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

(图)价值tp://a1.att.hudong.com/34/16/01300000287245123813165807755_s.jpg">价值

价值
  

价值的本原

价值的终极本原是什么?这是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问题。对应于不同的哲学派别有着不同的观点,目前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两个典型的错误观点:
1、价值是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出现,是由人类的主观意识来定义的。“对象”有无价值,主要在于它能否引起快感,价值是一种“有效”的观念,是主观假定、主观满意、主观兴趣或占有情感的表达,因此价值只存在于人类的意识中,而根本不存在其他的价值本原,也就是说,只有人类才是价值的最终本原。
2、价值是一种超现实的规范或理想,是上帝的创造物。事物是否有价值在于观念体系的逻辑规定,是一种超现实的、理想的境界,或者是上帝赋予的。
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第一种观点只看到了价值与人类之间的联系,看不到人类与物质世界之间的必然联系,不知道人类本身就是物质世界进化的产物,不知道人类的本原就是物质世界,因而不知道价值的本原就是物质世界;第二种观点只看到了价值意识与价值的相对独立性,看不到它们之间的必然联系,不知道价值意识与价值均来源于物质世界,看不到任何规范、理想或上帝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物质运动的主观反映,看不到规范、理想或上帝的本原就是物质世界,因而看不到它们所赋予、所规定的价值的本原就是物质世界。
价值最初来源于特殊的物质系统——耗散结构的有序化运动,“有序化能量”是最原始意义上的“价值”。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有序化能量”进一步发展成为“广义有序化能量”,才逐渐成为真正人类意义上的价值。总之,价值来源于自然界,并随着人类的进化而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价值的终极本原只能是运动着的物质世界和劳动着的人类社会。

价值的本质


关于价值的本质,存在多种观点。
1、“本性说”。这种观点认为,我们赖以生活的价值是天生的,像包括真、善、美在内的人类的古老价值,以及后来的愉快、正义和欢乐等价值,都是人类本性固有的,是人的生物性质的一部分,是本能的而非后天获得的。
2、“情感说”。这种观点认为,价值的源泉在于情感:当合理性遭遇它的限度,对开明的理性的求助不再帮助我们时,那么思维的对位型式即情感可以帮助。情感是通过我们的感觉释放的,它帮助我们感知世界和辨认价值。这里提及的价值是不能测量或计算的价值,只能通过感觉经验或感知领会,例如美的价值。
3、“抽象说”。这种观点认为,价值是抽象的信念、理想、规范、标准、关系、倾向、爱好、选择等等,它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却时时、处处起作用,指导人的思想,支配人的行动,评价某一事物就是来源于并反映了抽象的理想价值。
4、“奥妙说”。这种观点认为,价值是一个深奥的、微妙的概念,包容量大且含义模糊,其内涵和外延难以把握,其精神实质难以领悟。价值决不是实在,既不是物理的实在,也不是心理的实在。价值的实质在于它的有效性,而不在于它的实际的事实性。价值的最后基础在于人类的自许,在于人类对世界的冀望,在于人类对人性(包括理性和情感)的祈愿。
5、“关系说”。这种观点认为价值是一种关系范畴,表示客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联系。文德尔班把价值当作是一种联系和关系,并认为是诸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而不是专指人类与客观世界的联系和关系,即任何有联系的事物之间都可能存在价值,这样,价值就成了联系和关系的代名词,从而混淆了主体与客体的本质区别。
6、“意义说”或“需要说”。这种观点认为价值是一种关系范畴,表示客体对主体的意义,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然而,这种观点并没有解释“意义”或“需要”本身又是什么内涵,因此这种观点只能是两个名词之间的“同义反复”,没有多少实际意义。
7、“属性说”或“效用说”。这种观点认为价值是指客观事物的一种有用属性。这种观点把价值等同于事物的功能属性,忽略了主体特性和介体特性对于价值的决定性作用。
8、“主体性说”或“态度说”。这种观点认为价值是主体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觉地、有意识地赋予客体的属性,它反映了主体对客体的态度。这种观点把价值与价值的主观反映混淆起来了。
9、“劳动量说”。这种观点认为价值就是劳动价值,它由劳动者所付出的劳动量来决定。这种观点把劳动价值这样一种特殊的价值形态当作了一般的价值形态
以上这些观点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上反映出价值的某些外部或内部特性,但都有其片面性,均不能全面反映价值的哲学本质。

价值的主观反映:情感与价值观

有人提出:“价值到底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其实,这个问题的提法本身就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因为如果认为价值是客观的而不是主观的,这就等于说价值只有其客观的存在形式,而没有主观的反映形式与之相对应,即价值这种客观事物不能被人类所认识,这就陷入了不可知论的泥潭;相反,如果认为价值是主观的而不是客观的,这就等于说价值只有其主观的反映形式,而没有客观的存在形式与之相对应,即价值认识是完全主观自生的,不是对客观事物所进行的反映,这又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
事实上,价值既有其客观的存在形式,又有其主观的反映形式。主观价值可分为价值观与情感两种具体形式。其中,价值观是人对绝对价值的认识,或者说是人对价值绝对性的认识;情感是人对相对价值的认识,或者说是人对价值相对性的认识。价值观(或情感)与价值的关系在本质上就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一方面,客观价值决定和制约着主观价值,主观价值是对客观价值的反映,是以客观价值为基础,并围绕客观价值上下波动;另一方面,主观价值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并对客观价值具有一定程度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在对客观价值的诱导、强化或限制。

价值的物理学定义


价值理论的许多矛盾与争论,在根本上起源于价值的不同定义,起源于人们对于价值概念的不同理解,从物理学角度定义价值,可以把价值理论建立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之上,使之具有高度的精确性、客观性和公理性,从而使价值理论普遍存在的模糊性、主观性和歧义性自然而然地得到化解。由于社会事物的一切运动与变化,在本质上都价值关系的运动与变化,因此价值理论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如果把价值理论建立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之上,就可以大大促进整个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融合与统一。
19世纪存在着两种对立的发展观。一种是以热力学第二定律为依据推演出的退化观念体系,它认为,由于能量的耗散,世界万物趋于衰弱,宇宙趋于“热寂”,结构趋于消亡,无序度趋于极大值,整个世界随着时间的进程而走向死亡;另一种是以达尔文的进化论为基础的进化观念体系,它指出,社会进化的结果是种类不断分化、演变而增多,结构不断复杂而有序,功能不断进化而强化,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向着更为高级、更为有序的组织结构发展。
耗散结构论认为,负熵是维持和发展耗散结构有序化过程的“动力源”,只有不断地向系统内输入负熵流,才能抵消其内部所产生的熵增,阻止系统向无序化方向的变化,以维持和发展系统的有序化运动。显然,这种观点只是从纯“能量交换”的角度来考察耗散结构的有序化过程。然而,自然界的物质除了具有能量这个最基本的特性以外,还具有许多其他的特性,如物理特性、化学特性、生物特性、社会特性、信息特性等,这些非能量的物质特性只要组织和配合得好,都可以用来促进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用来维持和发展人类的有序化,在客观上起到了与有序化能量相同的作用,并可按主体的客观需要折算成相当数量的标准有序化能量,即耗散结构的有序化进程不光是由能量交换的情况来决定,还必须由“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换”的情况来决定。由此可见,一些非能量形式的、广义的有序化能量可以依附于有序化能量之上,间接地对耗散结构的有序化程度产生影响。例如,洞穴虽然并不为动物直接提供食物能量,但它能在冬季为动物御寒,使动物减少体热的散失,还降低动物的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这在客观效应上减少了食物能量的流失,提高了动物机体对食物能量的利用效率。显然,这些非能量形式的“有序化能量”从客观效应上确实起到了与有序化能量完全相同的作用,同样可以促进着耗散结构有序化发展,在功能特性上起着替代、补偿、加强、催化、扩展有序化能量的作用,是一种间接的有序化能量。统一价值论在“耗散结构论”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如下概念。
有序化虚能:物质的某些非能量特性对于主体起着替代、补偿、加强、催化、扩展有序化能量的作用,从而可折算成一定数量的有序化能量,称为有序化虚能,用Qx来表示。
广义有序化能量:有序化实能Qs与有序化虚能Qx之代数和,称为广义有序化能量,用Qg来表示,即
Qg=Qs+Qx
上述的广义有序化能量的概念完全建立在自然科学基础之上,其内涵已经与建立在社会科学基础上的价值的内涵基本相同,由此从物理学角度对“价值”进行如下定义。
价值:对于确定的主体,事物所具有、所释放的广义有序化能量就是价值,用Qg来表示(为了简便起见,可用Q来表示)。
根据价值的物理学定义,不难得出如下结论:
1、价值的度量单位与能量单位完全相同,即“焦耳”或“大卡”是价值的标准度量单位
2、有序化能量有一个最基本的特征,那就是目标性。不同的主体有着不同的目标性,同一事物对于不同主体将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因此要确定事物的价值,必须首先确定主体。
3、由于主体的目标性不仅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而且随着主体内部状态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要确定事物的价值,还必须确定环境条件和主体的内部状态。
4、由于有序化能量的计算是以“标准有序化能量”为基本尺度,同一事物的价值会因选取的标准有序化能量不同而得出不同的数值,因此要确定事物的价值,还必须确定“标准有序化能量”。

