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们加入定投大军!日投5000元、周投1万元。。。(发车)

小波思基 2022-05-26 23:44

Image

自购21亿  

今年股市跌幅较大,多家基金公司开始自购,目前自购规模已经超过21亿元。

而基金经理们也是拿出不少真金白银,最近的,明星基金经理陆彬自购516万新产品,可以说是诚意满满。

看到一些小伙伴不以为意,觉得是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搞的噱头。

Bo姐觉得,这个固然是一方面,但基金经理和基金公司,拿出几百万、几千万来参与,并长期绑定,这个还是很值得点赞的。拿出这么多白花花的钞票,一方面肯定对产品上心,另一方面也证明真心看好现在点位的投资价值。

而除了自购呢,最近多位基金经理还开始亲自下场示范定投,我们呢,也得以学习一下专业的大佬是怎么做来定投的,取长补短。

基金经理们的定投计划  

华夏的杨宇和周克平是较早公布定投计划的基金经理。

杨宇是在产品新发时便认购了100万华夏新能源车龙头A,之后从3月14日起开启周定投。

5月23日,杨宇表示,3月开定投,今天已经是第十期扣款了。虽然基金的单位净值还是没有恢复到刚开启定投时的水平,但是自己已经获得了一定浮盈。

Image

杨宇还展示了自己的总持仓情况,最开始是100多万元,之后一度跌到近70万,现在随着市场回暖,回到了90万以上。

Image

他表示,新能源这个赛道波动是很大的,大家要做好承受这种波动的心理准备,尽量采取定投的策略,闲钱投资。

对于新能源,他表达了两个观点。

第一,光伏今年景气度确定性较高。预计全球装机规模有望达到240-250GW左右,需求同比增速约50%-55%;其中,国内80-110GW,具备翻倍增长潜力;海外140-150GW,保持35%左右的高增速。

二、风电板块,大幅跌价周期中投资性价比差,整体较为谨慎、

杨宇公开定投实盘之后,周克平也开启周定投模式,他从4月14开启定投计划,投资的产品是四只他在管的基金,计划每周一坚持定投一万元,并且承诺所有定投计划至少持续到2023年底。

其中,华夏创新未来每周定投4000元,华夏科技创新、华夏复兴、华夏创新视野等均定投2000元。

在开启定投计划前,周克平已自购基金350万元,按他现在定投计划,到2023年底,还会再投入八九十万元。

除了华夏的多位基金经理,建信基金的陶灿也公开了自己定投计划,并把定投活动命名为“圆弧计划”。

他是计划是,从4月底开始,为期三个月,每天做定投5000元,定投他自己管理的基金产品。

他表示,通过每日定投的方式逐步入场,“不奢求抄到尖尖底,只求抄到圆弧底”。

相比前面的,陶灿的定投计划更像是一个逐步抄底的计划,在三个月内定投完成建仓,也是非常看好中短期行情了。

陶灿提到,会逐步跟踪工业企业用电数据、地产销售数据和卡车物流数据,五月份是一个重要的观察窗口。“市场至暗时刻或已过去,各种利好量的积累会引发质变,我们虽然经历风雪,但不忘春之向往,愿君听我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加入定投行列的还有嘉实基金的田光远,4月26日,他公布了自己的“双稀”基金定投计划,显示将每周定投他管理的稀土和稀有金属主题ETF共1500元。

他表示,稀土和稀有金属是在他看来,现阶段基本面确定性最高、行业景气度持续最确定的两个板块,且价值与价格严重偏离,负面情绪远高于其基本面真正变化。

定投发车  

无论是基金经理自购,还是定投,都代表基金经理们比较认可当下的A股性价比。

可以看到,沪深300指数,PE为11.96,低于近三年中90%以上的时候:

Image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下同

中证500,PE19.9,低于80%以上的时间。

Image

投资中有句广为流传的话:买在无人问津处,卖在人声鼎沸时。

然而实际情况刚好相反,市场高位时百亿基金频出,市场低位时,确是各种基金发行失败,反而是债基、同业存单基金等爆卖。

而事实证明,过去五年,三个基金发行阶段性低谷,都是买入基金的好时点。

Image

Image

类固收产品的配置固然是必要的,经历大跌之痛后,大家能懂的权益类和固收类搭配,对长期收益提升是好事。而且同业存单基金这种收益稳定性非常高的,对于求稳的投资者确实是很好的投资品种。

但当下布局重点,bo姐还是偏向权益多一点,之前也分享过配置计划,股债是8:2的比例。

这次发车,总金额是17700元,较基础金额1万元上升77%,主要因新能源和纳斯达克100指数跌到历史低点,开启定投。

Image

Image

大家可以上车:

美股这个,昨天说过了,可以回顾昨日文章《5年年化超15%的资产,又有机会了?》。

今天来看下新能源。

股价下跌,加上盈利增长,目前,新能源指数的估值已经处于较低位置。

Image

根据民生证券统计,在电力设备与新能源板块,257 家 A 股/港股上市公司,2021 年共实现营收21343.92 亿元,同比增长 41.78%,增速显著超越 2020 年增速;2022Q1,257 家公司实现营收 6161.66 亿元,同比增长 61.34%。

归母净利润方面,2021 年电新板块 257 家上市公司共实现 2009.09 亿元, 同比增长74.49%;22Q1 整个板块共实现 630.20 亿元,同比增长 77.95%。

Image

新能源的这波下跌,并不是业绩出了问题,除了大宗商品上涨,推高成本,更多是市场恐慌,对美国加息、俄乌冲突等各种不确定性的担忧等。

最近,新能源也是出现多个利好消息。

一个是正加速下沉乡镇市场。中汽协数据显示,2021年,新能源汽车下乡车型共完成销售106.8万辆,同比增长169.2%。

之前,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2021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等,推进新能源汽车下乡。

还有今天早上,深圳市发布政策促进新能源车消费:对新购置符合条件新能源汽车并在深圳市内上牌的个人消费者,给予最高不超过1万元/台补贴。全面落实国家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

Bo姐选的信达澳银新能源产业股票(001410),基金经理冯明远,管理2年以上的产品,都取得了丰厚回报。

Image

冯明远是浙江大学工学硕士,同时在读研究生的时候考了CFA。2010年毕业进入平安证券研究所,在TMT组做分析师,研究领域包括通信、计算机行业。

这只信达澳银新能源产业股票(001410)规模并不小,但结合冯明远的投资风格,bo姐觉得他是能够胜任的。

虽然专注新能源等科技领域,但他并非靠个股集中度获得收益,而是自己挖掘到了一大批高收益的公司。分散投资,选股致胜。

可以看到,一季度,持股集中度是只有25%。新能源投资注定伴随着高风险,而这样的分散度是比较吸引bo姐的。

Image

投资中,冯明远偏向投资从1到10的阶段。

他认为,从产业的维度来看,2021年我们国家新能源车的销量占比接近20%的水平,这是一个非常快的发展速度,新兴产业越过15%、20%这个阶段之后往往会加速,新能源车可能会更快地普及。

展望全年,新能源产业虽然受到原材料价格高企、疫情、国际贸易摩擦等多重不利因素的考验,但它仍然是当前最具发展活力的细分产业,中国相关企业的全球竞争力依旧明显,我们依然希望能够在该细分领域中寻找投资机会。

目前bo姐定投金额30多万元,占总计划的约65%仓位。希望大家也能在这种时候坚持住,熊市正是播种的时节。

Image

【风险提示】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及承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