仅有11.94%;2021年收益84.11%,最大回撤11.84%。自钟帅任职以来,华夏行业景气在收益超过110%偏股型基金中收益最高、回撤最低的基金(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Wind,经基金托管行复核,截至2022.6.30)。

从以上可见,钟帅在实际操作中做到了波动与收益兼顾。这样的基金经理显然不失为是广大投资者进行资产配置的选择之一。

通过与这位特色鲜明的基金经理的深度交流,笔者受益颇多,为此提炼了他投资方面的优势和特征,与大众一起分享:

一、立足景气行业,自下而上布局“潜在白马”

基金经理钟帅是市场上的一位绩优基金经理,在任期管理华夏行业景气期间累计取得回报114.51%,在同类型的4432只排名第6位(数据来源:choice,截至2022.8.31)。这样的业绩拉开了同行100%的距离,堪称卓越。然而,业绩很大程度是投资理念在二级市场上的映射。钟帅的投资理念浓缩为一句话是:在景气行业中自下而上精选估值较低的底部标的,偏左侧投资,重点关注估值与成长性,力求以选股创造超额收益。

景气行业通常具备市场认可、高成长性、高景气以及风口等特征。但在钟帅这边,景气行业被赋予了更深层的投资意义——它不仅受到政策扶持,还有着产业需求下的技术革新的机遇,是一个在未来能够快速扩展和ROE持续改善的行业。

顺应着景气行业的方向,钟帅采取自上而下的逻辑,从中精选出具备“潜在白马”特性的个股。

何为“潜在白马”?相比白马,这是一类估值更低、偏向左侧的个股。按照钟帅的预想,“潜在白马”不是白马但也能飞,是能在长期角度带来超额收益的股票。

二、能力圈广泛,做投资具备独立思维

钟帅是一位能力圈广泛的基金经理。这一点在华夏行业景气定期披露的季报中也能得到印证。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所归属的行业呈现多样化特征。

自2011年入行至今,钟帅有着超过11年的投资研究经验。期间,他不断拓展着自己的能力圈。从一开始对化工新材料、光伏、新能源车、半导体、消费电子、军工机械等产业链的深究;到后来接任华夏行业景气基金经理后,进一步延伸至电子、计算机、电力设备、基础化工、有色金属、汽车、医药生物等。

能力圈的拓宽带来的是选股范围的大幅扩张。但与此同时,选择多了也需要基金经理具备独立思维以及“去伪存真”的筛选能力。

钟帅身上具有“不扎堆、不盲从”独立思考和运作的特点。比如,在2020年,在绝大部分投资者都在追逐“核心资产”的市场环境下,钟帅管理的华夏行业景气基金坚持自下而上挖掘“潜在白马”的成长投资框架,取得了73.36%的收益和11.94%的最大回撤。

他敢于在个股的基金持股比例较低时重仓买入,做到先行于市场。比如,在2020年3季度天华超净基金持股占比不足1%,市场认知度较低。他管理的华夏行业景气当时将该股增持至十大重仓股,并在2021年3季度该股的强势上涨后的高点期逐渐调出重仓。

来源:基金定期报告,数据截至2022.6.30

三、均衡配置,重视回撤管理

钟帅管理的华夏行业景气在行业和个股上有着较为均衡的配置。

来源:基金定期报告,截至2022.6.30

从行业集中度来看,华夏行业景气前五大行业占市值比呈现下降趋势,这体现了产品行业配置均衡,不押注某个单一板块的风格。截止到2022年二季度末,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占比在37%左右,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在行业和个股层面的均衡配置,同样带来的是风险的分散,从而一定程度做到回撤控制。华夏行业景气基金在2020年净值增长73.36%,最大回撤仅有11.94%,2021年收益84.11%,最大回撤11.84%。

从以上可见,钟帅在实际操作中做到了波动与收益兼顾。值得注意的是,自钟帅任职以来,华夏行业景气在收益超过110%偏股型基金中收益最高、回撤最低的基金(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Wind,经基金托管行复核,截至2022.6.30)。

接下来,再看一下晓资管提炼的交流要点与基金经理的一些金句:

1. 投资框架和方法没有高下之分。投资者需要根据自己能力,包括经历、核心能力圈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2.做成长股投资的基金经理都会面临“不可能三角”这道难题,即三个维度:好行业、好公司、好价格,在99%的情况下三者是不可兼得的。基金经理在选股的过程中,需要做取舍。