价值的起源

人类的进化大致经历了从无机小分子、有机小分子、有机高分子、多分子体系、原始生命、低等动物、高等动物等具体过程。价值现象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而要全面而深刻地了解价值,消除价值理论界存在的诸多争议,就必须了解价值的起源。人类是由低等动物进化过来的,价值现象也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夜之间产生的,它有自己的起源,并随着人类的进化而进化。
世界万物是不断运动着的,在物质的一切属性中,运动是最基本的属性,其他属性都是运动属性的具体表现。例如:空间属性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体现;时间属性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体现。物质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对于每一个具体的物质运动形式存在相应的能量形式,例如:与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对应的能量形式是动能;与分子运动对应的能量形式是热能;与原子运动对应的能量形式是化学能;与带电粒子的定向运动对应的能量形式是电能;与光子运动对应的能量形式是光能;等等。当运动形式相同时,两个物体的运动特性可以采用某些物理量或化学量来描述和比较。例如,两个作机械运动的物体可以用速度、加速度、动量等物理量来描述和比较;两股作定向运动的电流可以用电流强度、电压、功率等物理量来描述和比较。但是,当运动形式不相同时,两个物质的运动特性唯一可以相互描述和比较的物理量就是能量,即能量特性是一切运动着的物质的共同特性,能量尺度是衡量一切运动形式的通用尺度。因此,可以对能量做出全新的哲学定义。
能量:是用以衡量所有物质运动规模的统一的客观尺度。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的大脑及机体也是物质世界高度进化的产物,也是物质的特殊的、复杂的表现形式,人类社会的一切经济的、政治的与文化的运动是一般物质运动特殊的、复杂的表现形式,因此用以衡量人类一切社会运动的运动规模的统一客观尺度也必然是能量。人类社会中的一切作用力(如管理能力、综合国力、战斗力、权力等)最终都是自然力量特殊的、复杂的表现形式;维持和推动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动力源——价值,必然也是能量特殊的、复杂的表现形式。
事实上,人类的发展过程在本质上是价值的创造与价值的消费过程,其物理学意义就是直接或间接的能量有序化过程,它需要以直接或间接的有序化能量为动力源。总之,一切价值起源于能量,都是能量的具体表现。

价值的进化


人类和生物的价值关系是一个逐渐进化的过程,生物对于价值关系的反应方式也是一个逐渐进化的过程。一般情况下,价值关系与反应方式的进化是同步进行的,共分为五个具体的进化阶段。
1、单因素价值。对于单因素价值的反应方式是趋性。趋性是指生物对单一环境因素的刺激所产生的选择倾向性,是生物对外部刺激的定向反应形式,包括趋向性与避离性两种基本形式。趋向性有趋光性、趋热性、趋湿性、趋地性、喜氧性等。避离性有避光性、避热性、避湿性、厌氧性等。如草履虫的趋酸性、臭虫的趋热性和昆虫的趋光性等。趋性是低等生物细胞、生物组织和原生动物常见的反应方式。趋性是生物体内一连串的内部感应性按一定的方向有机地组合起来,以形成有序化结构,并对外部单一环境因素形成单一的反应,使生物机体与外部环境之间产生功能上的相干作用,以加快机体的有序化发展。当这一连串的感应性按正向的方式组合起来,就形成正趋性——趋向性。当这一连串的感应性按反向的方式组合起来,就形成负趋性——避离性。总之,趋性是低等生物对单因素价值的外界事物最初级的有序化反应方式。
2、多因素价值。对于多因素价值的反应方式是刚性本能。刚性本能(又称非条件反射)是指若干不同的趋性按一定的方向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形成完整反射弧的反应模式,它是低等动物先天形成的、对确定外部刺激所产生的相对固定的反应形式。刚性本能是生物体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逐步形成的被动适应环境的一种低等生存方式,它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因素所决定的、无需后天训练即可出现的反应。例如,腔肠动物和节肢动物的机械刺激反射;新生儿的抓握反射、吮吸反射及成人的膝跳反射、抓痒反射等。刚性本能是趋性的发展形式,是对来自某一具体事物的复合刺激的综合性反应,它使生物体与外部环境产生更高层次的相干性,形成更高级的有序结构。总之,刚性本能是较低等生物对多因素价值的外界事物较初级的有序化反应方式,是对趋性所作的修正、扩展和综合,使趋性具有更多的目的性,是得到升华的趋性。
3、可变性价值。对于可变性价值的反应方式是弹性本能。弹性本能(又称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随条件而变化的反射,是在一定条件下无关刺激成为非条件刺激物的信号所引起的反射。它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机体在生存过程中在一定条件下建立于非条件反射基础之上的反射。条件反射可以使动物学习和记忆与非条件反射有关的、但又完全不同的新的反射活动。条件反射的形成就是大脑皮层在机能上暂时联系的建立或接通,它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之上。有了条件反射,动物不仅能反映具有直接生理学意义的事物,而且能反映那些具有间接生理学意义的事物。弹性本能使动物能够针对变化了的事物来调整自己的本能行为,使之容易适应环境的变化,从而比刚性本能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和目的性,而且机体通过条件反射可以在刺激本身未到来之前即做出相应反应,使机体活动具有更多的预见性和主动性。总之,弹性本能是较高等生物对可变性价值的外界事物较高级的有序化反应方式,是对刚性本能所作的修正、扩展和综合,使刚性本能具有更多的目的性和灵活性。
4、多样性价值。对于多样性价值的反应方式是知性。知性(包括概念与形象)是高等动物在众多条件反射基础上形成的更为普遍、更为抽象的条件反射,它是人对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所产生的抽象认识。其中,人对事物内部联系的抽象认识就形成了概念,人对事物外部联系的抽象认识就形成了形象。概念与形象是对学习得来的东西所做的归纳与总结,使人的行为模式具有更多的系统性和目的性,使人不仅能够适应复杂的生存环境,而且还能主动地选择环境。由于学习得来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往往是零碎的、无规律的和盲目的,人们经常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无法自觉地运用,只有形成概念和形象以后,才会从中理出一条“主线”来,并按照这条“主线”所确定的逻辑方向将学习得来的东西排列起来。通过抽象与形象,人既可以对不同刺激事物采取相同的反应方式,也可以对同一刺激事物采取不同的反应方式,使人的反应方式多样化、灵活化和目的化。例如,同样是有害物,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逃避、攻击或防护等多种反应方式。总之,知性是很高等生物(如猿猴、猩猩等)对多样性价值的外界事物很高级的有序化反应方式,是对弹性本能所作的修正、扩展和综合,使弹性本能具有更多的目的性。
5、多层性价值。对于多层性价值的反应方式是理性。理性(包括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是高等动物在知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反应方式,它借助于语言、文字或图像将知性所形成的各种基本概念或基本形象以第二信号系统形式固定在人的大脑之中,并在大脑内部对其进行更为复杂的、更长系列的、更深层次的“趋性”、“刚性本能”、“弹性本能”和“知性”等形式的反应。其中,人对各个基本概念之间联系的认识就形成了抽象思维,人对各个基本形象之间联系的认识就形成了形象思维。理性是人类对第二信号系统所进行的“反射”式的反应活动,它能找出各个基本概念或基本形象之间更普遍的内在联系与本质区别,从而发现事物之间更普遍、更抽象的运动与变化规律。例如,人们通过生产与生活的实践,形成了“水”、“向……去”、“低处”、“流动”等名词、介词、形容词、动词的概念,这些概念之间通过某种特定形式的条件反射建立了一种相互联系,从而得出了“水往低处流”这么一条逻辑法则。抽象思维就是人类大脑通过对各个基本概念进行深层次的条件反射活动,以建立新的逻辑联系,形成相应的判断、推理、定律、假说等逻辑法则,而这些逻辑法则又可作为一种新的概念,投入下一步的抽象思维,以形成更高层次的逻辑法则;形象思维就是人类大脑通过对各个基本形象进行深层次的条件反射活动,以建立各种基本形象之间新的逻辑联系,从而形成相应的形象法则,而这些形象法则又可作为一种新的形象,投入下一步的形象思维,以形成更高层次的形象法则。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是人类理性思维活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它们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抽象思维以形象思维为基础,形象思维以抽象思维为导向。理性的发展是无限的,人类也因此具有无限发展的能力。由于理性使各个概念或形象之间建立了辩证的逻辑联系,人类才能对不同层次的刺激产生不同层次的反应。例如,人有时为了维护或追求高层次的利益,自觉地牺牲低层次的利益;人有时为了有效地消灭某一事物,暂时地故意放任该事物的发展。总之,理性是最高等生物(即人类)对多层性价值的外界事物最高级的有序化反应方式,是对知性所作的修正、扩展和综合,使知性具有更多的目的性。
综上所述,从生物角度来看,价值起源于能量,经历了单因素价值、多因素价值、可变性价值、多样性价值和多层次价值等五个具体的进化阶段。

