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破段子|别人持仓中的基金,从不令我失望

中泰证券资管 2022-08-16 08:04

Image Image

本文标题,其实是小编的朋友最近发来的一句牢骚。

有点眼熟?没错,这句话最早的出处很可能是“别人家的孩子,从来不会令我失望”。然而这位朋友发现,相同的句式用于投资,似乎也很恰当。

比如,即便是震荡行情,也总有基金涨幅居前、甚至接连飘红的基金,只不过都不是自己持有的。

又比如,好不容易下了决心买入前期表现相当出众的某只基金,偏偏从成为自己的持仓开始,它就黯然失色了、甚至进入了全面挨打的状态。

江山代有牛基出,偏偏与我总无缘。究竟问题出在哪里?

Image

一是错把偶然当寻常。

股市的短期走势往往具有很强的随机性,而主动权益类基金的短期业绩,恰恰取决于股价的走势。因此,偏好一种风格的基金经理在市场风格匹配时,业绩会突出,反之,则会落后。

换句话说,基金短期突出的业绩,绝不单单是基金经理个人能力的体现,更可能是恰好是市场某个阶段的加持或眷顾。即,从过去短暂的好,并不能线性外推得出未来继续好。相反,冲着过去短暂的高光表现而买入基金,很有可能出现正逢热点时的上涨没有享受到、热点散去后的均值回归之路却被迫经历的场景。

二是低估了投资本身的颠簸起伏。

基金排行榜、社交平台乃至身边朋友买入好基一路赚钱的真人真事 ,很容易让人以为投资世界的赚钱就如图1这般平滑舒坦;但其实现实中的赚钱真相应该更接近图2,在抵达终点以前,难免遭遇诸多坎坷和风暴。

Image

让你眼红的可能是身边人投资基金获利的顺遂,被你选择性忽略的则是他在市场调整时处理逆境的耐心与冷静。投资世界没有免费午餐,股市里也没有不波动的收益。唯有认清被“收益”光环掩盖的投资坎坷本质,才能熬过相对表现不佳、却不可避免的黯然时光。

当然,你可能会问,市场在变,基金经理难道不能因势而变地跟着市场做精准择时与高效轮动?

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个数据:由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民生财富管理研究中心发布《2020年中国公募基金研究报告》显示,只有不到10%的基金经理具有显著的择时能力,且选股能力越强的基金经理。通常择时能力越弱。换句话说,对于大多数基金经理而言,不随波逐流,恪守能力圈将选股等工作做到极致,其在追求超额收益路上最靠谱的方式。

或许我们可以用“道阻且长但行则将至”来形成价值投资这趟漫长的旅途,权益投资世界中的波动无处不在,无法避免却也没有避免的必要(波动也是收益的来源);真正好的基金,不追求做不到的连年领跑,而追求可实现的穿越牛熊周期后的长期领先。

最后想说的是,真不必羡慕别人的持仓,排行榜上总有第一,但它们并不是你实现投资目标的拦路虎——因为你的投资目的是长期视角下的赚钱,而不是和别人较劲。

本材料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材料仅供具备相应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的特定合格投资者阅读,不得视为要约,不得向不特定对象进行复制、转发或其它扩散行为,管理人对未经许可的扩散行为不承担法律责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