3.我对价值与成长的看法是:成长的东西才是有价值的,成长股才是真正的价值。

4.大的方向上,比如行业层面,我会顺应市场;但微观上,比如市场给予了个股错误的定价,我便会对抗市场。

5.我倾向于在高景气的成长方向上,做自下而上、有深度的价值发现和个股挖掘。景气度是由市场决定的。我要做的即是在市场看好方向上,找到有机会的细分产业链,然后从中选出值得重仓的个股。

6.投资收益是胜率和赔率的组合,我们对胜率判断基于基本面研究和对行业的理解,致胜的核心是领先于市场了解清楚细分产业链的变化。

7.我的一笔投资有可能是对的,也有可能是错的。但对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对的时候能赚多少钱;错的时候需要付出多少代价。

8.我也会评估安全边际。如果错了,向下达到50%的空间,就没有选择的意义了。

向上越大越好,向下越小越好。如果一个公司向下的空间很小,向上的空间有但不是很高,我倾向于多买一些;如果向上的空间很大,但向下也有不小空间的,我倾向于少买一点。

9.本质上,我们的投资原则是基于产业趋势的判断和公司价值的评估。如果这两方面,其中任何一个出了问题,那就认错出局。如果两方面都没问题,这种情况下,我通常会选择再拿一段时间看一看,然后再作进一步的评估。

行业层面顺应市场,选股层面对抗市场

问:能否分享一下投资秘诀?主要是因为投资框架或者方法先进还是其他什么原因?

钟帅:我比较喜欢捕捉“潜力白马股”。在我的定义里,白马股主要指的是核心资产;黑马股是现在不被看好,未来有机会的股票,比如在它们身上可能会发生重大资产重组等事情。黑马股跟整个产业链或产业趋势的关联度并不高,股价涨上去通常属于个股行情。潜力白马股主要是一类顺应产业发展趋势的非白马但又能飞的股票。

我倾向于在高景气的成长方向上,做自下而上、有深度的价值发现和个股挖掘。景气度是由市场决定的。我要做的即是在市场看好方向上,找到有机会的细分产业链,然后从中选出值得重仓的个股。

问:所以,你一定会听市场的话。可以这么理解吗?

钟帅:大的方向上,比如行业层面,我会顺应市场;但微观上,比如市场给予了个股错误的定价,我便会对抗市场。

问:对抗市场过程中,如何规避风险?

钟帅:公募基金的业务模式本质上是受客户委托,代客理财。从委托方来说,客户对于资产波动是有一定容忍度的。受托方基金公司对基金经理会有业绩考核要求。从我自己的角度,我至少要把握两点:一从高景气、市场认可的方向上做投资;二是做组合分散投资。

要做的事情显然是很多的。再比如研究上,必须做到领先。日常我会频繁去做产业链调研、保持跟上中下游企业做好沟通,建立自己对产业链的理解和跟踪体系;也经常会去看公告,比如某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股权激励方案、回购实施计划等等。

在市场认可的高景气成长方向上,自下而上选股

问:谈谈自己的成长经历,你是如何构建自己的投资理念?

钟帅:我的投资理念是在市场认可的高景气的成长方向上,自下而上选股。

这一投资理念是长期成长过程中各种累积的共振。其中,有两段经历对日后理念的构建产生了很大贡献:

一是在华夏基金当研究员的时候,我的研究半径得到了明显的拉长,从擅长的周期领域延伸到了成长,逐渐形成了自下而上、寻找相对确定性的投资框架。

二是2017至2018年两年的卖方经验。我的框架中又多了一样重要工具——对于胜率和赔率关系有了清晰认知。举个例子来说:我的一笔投资有可能是做对的,也有可能是错的。但对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对的时候能赚多少钱;错的时候需要付出多少代价。

问:入行以来,你在构建能力圈的过程中,一直在做加法。有做过减法?

钟帅:我的投资框架建立和完善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做减法的过程。比如我很少投周期、价值,专注做成长股。又比如在市场认可方向上,将原本立足于二三十个赛道做选股,缩减到五六个或者七八个方向去选股。

问:有没想过,过去几年成长当道,未来一旦风格转换,怎么办?

钟帅:我对价值与成长的看法是,成长的东西才是有价值的,成长股才是真正的价值。

从宏观层面来看,央行定调经济结构转向,新经济替代传统经济是时代趋势。在这一背景下,近些年转向做成长股投资的基金经理正在变多。个人觉得,在未来大部分时间,成长股都会有比较好的表现。

产业趋势和公司价值任何一个出问题,那就认错出局

问:运用胜率和赔率的逻辑做投资,怎么理解呢?