价值的两种基本形态


目前价值理论存在着一个重大失误,这就是政治经济学把“劳动价值”概念抽象化、神秘化了,把它与使用价值对立起来,提出“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劳动价值”、“价值或劳动价值是由劳动者凝聚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的”等观点,这些观点造成了政治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即西方经济学)的严重对立。
价值的物理学定义:就是事物对于主体所具有、所释放的广义有序化能量。显然,这里的“事物”本身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一般的事物,另一类就是人类主体。与此相对应,价值也相应地分为使用价值劳动价值两大类。
使用价值:一般事物对于主体所具有、所释放的广义有序化能量,就是该事物的使用价值,用Qu来表示。
劳动价值:就是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即某个主体对于另一主体所具有、所释放的广义有序化能量,用Qv来表示。
由此可见,劳动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使用价值,是劳动者或劳动力所具有、所释放的使用价值,而使用价值是指一般事物所具有、所释放的价值。
使用价值劳动价值是价值的两种基本形式,这两者都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使用价值劳动价值分别代表着两个不同的作用方向:使用价值反映了客观事物对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作用程度,劳动价值则反映了人对于客观事物以人的生存与发展为基本目的的反作用程度。

价值循环流量


人类的一切活动(经济活动、政治活动与文化活动)在本质上都是价值的运动,都是各种不同形式的价值不断转化、不断循环、不断增值的过程。这种价值运动具体表现为:使用价值、劳动潜能、劳动价值与新使用价值的循环回路,所有复杂形式的价值运动最终都可以分解为若干个这样的循环回路,所有复杂的社会现象都是由若干个这样的循环回路有机地组合而成。图1给出了一个直观的经济领域的价值模型,称为价值循环流量图。

↓←—————←——————←—————←—————←
↓                                              ∣→新的使用价值(生活资料)↑
使用价值→劳动潜能→劳动价值
(生活资料)                       ↑ ∣→新的使用价值生产资料)↓
                                            ↑———————←———————←

                                      图1 价值循环流量

一般情况下,价值的循环运行可分为三个基本阶段:消费阶段(使用价值→劳动潜能)、劳动阶段(劳动潜能→劳动价值)、生产阶段(劳动潜能→劳动价值)。
一、消费阶段:使用价值向劳动潜能转化
人们消费各种各样的生活资料,虽然在主观动机上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主观需要,但在客观目的上是为了维持和发展自己的劳动能力,更直接的意义是为劳动过程积累必要的劳动潜能。通常把生活资料使用价值转化为劳动潜能的过程称为消费
在生活资料被消费以前,即在生活资料使用价值转化为劳动潜能以前,往往需要进行使用价值形式上的多种变换,例如,将大米煮成米饭,把水烧成开水,生活资料的交换与贮运等,这种变化通常需要一定的家务劳动来完成,可以看作是一个由劳动者的家务劳动力为作用力,由生活资料为作用对象所组成的外部生产系统。
消费效益:消费过程中产出的劳动潜能Qp与投入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Qu的比值,定义为该消费过程的消费效益,用E1来表示,即
E1=Qp/Qu (1)
消费效益反映了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的增长比例,反映了消费者是否充分有效地将自己有限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转化为尽可能多的劳动潜能。一些人“将一分钱当作两分钱用”,而另一些人“将两分钱当作一分钱用”。一般来说,生活越是节俭的人,消费效益就越高。消费效益的提高需要通过劳动者消费信息的积累来完成。如果消费者是一名拥有基本生活常识的普通消费者,他在消费过程既没有任何新信息的注入,也没有任何旧信息的流失,那么他就只能将生活资料使用价值等量转化为劳动潜能。
二、劳动阶段:劳动潜能向劳动价值转化
劳动者在生产系统中通过具体的劳动方式,把劳动潜能释放出来并转化为劳动价值。通常把劳动潜能转化为劳动价值的过程称为劳动。
劳动效益:劳动过程中产出劳动价值Qv与投入的劳动潜能Qp的比值,定义为该劳动过程的劳动效益,用E2来表示,即
E2=Qv/Qp (2)
劳动效益反映了劳动者在劳动活动中的劳动潜能的增长比例,反映了劳动者是否充分有效地将自己有限的劳动潜能转化为尽可能多的劳动价值。劳动效益的提高需要通过劳动者劳动信息的积累来完成。如果劳动者是一名拥有基本劳动技能的普通劳动者,他在劳动过程既没有任何新信息的注入,也没有任何旧信息的流失,那么他就只能将积累的劳动潜能等量转化为劳动价值
三、生产阶段:劳动价值向新的使用价值转化
劳动者所付出的劳动价值与生产系统中的生产资料相结合,并作用于劳动对象,使劳动对象的品质特性发生变化,从而增大其使用价值,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劳动价值向新使用价值的转化过程。通常把劳动价值使用价值的转化和增值过程,称为生产。
生产效益:生产过程中新增的产品使用价值Q′u与投入的劳动价值Qv的比值,定义为该生产过程的生产效益,用E3来表示,即
E3=Q'u/Qv (2-33)
生产效益反映了生产系统在其运行过程中劳动价值的增长比例,反映了生产系统是否充分有效地将有限的劳动价值转化为尽可能多的产品使用价值。生产效益的提高需要通过改善生产系统各种生产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以达到最佳的资源配置,使各种生产要素之间产生最佳的相干作用来完成。如果生产组织者是一名拥有基本劳动技能的普通老板者,他在生产过程既没有任何新信息的注入,也没有任何旧信息的流失,那么他就只能将生产系统中所投入的劳动价值生产资料使用价值等量转化为使用价值
几点说明:
1、价值转化周期的总效益。显然,整个价值转化周期的总效益等于消费效益、劳动效益与生产效益之乘积,用E来表示,即
E=Q'u/Qu=E1×E2×E3 (3)
消费者的消费熟练度处于平均水平时,其消费效益E1=1;当劳动者的劳动熟练度处于平均水平时,其劳动效益E2=1;当生产者的生产技术水平处于平均水平时,其生产效益E3=1。
2、拥有不同消费熟练度的人,其消费效益不同,但整个社会区域所有人的消费效益平均值为1,因此消费效益的变化不能改变整个社会区域的价值总量;同样,拥有不同劳动熟练度的人,其劳动效益不同,但整个社会区域所有人的劳动效益平均值为1,因此劳动效益的变化不能改变整个社会区域的价值总量因为整个社会区域的劳动效益为1。
3、整个价值的循环周期,不仅生产阶段可以产生价值增值消费过程和劳动过程同样可以产生价值增值,只要有信息的积累和创造,就会有价值的增值。不过,人在消费过程中以自然熟练的方式来积累消费经验和消费信息,则只能改变人与人之间的消费信息对比或消费熟练度,而不能改变整个社会的信息总量和价值总量。这是由于:一方面,较老消费者的消费信息不断积累,不断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熟练度;另一方面,新生消费者不断涌入,不断下拉整个社会的消费熟练度,其最终结果是,整个社会的消费熟练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整个社会的消费信息量处于平衡的状态。同样,人在劳动过程中以自然熟练的方式来积累劳动经验和劳动信息,则只能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劳动信息对比或劳动熟练度,而不能改变整个社会的信息总量和价值总量。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整个社会的消费信息总量发生了变化,则就会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复杂度,这就必然会改变整个社会的价值总量;同样,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整个社会的劳动信息总量发生了变化,则就会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复杂度,这就必然会改变整个社会的价值总量
4、如果整个价值循环周期的总效益大于1,则该价值系统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如果整个价值循环周期的总效益小于1,则该价值系统是不断萎缩的;如果整个价值循环周期的总效益等于1,则该价值系统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信息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如果没有信息的加入,则价值的循环过程是等值的,没有发生任何价值的增值,则该价值系统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如果有了信息的加入,则价值的循环过程是一个不断增值的过程。如果有了负信息的加入(或正信息的流失),则价值的循环过程是一个不断减值的过程。
5、生产经营者是将所有生产要素(劳动力、生产资料、土地等)进行合理配置并进行运营的组织者,往往凝聚着具有较高劳动复杂度的劳动价值,其价值作用在于使相同的生产要素产生出更多的产品使用价值,对于个体经营户而言,生产经营者就是劳动者。
6、一般情况下,劳动阶段与生产阶段是同步进行的,但劳动者在学习与培训时,劳动阶段与生产阶段是彼此分离的。此时,劳动者在学习和培训过程中逐渐积累(脑力方面的)劳动潜能,在生产过程中转化为劳动价值并释放出来,凝聚于产品使用价值之中。
7、价值的循环回路分为两种具体形式,一是生活资料使用价值的循环回路,二是生产资料使用价值的循环回路,生产资料使用价值产出来以后,投入下一个价值循环过程的生产阶段,其客观目的在于起着替代、补偿、放大劳动价值的作用,生产资料使用价值等于它所等效的劳动价值,在下一个生产阶段通过折旧的方式,将其使用价值等量转移到产品之中。
8、人类机体本身就是一个价值的投入产出系统,投入生活资料使用价值产出劳动价值。由此可见,劳动价值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使用价值,是由生活资料使用价值通过消费过程和劳动过程转化而来,最终又凝聚到产品之中去,是劳动者机体所表现出来的使用价值
9、人类机体本身是要生老病死的,为了使价值的循环永远地持续下去,就必须进行人口的再生产。这时,“人口”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生产资料,“劳动者的生产”或者“人口的生产”就是一种特殊形式生产资料的生产,其价值循环回路与一般生产资料的价值循环回路完全相同,只是人口的生产相对于一般生产资料的生产具有更长的周期性、更强的复杂性、更大的可变性和更高的系统性。
10、由价值循环流量图可以看出,使用价值(生活资料使用价值生产资料使用价值)、劳动潜能与劳动价值都是价值的具体形态,它们之间相互转化、相互促进、互为前提,劳动价值不再是“抽象的”,它与使用价值一样是具体的,属于相同的范畴,它来源于使用价值,又服务使用价值,它是一种特殊的使用价值,它是“劳动力”这种特殊生产资料使用价值,它与使用价值具有完全相同的度量单位。由于“劳动潜能”是(生活资料)使用价值劳动价值转化过程中的过渡形式,它必须通过转化为劳动价值以后才能真实地体现出来,不能算作价值的基本形态,因此价值的基本形态就是使用价值劳动价值两种。
11、“统一价值论”认为:所有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可以进行统一度量(均可折算成一定数量的食物能量),因此生活资料使用价值可以统一于食物能量;劳动价值由生活资料使用价值转化而来,并且可以采用“社会必要补偿性生活资料使用价值消费量”来进行度量,因此劳动价值可以统一于使用价值生产资料的客观目的在于起着替代、补偿、放大劳动价值的作用,生产资料使用价值等于它所等效的劳动价值,因此生产资料使用价值可以统一于劳动价值。综上所述,无论是生活资料使用价值劳动价值,还是生产资料使用价值,都可以统一于食物能量,都可以进行统一度量,且其度量单位就是能量单位,食物能量是人类社会所有价值的最基本形式,人类所有领域(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和文化领域)的价值形式都应该以它为基本标准进行计算,都应该以它的基本内涵进行确认。

