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人才也得讲规矩,过度任性损人不利己

谭浩俊 2022-05-23 00:01

“几乎5月17号同一天,我们心外科一下子就走了14个。事先我们一点都不知道,连法定的执业地点都没变更,这边还等着出诊、查房,那边可就任命职务上班接诊了。我们还是从微信朋友圈里知道的。”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一位副院长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有此遭遇的,还有同在郑州的阜外华中医院心血管病医院。更是一下子走了22位。他们都去了哪里呢?不是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大医院,而是同一城市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什么郑大附院有如此吸引力呢?该院一位副院长告诉记者,“这是我们新院长上任后谋划了几个月,为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实施的人才引进战略。随后省内、国内还会有更多的优秀中青年业务骨干,陆续加盟郑大一附院……”。

真的无法想象,郑大附院到底有多大能耐,能够将这么多专家“挖”过来,而且,不仅是市内,还有省内、国内其他地方的专家,难道郑大附院的吸引力真的会如此之大,能够让这么多专家都不顾一切地奔赴郑大附院吗?郑大附院到底给这些专家开出了怎样的条件呢?所谓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对郑大附院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想象得到的,郑大附院能够有这么大的“吸引力”,绝不是医院本身,而极有可能是物质待遇,是远超其他医院的物质待遇。问题来了,这种近乎“自杀”和“自虐”的人才引进方式,真的能够让郑大附院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吗?对新引进的人才高物质待遇,存量人才如何对待呢?是否也能水涨船高,都同步提高待遇呢?待遇一下子大幅提高,郑大附院有这个承受能力吗?是否意味着郑大附院要把负担全部转嫁到患者身上,形成引进大批人才、吸引大批患者、大幅提高看病负担的恶性循环呢。如果这样,岂不与中央的要求相悖、与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相悖。

我们说,人才流动是很正常现象,一些中小城市的优秀人才,会向着大城市的医院流动,这也是无法阻挡的现象。但是,绝不会出现郑大附院这样的现象,把其他医院的专家一锅端。如果这样,就不是人才引进,而是挖其他医院的墙脚,是不正当竞争,必须禁止。否则,会造成医疗领域的秩序混乱,影响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可以预料,如果郑大附院按照这样的思路发展下去,不出三年,就会变成一个烂摊子,就会出现极大的内部矛盾,甚至各种医疗事故不断,也会引发患者的广泛不满。医院面对的是广大患者,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这样的口号,是非常盲目、冲动、无知的,是看起来很有魄力,实际毫无能力的体现,是执政者为了自身利益,拿医院利益、医务工作利益、患者利益做筹码的行为。如果不加以规范与限制,会出现严重问题和激烈矛盾。

我不知道,郑大附院的这位新院长到底是什么来头,又有什么能耐,能够如此不顾一切地挖其他医院墙角。别的不说,从挖墙角的手段来看,就是毫无规矩、不讲规则、缺乏道德的。要知道,纵然挖别的医院的人才,也要有一点规矩。讲一点市场规则。可是,郑大附院竟然在医生的法定执业地点都没变更的情况下,就任命职务上班接诊,这与社会上的小门诊、假诊所有什么区别,难道郑大附院也要在电线杆上贴广告了吗?真正正规的医院,是不能这么任性的,过度任性,会损人不利己的。

郑大附院的这位新院长,如果这么任性,真的为他很担心,为他的未来,为他的前程,为他的所作所为。因为,再怎么有能力,也不能把规则打破到如此程度,把规矩突破到如此水平。敢这样做,就充分说明他十分霸道,而“一把手”霸道到不讲规矩、没有规则的地步,风险就会越来越大,危害也会越来越大。

好在郑大附院的行为才刚刚开始,如果加以约束,还不至于出现太大问题。如果再不限制,而是任凭这位新院长任性下去,一切的一切,可能就会非常危险。必须再次强调,医院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没有那么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要求,服务至上才是第一位的,不强调如何为患者服务,却完全不讲规矩与规则地挖同行墙脚,还怎么会对患者认真负责呢?患者的负担还怎么可能不大幅增加呢?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