钟帅:投资收益是胜率和赔率的组合,我们对胜率判断基于基本面研究和对行业的理解,致胜的核心是领先于市场判断细分产业链的变化。

对胜率的判断相对偏主观,比如我在调研一家公司,可以通过观察它的新业务、老板的管理水平、投入的资源情况等,来判断它的胜率。

相较而言,我更重视赔率。就像我刚才提到做成长股投资会面临“不可能三角”的情况,相对来说我比较重视好价格。原因是重视估值有助于我们站在客观的角度,对赔率进行描述,这样便可以精确得多。

问:赔率能量化?

钟帅:赔率,即是盈亏比,肯定是越大越好。一方面,我看重向上的空间。我一般喜欢找存在翻倍潜力的股票。即便不能翻倍,上涨空间起码得有50%。

另一方面,我也会评估它的安全边际在哪里?如果错了,向下达到50%的空间,那对我来说,这个股票就没有选择的意义了。

总的来说,向上越大越好,向下越小越好。如果一个公司向下的空间很小,向上的空间有但不是很高,我倾向于多买一些;如果向上的空间很大,但向下也有不小空间的,我倾向于少买一点。

问:选中的股票,预期的上涨空间一般有多大?

钟帅:个股能涨多少,那是赔率最重要的一个部分。这个事也是动态变化的。比如说,买的时候看100亿,等它涨到100亿的时候,会看到200亿;200亿的时候,可能会看到500亿。

这个动态变化过程需要不断地跟踪基本面、估值、公司经营状况等。比如,刚买的时候可能对它的认知没那么充分,觉得看到100亿差不多了。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对它有了充分的认知后,又会觉得它可能更值钱了。

问:风险回撤方面,展开讲一下吧?

钟帅:我在做成长股投资时,风险回撤主要来自个股和市场两个层面。

个股层面的风险控制手段集中于“术”。包括做行业均衡配置、仓位控制以及止盈止损等。基于市场做风控,相对而言会偏被动些。因为市场真的是跌宕起伏。比如今年三四月份,疫情下的市场大幅度走低行情。我们也能注意到,四月底之后,尤以赛道新能源、光伏、军工等为代表的成长股实现收益回正。

因此,在我看来,风险控制的手段除了“术”,我更偏向于“道”。即以长期视角衡量,能够真正最大限度控制风险的手段,就是去买低估值、有价值的股票。

问:买的股票一直不涨会拖累净值表现。遇到这样的事情,你如何应对,压力几何?

钟帅:压力是有的。但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要有一个正确的判断。

今年4月份的那波下跌在我所经历的幅度比较大一次。当时我把好几个重仓的股票拉出来评估了一下。即使按照最悲观的情况,我觉得取得30%左右的增长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所以,我觉得也没有什么特别需要担心的,就没有动。

本质上,我们的投资原则是基于产业趋势的判断和公司价值的评估。如果这两方面,其中任何一个出了问题,那就认错出局。如果两方面都没问题,这种情况下,我通常会选择再拿一段时间看一看,然后再作进一步的评估。

林奇的那套行为模式,对国内公募基金行业有指导意义

问:从管理规模来看,你的天花板多高?

钟帅:短时间内没有大幅扩规模的想法。(我管理的基金)华夏行业景气目前零售端占比大概有70%,申购和赎回有较大的自由度和便利性;机构端申购和赎回会控制的严格些。

接下来发行的新产品是附有一年持有期的产品,如果是几十亿的规模,我倾向把新产品做到市值更下沉一点。这样两基金之间也不会有太大的干扰。

问:你最欣赏的投资大师是谁?

钟帅:彼得林奇。林奇构建的那一套公募基金经理的行为模式,包括如何做基本面研究、如何管理投资组合,对当下的公募基金行业来说,都有着非常强的指导意义。

问:站在投资的角度,你觉得有哪些书籍是你想推荐的?

钟帅:我觉得可以推荐的书还是很多的,我将它们笼统分为两类,就不说具体哪本书了。一类是成功投资人的人物传记,看他的投资成长历程、人生经历以及是如何做投资的,这些可以说是些偏真实的案例;另一类是偏数字类的,比如博彩中的赔率计算、数学中的概率论等等,其中涉及的逻辑思维和概率推演等,我觉得对投资是有帮助的。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相关证券:
  • 贵州茅台(600519)
  • 宁德时代(300750)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