价值的层次结构


由于劳动价值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使用价值,因此价值的层次结构取决于使用价值的层次结构。
由于使用价值可分为生活资料使用价值生产资料使用价值两大类型,而生产资料使用价值的最终目的在于间接地创造生活资料使用价值,因此价值的层次结构取决于生活资料使用价值的层次结构。
人们消费各种生活资料使用价值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那么生活资料使用价值的层次结构在根本上取决于人的需要的层次结构。
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具有更多形式和更多层次的客观需要。然而,是什么原因引起了人与动物之间的这种差异?人类的需要层次应该怎样来客观地划分?各个需要层次之间到底有什么内在逻辑关系?许多学者都对此进行过大量研究并得出了许多不同的结论,但几乎所有结论都是凭主观经验和直观感觉得出的,不遵循任何的逻辑程序,因而无法判断和检验其正确性。有些学者甚至认为,这些问题本身就是一个纯主观性问题,不会有任何客观的、统一的答案。
目前,人们普遍接受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50年代提出的“人的动机理论”。他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然而,马斯洛并没有论述为什么要这样划分,他的这种划分方法并不是建立在严密的逻辑推理上,更多的是建立在自己的感性经验上,缺乏必要的理论依据,人们无法用理论根据来肯定它或否定它,只能根据实践经验和直观感觉来判断它。不难发现,这种划分方法主要是依照不同需要在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不同外部特征参量(如重要性、持久性、广泛性和深刻性)来进行的,而这些外部特征参量的差异并不能准确地反映各种需要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在总体上讲,人们消费各种生活资料使用价值的主观动机在于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而客观动机(即客观需要)在于维持和发展自己的劳动能力,更直接的客观动机在于为自身机体积累必要的劳动潜能。实践表明,不同类型的生活资料分别满足人的不同层次的客观需要,分别形成不同层次的劳动潜能,并分别服务于不同层次的劳动能力。理论证明:生活资料使用价值共分为四个基本层次:温饱类价值、安全与健康类价值、人尊与自尊类价值、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类价值;它们分别在人体内形成四个基本层次的劳动潜能:生理化劳动潜能、个体化劳动潜能、社会化劳动潜能、理性化劳动潜能;最终产生四个基本层次的本质力量:生物化学反应能力、个体化劳动能力、社会化劳动能力、理性化劳动能力。

价值的分类


价值的形式千差万别、复杂多样,可以根据它的不同特点进行具体分类。
1、根据变化方向的不同,价值可分为正向价值与负向价值。
2、根据作用主体类型的不同,价值可分为个体性价值、集体性价值和社会性价值。个人性价值是指事物对于个人所产生的价值;集体性价值是指事物对于集体所产生的价值;社会性价值是指事物对于社会所产生的价值。
3、根据价值的层次的不同,价值可分为温饱类价值、安全与健康类价值、人尊与自尊类价值和自我实现类价值四大类。
4、根据作用社会领域的不同,价值可分为经济类价值、政治类价值和文化类价值。
5、根据个人作用过程的不同,价值可分为生活资料价值和生产资料价值,其中,生活资料作用于人的消费过程,生产资料作用于人的生产过程生产资料价值包括“死”的生产资料价值(即生产资料使用价值)和“活”的生产资料使用价值(即劳动价值)两种具体形式。
6、根据作用方向的不同,价值可分为使用价值劳动价值。其中,使用价值反映客观事物对于人的作用,劳动价值则反映人对于客观事物的反作用。
7、根据作用效果的不同,价值可分为生存类价值和发展类价值。
8、根据作用事物类型的不同,价值可分为真假感、善恶感和美丑感三种。真假类价值是指思维性事物(如知识、思维方式等)对于主体所产生的价值;善恶类价值是指行为性事物(如行为行为规范等)对于主体所产生的价值;美丑类价值是指生理性事物(如生活资料、生产资料等)对于主体所产生的价值。
9、根据价值的主导变量的不同,价值可分为主体性价值、客体性价值和介体性。当主导变量是人类主体(个人、集体和社会)时,该价值就是主体性价值;当主导变量是客观事物时,该价值就是客体性价值;当主导变量是环境时,该价值就是介体性价值。
10、根据价值的作用时期的不同,价值可分为追朔性价值、现实性价值和期望性价值。追朔性价值是指过去事物对于主体的价值;现实性价值是指现实事物对于主体的价值;期望性价值是指未来事物对于主体的价值。
11、根据价值的动态变化的不同特点,可分为确定性价值、概率性价值。确定性价值是指确定性事物对于主体的价值;概率性价值是指不确定性事物对于主体的价值。
12、根据表现方式的不同,价值可分为显性价值和隐性价值;
13、根据作用方式的不同,价值可分为直接性价值和间接性价值;
14、根据作用时间范围的不同,价值可分为眼前性价值和长远性价值;
15、根据作用空间范围的不同,价值可分为局部性价值和整体性价值;
16、根据载体类型的不同,价值可分为物质性价值和精神性价值;

