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抛售物业资产,潘石屹夫妇在下什么棋?

谭浩俊 2019-11-05 04:52

【原创】持续抛售物业资产,潘石屹夫妇在下什么棋?

(非特别标注,文章皆为谭浩俊原创)

10月30日,潘石屹张欣夫妇持有的SOHO中国出现股价大涨。截至15时32分,股价累计涨幅达23.14%,每股报2.82港元。SOHO中国股价大涨的原因,在于有消息称,其考虑以80亿美元出售中国的办公大楼的权益。而在9月底时,SOHO中国曾宣布以7.61亿元的价格,出售位于北京的9个商业项目共计2583个地下停车位组成的资产包。公开资料显示,SOHO中国从2014年至今,几乎每年都在出售资产,5年已累计出售资产套现约293.41亿元。

面对潘石屹夫妇大量抛售资产,很多人开始静不下来了,为什么一向被认为思想比较端正的潘石屹也做出这样的行为来了,难道也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吗?潘石屹夫妇到底在下一盘什么样的棋呢?

我们认为,对潘石屹夫妇的抛售资产行为,不需要做过度的解读。因为,无论他们抛售多少资产,目的可能都是一个——利益,就是商人追求的那个利益,而不是其他内容。因为,在他们眼里,不管到什么时候,利益最大化都是最高目标,也是最终目标。即便唱得再高调,也逃不出利益的手掌心。只要有利益,唱什么高调都愿意,做什么行为也愿意。

因此,作为商人,潘石屹夫妇抛售资产,应该是站在商人立场上做出的行为,是在经过多重考虑后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因为,眼下的资产市场、尤其是房地产市场,并不是最佳的时期,持有太多的资产,对企业来说,压力是相当大的。一方面,持有成本太高。对开发企业来说,所持有的房产、资产,大多是以银行贷款等做支撑的。就算是自有资金建设和购买,也是挤占了企业其他方面的资金,总体负债并没有降低。那么,围绕负债的财务成本就难以避免。因此,持有的资产越多,持有成本也就越高。除非像前些年一样,房产价格上涨很快,其他资产价格也随房产而涨。否则,持有的资产越多,持有成本就越高,产生利益的空间就越小。因此,抛售一部分资产,一定程度上是止损,或者说降低持有成本、减少持有资产对利润的蚕食;另一方面,融资难度太大且成本越来越高。对开发企业来说,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几乎所有的房地产开发企业,都是靠融资快速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没有融资,就没有一家开发企业能够做到目前这样的水平。反过来,过度依赖融资,也会带来很多风险。特别在市场低迷、资产价格下跌的情况下,如果不及时将资产处置,就有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需要快速止损,避免风险爆发。

也正因为如此,在房地产市场很难再像过去那样疯狂、房价不可能再大涨的情况下,包括潘石屹夫妇在内的开发商,也就无力硬撑、无力持有大量资产,而必须通过抛售资产来回笼资金,以确保企业资金链不出现问题。而对潘石屹夫妇来说,最主要的可能不是回笼资金以应对资金链紧张所需,而是套现。

应当说,潘石屹夫妇对资产的抛售,与李嘉诚是性质不太一样的。李嘉诚是典型的机会主义者,是嗅觉相当灵敏的市场机会主义,且从来不会有什么感恩之心、大局之心。因此,会毫不犹豫地在赚得钵满盆满以后,迅速调整企业发展策略,选择在他们看来更有利益空间的地方。抛售在内地和香港的资产,转投欧洲、尤其是英国,就是他们的最重要战略之一。应当说,这也是李嘉诚不再看好内地房地产市场的一种表现。相反,潘石屹夫妇则主要是从企业的发展战略出发,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考虑,而不是想像李嘉诚一样进行战略重点转移。

所以,对潘石屹夫妇的抛售资产,应当更多地从企业角度分析,而不要从其他方面考虑。至少,他们不会像李嘉诚那样,把战略重点放到其他地区或国家。潘石屹夫妇和李嘉诚,一个是感恩的,一个是无情的,一个是有情有义的,一个是无情无义的,一个是真正的商人,一个是投机商人。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