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对外开放步伐加快既是机遇更是挑战

谭浩俊 2019-11-10 01:46

【原创】金融业对外开放步伐加快既是机遇更是挑战

(非特别标注,文章皆为谭浩俊原创)

11月7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意见》。意见内容显示,要加快金融业开放进程。全面取消在华外资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业务范围限制,丰富市场供给,增强市场活力。

应当说,将加快金融业开放进程作为做好外资工作的重要内容,不仅是利用外资工作再上新台阶的重要举措,也是金融业对外开放工作步入新的阶段、迈上新的台阶、跨上新的平台的重要标志。因为,现代经济是金融经济,金融已经成为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因素。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步子快、力度大、范围广,既是金融业的机遇与挑战,也是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如果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对中国经济金融发展十分重要。

从机遇来说,金融业对外开放水平提高,将推动金融业经营理念、经营思路、管理方法、发展视野等的改善,对提高金融市场效率、增强金融市场活力、释放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能量都将起到进学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外资银行在服务企业、服务经济方面的好的做法,可以有效地传递到内资银行身上,让国内的金融机构转变经营思维、拓宽经营思路、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从挑战来看,金融业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必然会对国内金融机构传统的经营思维和理念带来不小的冲击,对金融机构在业务拓展、经营服务、产品开发、市场观念等方面提出许多新的课题。特别是外资金融机构在资金成本方面的优势,将形成两大冲击——要么利润水平极高、要么对国内金融机构形成极大的威胁,包括盈利能力威胁和防风险能力威胁。同时,对监管工作也将带来极大挑战,对监管部门的工作能力与水平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所以,意见出台以后,如果国内金融机构不能及时地调整思路、转变观念、确立现代金融理念,将很难适应新的情况、面对外资金融机构的冲击,甚至会出现一定的经营风险。尤其是中小金融机构,将面临生存危机。

客观地讲,自金融业对外开放步伐加快以来,多数金融机构已经在进行着充分的准备,特别是大型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已经按照国际金融市场竞争要求,做出了很多转变,吸收了很多国际先进管理经验,甚至在有些方面比国际先进经验还要先进、还要符合中国经济发展实际。但是,一些中小金融机构却没有能够完全跟得上金融改革的步伐,没有跟得上金融业对外开放的节奏,无论是经营业务的开拓、金融产品的开发、内控机制的建立、经营风险的防范等,都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漏洞,都没有能够及时修正与完善。因此,如何适应金融业对外开放的要求,还需要金融机构加强技术研究、加大改革力度、加快金融创新,尤其是风险防范,必须有严密的制度与机制。

而随着金融业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金融监管如何才能适应形势变化,如何才能有效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如何在积极欢迎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让外资金融机构能够严格执行中国金融监管制度,能够与中国金融机构进行有效合作,特别是如何防范金融风险方面,提出更多新的办法与举措,避免新的矛盾和问题,尤为重要。因为,全球金融危机发生的教训,监管是金融危机会不会发生的最关键环节,也是金融风险能不能防范的最重要内容。只有监管到位,监管能够不失位,监管能够堵塞一切漏洞,风险才能得到有效防范,问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很显然,从金融监管的角度来看,还是存在不少需要完善与健全的地方的。尤其是金融企业合规性经营和内控机制方面,还有许多漏洞与不足,需要监管的触角更加全面、监管的手段更加灵活、监管的制度更加完善、监管的方法更加科学、监管的目标更加明确。可以不去管制,但一定不能放任,对金融企业出现的违规违法问题,一定要严厉查处、决不手软,让其时刻保持风险防范这根弦,真正能够面对外资银行进入中国金融市场后的冲击,能够稳坐钓鱼台。

虽然金融业对外开放不可能一步到位,但是,开放的步伐一定会越来越快。此次意见提出的各项举措,标志着金融业对外开放已经步入快车道。因此,各方面的工作都要加快节奏、加大力度,要确保金融服务和金融监管都能跟得上金融业对外开放的脚步。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