价值的源泉


价值的真正源泉是究竟什么?这是一个广泛争论的理论难题,也是价值理论的根本性问题之一。
1、关于“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的置疑。如果简单地把价值看作是劳动价值或劳动量,那么“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就完全等同于“劳动是劳动价值的唯一源泉” 或“劳动是劳动量的唯一源泉”,那么这两句话就是一个极为简单的逻辑循环的文字游戏,没有任何理论意义。如果认为价值包括劳动价值使用价值两种基本形式,并且认为劳动只是劳动价值的唯一源泉,而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自然界也是使用价值的源泉之一。那么,这种观点必然会否定“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个哲学命题。如果认为价值包括劳动价值使用价值两种基本形式,并且认为劳动不仅是劳动价值的唯一源泉,而且也是一切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自然界在原则上不能创造使用价值。那么,这种观点才能真正地认定“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个哲学命题。理论证明,信息才是价值的真正源泉。劳动之所以被确认为价值的唯一源泉,并不是因为抽象意义上的定义,而是因为劳动在信息(包括人类机体的生物信息)的形成、传播、处理和运行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可以说劳动创造了所有价值,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
2、信息的本质就是“消除不确定性”。关于信息的本质,有许多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信息是非物质的精神实在;有人认为信息是存在于物质与意识之间实观而不实在的东西;有人认为信息是与物质和精神并列的世界第三本原;控制论的创立者维纳认为:信息是系统状态的组织程度或有序程度的标志。信息论的创始人申农认为,信息是“使不肯定程度减少的量”,是一种“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这些不确定性包括时间、空间、品质、风险、环境等因素的不确定性,信息量是一个反映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不确定性程度减少的物理量。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认为信息量是负熵,他还提出了信息量的计算公式。
3、“消除不确定性”等同于“提高有序性”。每个系统都由许多元素组成,而每一个元素可存在若干个逻辑的、时空的、物理的参量来决定其存在状态或运动状态。对于同一个参量,如果系统中所有元素都能够按照特定的逻辑规则或物理规则来进行排序,那么这个系统的所有元素就是完全确定的,或者说是完全有序的;相反,对于同一个参量,如果系统中所有元素的排序没有任何逻辑规则或物理规则,那么这个系统的所有元素就是完全不确定的,或者说是完全无序的;许多情况是,系统中所有元素的排序介于完全确定与完全不确定之间,或者说介于完全有序与完全无序之间,既存在一定程度的有序性,又存在一定程度的无序性。由此可见,“消除不确定性”就是“增强确定性”或“减少不确定性”,也就是说,“提高有序性”或“降低无序性”。
4、“提高有序性”就是“提高功能有序性”。如何衡量系统的有序性呢?如何计算系统的有序化程度?协同学的创始人哈肯提出用“序参量”来描述一个系统宏观有序的程度,用“序参量”的变化值来刻画系统从有序向无序的转变情况。他认为:当系统处于完全无序的混沌态时,其序参量为零;当外界条件接近临界区域时,序参量增大很快;最后在临界点,序参量的突变意味着宏观有序结构的出现。但是一个系统的变量有成千上万,究竟应该选择哪一个或哪几个变量作为其序参量呢?对此,他又提出用所谓“长寿命”的序参量作为参量,通过“伺服原理”来最大限度地消除方程中的大量自由度。然而,即使这样,也仍然存在许多自由度无法消除。一般来说,耗散结构的序参量方程的求解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采用“序参量”来描述一个系统宏观有序的程度,是不现实和不科学的。“序参量”只能用来反映耗散结构的“结构有序化程度”,而不能用来反映“功能有序化程度”,其结果是把人们引向一个理论误区,使人们错误地把耗散结构的某些结构特征作为其有序程度的客观尺度,从而混淆“结构有序”与“功能有序”。由此可见,系统的有序性可分为结构有序性与功能有序性两种。用以描述各个元素的存在状态或运动状态的参量就是“功能特性”,系统中所有元素都能够按照特定的逻辑规则、时空规则或物理规则来对“功能特性”这种特殊的参量进行排序,那么这种有序性就是功能有序性。由此可见,功能有序性是一种特殊的结构有序性,是一种“活”的结构有序性,而一般的结构有序性是“死”的有序性。人类获取和使用信息的客观目的不是为了抽象意义地消除其结构上的不确定性,而在于实实在在地增强自己生存与发展的能力,即增强其功能上的有序性,信息的本质应该从它的功能特性去理解和定义,而不能从它的结构特性去理解和定义,因此,对于各种生命机体及人类等耗散结构来说,信息的根本作用在于“提高功能有序性”,而不是“提高结构有序性”。“消除不确定性”只能描述信息对耗散结构的结构特征的影响情况,而不能描述信息对耗散结构的功能特征的影响情况,因而不能作为信息的本质内涵。有些信息虽然在消除主体的不确定性上具有相等的作用,但对于主体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可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维纳所提出的信息量计算公式实际上只能描述信息的形式模量,而不能描述信息的功能特性,更不能描述信息对于耗散结构的意义或价值关系。维纳还提出了信息量是负熵的观点,这种观点虽然已经意识到了应该从信息的功能特征来认识信息的本质,但他把信息等同于一般形式的负熵。
5、“提高功能有序性”就是“增加价值量”。价值的物理本质就是“广义有序化能量”或“有序化功能”,它包括实体有序化能量与虚拟有序化能量,其中,虚拟有序化能量就是能够替代、补偿、增强和扩展实体有序化能量,在客观上起有与实体有序化能量完全相同的作用,因而也可以折算成一定数量的实体有序化能量。例如,洞穴虽然并不为动物直接提供食物能量,但它能在冬季为动物御寒,使动物减少体热的散失,还降低动物的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这在客观效应上减少了食物能量的流失,提高了动物机体对食物能量的利用效率。显然,这些非能量形式的“有序化能量”从客观效应上确实起到了与实体有序化能量完全相同的作用,同样可以促进着耗散结构的有序化发展,在功能特性上起着替代、补偿、加强、催化、扩展实体有序化能量的作用,是一种间接的有序化能量。不难发现,“提高功能有序性”实际上就是“增加有序化功能”,而“增加有序化功能”就是“增加广义有序化能量”,就是“增加价值量”。
6、信息的精确定义。信息论的创立者申农提出了信息量的计算公式
P=-(1/m)Log(Pm+1)
式中,P为信息量,m为状态数,Pm为某一状态出现的概率。有些人认为,这个公式就是信息价值量的计算公式。事实上,它只是信息的数理逻辑量的计算公式,只能反映信息的结构特性,不能反映信息的功能特性,不能用以描述信息的价值量。由此可见,信息的价值量与形式模量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量,不可混淆。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系统的功能有序性实际上就是价值性,因此只有系统的价值变量(即价值的增长量)才能客观地、准确地反映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在功能上的协调作用和相干作用,才能客观地、准确地反映系统的信息变化情况,因此信息的根本作用和本质内涵在于改变系统的价值总量,由此给出信息的定义。信息:一切能够改变系统的价值总量的内外因素称为信息。其中,能够增加系统的价值总量的内外因素是正信息,能够减少系统的价值总量的内外因素是负信息。
7、信息的主要来源。信息的主要来源有两个:一是生物进化。任何耗散结构都具有一定的自组织能力,它们在自组织过程中,一方面通过基因变异的方式来形成信息(包括正价值信息和负价值信息),另一方面通过优胜劣汰的方式来选择信息,并通过基因遗传的方式来贮存和传播信息。生物信息的积累使生物组织之间、及生物个体之间能够产生越来强的相干作用与协调作用,各组织的结构越来越精细,个体之间的协作越来越和谐。二是人类劳动。人类在劳动过程中,一方面通过行为方式的变换与思维方式的变换来形成信息,通过价值判断与价值评价来选择信息,并通过经验和能力等方式来贮存和传播信息。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发展和完善各种形式的扩展耗散结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社会关系、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来形成信息,通过价值判断与价值评价来选择信息,并通过科学与技术等方式来贮存和传播信息。第三方面,劳动促进了手与脚的分工,使人学会了制造和使用工具;劳动促进了语言的产生,加速了信息的生产和传播;劳动促进了大脑和机体的进化,加速了信息的积累与处理。人类劳动分为体力劳动、脑力劳动与生理力劳动三种基本形式。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和生理力劳动都可以凝聚一定的信息,因而都可以产生价值增值,其中生理力劳动凝聚的信息通常是以生理信息的形式凝聚于人的机体之中,主要表现为机体健康性、身体灵活性、感官灵敏性、环境适应性、思维创造性等方面的加强,有时也表现为缺陷器官的修复与强化、体液与组织的弥补和替代等。人类最早的信息也是全部来源于生物进化,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由于生物进化过程非常缓慢,它所产生的信息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人类劳动可以看作是信息的唯一来源。于是,“信息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就基本上等价于“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了。
8、信息积累的主要方式。信息的积累主要通过消费信息、劳动信息和生产信息三个方式来完成。一是消费信息。劳动者通过消费过程将生活资料使用价值转化为劳动潜能,并且可能积累一些消费信息(生活经验、生活知识、家务劳动技巧、消费熟练度和消费复杂度),从而使相同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转化为更多的劳动潜能。二是劳动信息。劳动者通过劳动过程将劳动潜能转化为劳动量或劳动价值,并且可能积累一些劳动信息(劳动经验、劳动知识、劳动熟练度和劳动复杂度),从而使相同的劳动潜能转化为更多的劳动量或劳动价值。三是生产信息。劳动者通过生产过程劳动价值转化为产品使用价值,并且可能积累一些生产信息(生产经验、生产知识、科学技术和劳动的复杂度),从而使相同的劳动价值转化为更多的产品使用价值。生产信息的积累主要是由生产系统的设计者、建造者、组织者或管理者来完成的,参与该生产系统的一般劳动者(工人或服务人员)有时也会为生产信息的积累做出贡献。

价值的主观反映形式:价值观与情感


1、价值观的哲学本质。价值观是一种特殊的观念,它是以事物的价值特性为主观反映的对象,人类主体通过价值观来认识世界各种事物之间的价值联系与价值作用,并掌握各种事物价值特性的运动与变化的客观规律,目的在于指导人类主体的实践活动,使之按照自己的客观需要而对不同的事物采取不同的选择倾向、原则立场和行为取向,以实现价资源的最佳分配,进而达到最大的价值效应。一个人所拥有的价值资源是有限的,为了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本质力量,任何人都必须对所拥有的价值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这就需要以“价值观”的形式来对各种事物的价值特性进行认识和分析,从而引导和控制人把有限的价值资源投入到合理的领域,最大限度地减少价值资源的浪费,提高价值资源的利用率,使价值资源实现最大的增长率。总之,价值观的哲学本质就是人对事物的价值特性的主观反映,其客观目的在于识别和分析事物的价值特性,以引导和控制人对有限的价值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以实现其最大的增长率。
2、价值观的基本构成要素。事物的价值特性包括使用价值特性、劳动价值特性、价值层次性、价值多样性、价值稳定性、价值率特性等,其中,价值率特性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价值特性。价值率:是指人与事物发生价值作用时,在单位时间内该事物所产出的价值量与所投入的价值量之比。根据“统一价值论”所提出的“价值取向性法则”或“选择倾向性法则”,事物的价值率越高,人就会越多地向该事物追加投入价值资源,从而越多地扩大其存在规模;相反,事物的价值率越低,人就会越多地把向该事物所投入的价值资源抽调出来,从而越多地缩小其存在规模。也就是说,事物的价值率越高,人对它的肯定态度就会越坚决,对它的支持力度就越大,就会越多地向该事物追加投入价值资源,从而加速了它的发展;相反,事物的价值率越低,人对它的否定态度就会越强烈,对它的反对力度就越大,从而加速了它的灭亡。事物的价值率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必然会反映到人的头脑中,从而形成“主观价值率”,即主观价值率:事物的客观价值率P在人的头脑中的主观反映,用ω来表示。由于价值率是事物最基本、最重要的价值特性,那么,主观价值率必然是价值观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决定和制约着价值观中的其它内容,它是价值观中的基本构成要素。人之所以重视某一事物,就是因为他相对于别人对该事物具有较高的主观价值率;人之所以轻视某一事物,就是因为他相对于别人对该事物具有较低的主观价值率;人之所以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就是因为他对于反映眼前利益的事物的主观价值率高于反映长远利益的事物的主观价值率;人之所以伦理道德沦丧,就是因为他对于伦理道德规范的主观价值率要小于社会平均的主观价值率;等等。总之,人的价值观(即对于所有事物的“选择倾向、原则立场和行为取向”),均可采用主观价值率的形式来描述。
3、价值观的数学定义。要对价值观和情感进行数学分析,就必须计算事物的价值率,为此必须首先解决不同价值形式的统一度量问题。“统一价值论”以物理学的“耗散结构论”为假设前提,全面揭示了各种价值(使用价值劳动价值、劳动潜能)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和共同增值的逻辑过程,并且以能量为基本度量单位,实现了所有不同形式价值的统一度量,从而为情感与价值观的数学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世界上的事物是复杂多样的,人对于所有事物的价值率都会自觉不自觉地产生相应的主观认识值,即形成一系列的主观价值率,这样,由众多主观价值率就构成一个复杂的、有机的价值观念体系。由此给出价值观的数学表达式。
价值观矢量:主体对于所有事物价值率的主观反映值(即主观价值率)所组成的数学矢量,称为该主体的价值观矢量,用W来表示,即:
W={ω1,ω2,…,ωn} (1)
人对于单一事物的主观价值率可以看出是由一个元素所组成的价值观矢量。
同一抽象事物可能由多个具体事物所组成,因此价值观念体系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的观念体系,可用多维的“价值观矩阵”来描述。
价值观:价值观矢量或价值观矢量矩阵统称为价值观。
对价值观进行数学定义后,就可以顺利地运用数学手段对价值观进行并集运算、交集运算、合成运算、偏差性分析、差异性分析、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分析等。
4、情感的哲学本质。心理学把情感定义为:“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从这个定义可以了解到:情感是一种主观体验、主观态度或主观反映,属于主观意识范畴,而不属于客观存在范畴。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主观意识都是人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情感是一种特殊的主观意识,必定对应着某种特殊的客观存在,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找到这种特殊的客观存在。不难发现,“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实际上是一个典型的价值判断问题,“符合人的需要”就是事物的价值特性,是一种客观存在,“态度”和“体验”均是人对事物的价值特性的认识方式或反映方式,这样,心理学的情感定义又可表述为:“情感是人对事物的价值特性所产生的主观反映”。情感所对应的客观存在应该是事物的价值特性。由此可见,情感的哲学本质就是人类主体对客观事物的价值关系的主观反映。
5、情感与价值的关系。情感与价值的关系是主观与客观、意识与存在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情感以价值为基础。情感是人对价值的主观反映,尽管这种反映总会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偏差,甚至还会存在着严重的偏差和完全的颠倒,但从总体上讲,情感的变化总是以价值为基础,并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情感的基本状态取决于价值的基本状态,情感的总体规模取决于价值的总体规模,情感的变化范围取决于价值的变化范围,情感的分类方法取决于价值的变化时态与变化方向,情感的强度与方向取决于价值的大小与正负,价值一旦变化,情感迟早要发生变化。二是情感对价值的反作用。情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压抑、诱发、转移、强化或诱导人对某种价值的需要,可以相对自主地选择生存环境和发展方向;人在情感的驱动下,可以对事物施加反作用力,并使之发生价值增值。这是人类与其它动物的根本区别。三是情感具有相对独立性。人的情感产生并运行于大脑,这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大脑内部众多因素的制约和干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偏离它所反映的价值,具体表现为:时间上的异步性、量度上的差异性、方式上的局限性和机制上的异化性。
6、情感的客观目的。人在价值观的引导下,可以对不同的事物产生不同的选择倾向。然而,仅仅认识事物的价值率是不够的,人仍然无法确定对于价值资源的投入原则(投入方向和投入规模)。事实上,当事物的价值率(或收益率)较小时,人不仅不会对它投入价值资源,而且还会把以前投入的价值资源抽调出来,只有当事物的价值率大于一个确定值时,人才会追加对它的价值资源的投入规模。这个确定值就是主体的“中值价值率”。中值价值率:根据主体所有活动的价值率以及相应的作用规模,可以求出一个加权均价值率,称为主体的中值价值率或平均价值率,用Po来表示。“中值价值率”是主体一个最重要的价值特性,它反映了主体的价值创造能力或本质力量的最重要方面——价值增长速度,情感将会以它为参考系,确定对于所有事物的基本态度:凡是价值率大于其中值价值率的事物,主体将会对它产生正向的情感;凡是价值率小于其中值价值率的事物,主体将会对它产生负向的情感。即情感的客观目的在于以主体的中值价值率为基准,识别事物的价值率相对于主体的中值价值率的差值,从而为主体的行为和思维活动提供精确、有序和恰当的驱动力。理论证明:中值价值率分界定理:当事物的价值率大于主体的中值价值率时,主体就会不断扩大其作用规模或增加其价值资源投入量;相反,当事物的价值率小于主体的中值价值率时,主体就会不断缩小其作用规模或减少其价值资源投入量。
7、情感的数学定义。可以看出,主体的中值价值率是主体对于不同事物确定不同的价值资源投入原则的分界点,主体只要识别出事物的价值率与自己的中值价值率的差值,就可以确定对于不同事物的价值资源投入方向,以实现价资源的最佳配置。为此做出如下定义:
价值率高差:事物的价值率P与主体的中值价值率Po之差值,称为该事物的价值率高差,用△P来表示,即
△P = P—Po (2)
根据这个定义,又可理解为:当某事物的价值率高差大于零时,主体就会扩大其作用规模或增加其价值资源投入量;相反,当某事物的价值率高差小于零时,主体就会缩小其作用规模或增加其价值资源投入量。由此可见,事物的价值率高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特性参量,它从根本上决定着人对该事物基本的“立场、态度、原则和行为取向”,决定着人对该事物的价值投入方式和投入规模,因而必然会反映了人的头脑中来,形成一种特定的主观意识——情感。为此,对情感做出如下数学定义:情感:人对事物的价值率高差△P所产生的主观反映值,定义为人对该事物的情感,用μ来表示。情感发生的逻辑过程:当事物的价值率高差大于零时,人通常会产生正向情感(如满意、愉快、信任等),价值率高差的绝对值越大,正向情感的强度就越大,从而诱导、调节和控制人的各种活动不断趋向于该事物,以不断扩大其作用规模,其结果是事物的价值率高差将会随着作用规模的增长而下降,正向情感的强度也随之下降;当事物的价值率高差小于零时,人通常会产生负向情感(如失望、痛苦、顾虑等),价值率高差的绝对值越大,负向情感的强度就越大,从而诱导、调节和控制人的各种活动背离该事物,以不断缩小其作用规模,其结果是事物的价值率高差将会随着作用规模的缩小而上升,负向情感的强度也随之下降;当事物的价值率高差等于零时,人通常不会产生情感,从而维持了事物原有的作用规模。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


  ①体现在商品里的社会必要劳动。价值量的大小决定于生产这一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多少。不经过人类劳动加工的东西,如空气,即使对人们有使用价值,也不具有价值。
  ②积极作用:这些资料很有参考~ㄧ粗制滥造的作品毫无~ㄧ探讨人生的~
  

“价值哲学”对于价值的理解:


  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价值的哲学定义:价值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是人脑把世界万物分成有用和有害两大类后,从这两大类具体事物中思维抽象出来的绝对抽象事物或元本体,是世界万物普遍具有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性质和能力,是每个具体事物都具有的普遍性规定和本质。
  价值是具体事物具有的一般规定、本质和性能。人和具体事物、主体和客体、事情和事情、运动和运动、物体和物体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统一是价值的存在和表现形式。
  在哲学上,价值首先是一个关系范畴,其所表达的是一种人与物之间的需要与满足的对应关系,即事物(客体)能够满足人(主体)的一定需要。其次,价值又是一个属性范畴。
  价值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属性。
  首先,价值具有社会性或者主体性。
  其次,价值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再次,价值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
  综上所述,价值是标志着人与外界事物关系的一个范畴,它是指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外界事物的客观属性对人所发生的效应和作用以及人对之的评价。所以,任何一种事物的价值,从广义上说应包含着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一是事物的存在对人的作用或意义;二是人对事物有用性的评价。
我们通过观察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生活环境和自然事物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就可以发现人和生活环境各自具有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性质和能力,发现人和环境具有的价值。
  对于人类来说,世界是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意义和价值的事物、现象、矛盾、问题组成的统一体,世界是有价值的世界,万物是有价值的万物。
  价值是正价值和负价值组成的对立统一体。
  事物的价值,等于由它构成的、产生的、创造的,有利于促进与实现人类个体、群体、整体与自然万物和谐发展的客观实际。这就是价值的内涵,是和谐价值观的基本观点。创造价值就是创造这种客观实际,就是追求真理,使真理变为现实。权衡价值就是分析这种客观实际的质和量。
  价值是具体事物的属性,是指在具体事物中真理的含量,是从质和量的统一上对具体真理的度量。促进与实现和谐发展的功能,是它的质;这种功能起作用的时空范围与强度,是它的量。社会成员普遍接受和谐价值观的价值观念权衡利弊,就会驾驭社会的变革,朝着和谐社会的方向发展。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普遍接受和谐价值观的价值观念权衡利弊,就会驾驭这世界的变革,朝着和谐世界的方向发展。
  人的生存价值,等于他为促进与实现人类个体、群体、整体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发展,或者说等于他为多少人的生存发展,创造与提供了多少有利的条件这一客观实际。巨人或伟人,是为最大多数人的生存发展,创造与提供有利条件最多的那些人。人死了就不能继续创造价值,但是,死的本身也在构成和产生某种价值,所以才有“死有轻如鸿毛,有重如泰山”,“为人民的利益而死比泰山还重”的说法。人生的价值等于从生到死的价值总和。现在大多数人所说的价值,是指客体所具有的促进主体生存和发展的性质和能力,是指客体对主体所具有的正面意义和正面价值。事实上客体所具有的作用和影响主体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和价值,既具有正面的意义和价值,也具有负面的意义和价值,是正面意义和负面意义,正价值和负价值组成的对立统一体。
  例如煤炭和石油的价值。煤炭和石油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既具有正面的意义和正面的价值,同时也具有负面的意义和负面的价值。
  煤和石油的大量开发利用,加快了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的生活水平;但是也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造成了温室效应,破坏了自然环境,损害了人长远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利益。
  人为什么要认识和改造世界?因为世界同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因为世界万物具有作用和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性质和能力,因为世界万物具有自己的价值。人只有通过自身的行为消除世界万物对人类生存发展具有的负面意义和价值,充分发挥和利用世界万物对人类生存发展具有的正面意义和价值,才能实现人类不断生存发展的根本目标。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根据已有的经验和认识能力,可以很快地判断出一个事物、现象、矛盾和问题所具有的价值性质和价值数量,为我们的大脑经过思维产生出如何处置该事物的行为意识做好思想准备。
  价值判断是每个人日常生活中发生频率最高的认识思维活动,是我们对刺激和影响感官的各种事情或物体是否产生兴趣、是否进行进一步的认识和思维,是否采取人体行为加以处置的前提条件。
  价值是各种自然物体的普遍性规定和一般本质。我们通过观察一种化学物质同另一种化学物质相接触时发生的化学反应,就可以发现这两种化学物质参与化学反应时所具有的性质和能力、发现每种化学物质参与化学反应的相对比例,发现化合价。化合价就是化学物质所具有的作用和影响其它化学物质的性质和能力,就是这种化学物质所具有的价值。
  例如,我们通过观察一种化学物质同另一种化学物质相接触时发生的化学反应,就可以发现每种化学物质参与化学反应时所具有的性质和能力、发现每种化学物质参与化学反应的相对比例,发现化合价。化合价就是化学物质所具有的作用和影响其它化学物质的属性和能力,就是这种物质对另一种物质所具有的价值。
  价值是知识的内在规定和组成部分。价值是知识所具有的属性和能力,任何知识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意义和价值,对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不具有任何意义的知识是不存在的。
  价值是社会意识的内在规定和组成部分。社会意识是人脑产生的指挥人在社会中生活和行为的意向、意念、理想、法则、方案、路线、政策。
  价值是社会意识具有的属性和能力,是社会意识的组成部分。任何社会意识都具有指导人在社会中如何生活和行为的意义和价值,不具有指导人如何生活和行为意义和价值的社会意识是不存在的。
  例如:“真理”。真理是对人类社会、对绝大多数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的社会意识。对人类社会和绝大多数人的生存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是真理的基本特征,是真理的唯一标准。
  例如错误意识。错误意识是建立在错误知识基础上的社会意识,是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负面意义和、负面价值的意向、观念、方案、规则。负面价值是错误意识的内在规定和组成部分,不具有负面意义和价值的错误意识是不存在的。
  人观于世界或具体事物具有的价值性质和能力的观点,就是人的价值观。价值观对人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是人社会生活和行为的指南针。
  人在社会生活中对各种事物、现象采取什么态度、作出什么反应都是以人对该事物的价值判断为基础的。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具有价值的对象可以是实体的客观存在,也可以是人的精神追求,比如科学家对真理的追求,这个时候真理对科学家来说是几乎没有实用价值的,但是如果他认为真理对人类是有价值的,即使那是在500年之后,他也会追求不懈, 虽然追求真理不会给他和现在的人们带来任何物质上的好处。
  由此可见价值的外延是很广泛的,包括房子,车子,面包,爱情,幸福,理想,科学 信仰等等。
  人如果判定一事物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正面的意义和价值就会采取行动努力保护这个事物,充分利用和挖掘这个事物的价值和潜力。
  例如,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财对于“人”、食对于鸟、江山对于英雄,是具有重大价值需要自己用全部能力和宝贵的生命去保护和获取的事物
  人如果判定一事物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具有负面的意义和价值,就会采取行动努力逃离这个事物,消除这个事物对自己的负面影响。
  例如,一个人在森林里碰见老虎,判定老虎对自己的生存具有负面的意义和价值,对自己的生存构成威胁就会赶紧逃跑,或者努力把老虎消灭。
  人如果判定一事物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不具有现实的意义和价值就不会对该事物产生兴趣,更不会对该事物产生主动行为,改变这个事物。
  例如,刚刚吃饱肚子的人看到自己现在已不再需要的食品时,就不会对食品发生浓厚的兴趣,更不会把这个食品吃下去,因为食品对于不饥饿的人来说,不具有现实的意义和价值。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于“价值”的理解

按照马克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价值”就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产品价值。马克思还将价值分为使用价值(给予商品购买者的价值)和交换价值(给予商品提供者的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或抽象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基本因素之一。具有不同使用价值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比例交换 ,如 1只羊之所以会有20尺布的交换价值,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共同的、可以比较的东西。这种共同的、可以比较的东西就是商品生产中的无差别的人类抽象劳动。无差别的人类抽象劳动凝结在商品中,就形成了商品的价值。商品的价值表明:①商品必须具有使用价值,才会有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存在的物质承担者。②价值是由抽象劳动而不是具体劳动形成的,具体劳动和自然物质相结合创造出商品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凝结在商品中才成为价值。③价值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只有在商品交换中,通过一种商品与另一种商品的相互对等、相互交换的关系才能表现出来;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④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互相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生产商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劳动生产率越高,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越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反之,情况相反。所以,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生产这一商品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价值在经济中是商品的一个重要性质,它代表该商品交换中能够交换得到其他商品的多少,价值通常通过货币来衡量,成为价格。 根据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经济学理论),物体的价值就是该物体在一个开放和竞争的交易市场中的价格,因此价值主要决定于对于该物体的需求,而不是供给。有些经济学者经常把价值等同于价格,不论该交易市场竞争与否。而古典经济学则认为价值和价格并不等同。

价值的其它理解

  关于价值的解释和说明,还有下面一些资料:
1、《贝侬乱谈》中的“价值”概念:定义:事物的价格P与其价格存在时间T的乘积(PT)。价值是标量,用符号W表示。一般,价值的单位为元•小时。价值的最大值为无穷,最小值为零。价值与事物本身无直接关系。事物的价值高低由其价格价格存在时间决定。价值为零并非表示事物本身的终结或消失,而是事物价格的消失。价格存在时间(T)是指一个事物从它因为人的需要而产生价格开始,到它的价格被实现而消失所经历的时间段。事物本身的终结将导致价格的消失,价格的消失不一定是因为事物的终结或消失。价值为零和无价格的事物是普遍存在的。在这里,我们可以把价值理解成为一段视频,价格就是这段视频中的帧。如一个人的价值是科学划出一时间段,工资乘于相应的时间分段连续累加得到的数值。即为这一时间段的价值。
2、“后理论经济学”之《价值场论》范畴,也是传统经济学范畴。价值有“二重性”,即使用价值和价值。传统经济学认为,价值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在“必要劳动时间”里创造出来的,有时也把它称为“一般人类劳动价值”。在《价值场论》里,它是能力的体现。有狭义价值、广义价值之分别。在“狭义价值”中,包括“狭义劳动价值”、“广义劳动价值”,还包括“创造性劳动价值”、“非劳动价值”、“狭义非劳动价值”、“广义非劳动价值”和“供求价值”等等。
  3、一种事物,能够满足另一种事物的某种需要的属性,我们称之为“价值”,即物的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属性,即是该物的价值。
  4、在生命世界里,价值的标准定义:物质世界中的事物(包括一切物体、动作、事件或现象,包括精神世界中的一切思维,以及这些思维的有形或无形的产品),因为生命的需求而产生的,能满足生命的存在、延续(即新陈代谢)、或发展进化等等其中某一种需求的属性,即称为该事物的“价值”!
  5、价值的特性:劳动并不能创造价值,而是生命创造了价值;事物的价值产生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生命的需求产生的过程,它们的具体体现就是生命体的日常生理消耗活动的过程;价值产生以后,到价值被生命消耗的过程,我们称为价值的实现过程。价值的实现过程,一般包含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获取过程”;第二阶段,“消耗过程”;任何事物的价值,都是在被消耗的过程中实现的;价值的出现,必须以生命和事物的同时出现为前提。缺了生命和事物两者中的任何一个,价值都不可能存在;价值本身具有非常强的不定形性。它的具体的价值形态,根据生命对它的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对一个事物,它的价值从产生开始,到被消耗的过程,我们称为一个“价值的生命周期”,(简称价值周期);一件事物,从它因为被生命需要而产生价值开始,到它的价值被实现的过程,我们称之为“价值的一个生命周期”。简称“价值周期”。在事物的一个价值周期里,事物的形态或存在状况本身在价值实现后可能发生变化,也可能不发生变化,但事物的价值都只具有一次性。这个价值随着自身的被实现而消失;在价值的生命周期的三步结构中,每一步之间是不可逆的。它们之间具有固定的先后顺序,具有不可逆转的特性。即:第一步,价值产生;第二步,价值被获取;第三步,(也是最后一步),价值实现(被消耗);价值量的最大值为无穷大,价值量的最小值为零。世界上不存在小于零的价值;在同一个价值周期中,价格的变化,不会影响到价值的变化。这就是“价值的量的稳定性的第一定律”;价值是由生命对事物的需求产生的。因此,在一个事物所具有的物理量所能实现的价值的最大限度内,生命对事物的需求越大,事物的价值就越高。在同一个量度单位下,一个事物所能具有的价值量的最大量,等同于它自身所具有的物理量的最大量。当生命对事物的需求量大于事物本身具有的最大物理量时,事物所能具有的最大价值量与事物本身的最大物理量相等,不再随需求的增加而增大。
  
价值是指自然的资源、矿产、宝藏生态与人类生活和商业交换的不可或缺的联系,以及凝结在或物化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信息痕迹。

科学性

现代的生态理论告诉我们,比如海洋、空气、绿色植被等看似没有市场交换价值的东西,其实对于人类的生存是具有非常高的科学价值的!不能够用日常的市场交换价格和普通的价值观来衡量。就是由于人们科学技术水平落后,经济欠发达,导致生态环境出现某些不可逆转的破坏迹象。

解释
(图)价值tp://a1.att.hudong.com/50/28/01300000287245123813286931717_s.jpg">价值

在科学技术高度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已经可以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使用精确的数据标准,来描述基本所有的被人类认识的物质世界的科学价值存在。这就是对于生态的保护或者破坏作用力。

价值的词典定义:

①体现在商品里的社会必要劳动。经济学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量的大小决定于生产这一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多少。不经过人类劳动加工的东西,如空气,即使对人们有使用价值,也不具有价值。

事物的价值,等于由它构成的、产生的、创造的,有利于促进与实现人类个体、群体、整体与自然万物和谐发展的客观实际。这就是价值的内涵,是和谐价值观的基本观点。创造价值就是创造这种客观实际,就是追求真理,使真理变为现实。权衡价值就是分析这种客观实际的质和量。

价值是具体事物的属性,是指在具体事物中真理的含量,是从质和量的统一上对具体真理的度量。促进与实现和谐发展的功能,是它的质;这种功能起作用的时空范围与强度,是它的量。社会成员普遍接受和谐价值观的价值观念权衡利弊,就会驾驭社会的变革,朝着和谐社会的方向发展。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普遍接受和谐价值观的价值观念权衡利弊,就会驾驭这世界的变革,朝着和谐世界的方向发展。

人的生存价值,等于他为促进与实现人类个体、群体、整体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发展,或者说等于他为多少人的生存发展,创造与提供了多少有利的条件这一客观实际。巨人或伟人,是为最大多数人的生存发展,创造与提供有利条件最多的那些人。人死了就不能继续创造价值,但是,死的本身也在构成和产生某种价值,所以才有“死有轻如鸿毛,有重如泰山”,“为人民的利益而死比泰山还重”的说法。人生的价值等于从生到死的价值总和。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定义: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价值的哲学定义:价值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是人脑把世界万物分成有用和有害两大类后,从这两大类具体事物中思维抽象出来的绝对抽象事物或元本体,是世界万物普遍具有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性质和能力,是每个具体事物都具有的普遍性规定和本质。

性质
(图)价值tp://a0.att.hudong.com/45/28/01300000287245123813289325775_s.gif">价值

价值是具体事物具有的一般规定、本质和性能。人和具体事物、主体和客体、事情和事情、运动和运动、物体和物体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统一是价值的存在和表现形式。

对于人类来说,世界是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意义和价值的事物、现象、矛盾、问题组成的统一体,世界是有价值的世界,万物是有价值的万物。

热门词条

应收账款 区域货币 区间估计 CPI(Consumer Price Index) 资本成本 单向定单 金融危机 认可 汇率 外汇通 外汇佣金 资产 经济 ISO 服务 增量成本 CFO 加工 MIT 什一税 租赁期 销售 股价反弹 SME REF 抽签偿还 技术 MG金融集团 空头陷阱 市场 美元 股利收入 中小企业 资本 美国 两会 中国股市 备付金率 价格 吊空 指数 股灾 葡萄牙币 pt 调至市价 下降三角形 清算 Writer 电子汇兑 FDI 税粮 Theta width peg MACD 巴塞尔资本协议 冲账 艾略特波段理论的含义 银行 管理 外汇交易法 贴现现金流 短期同业拆借 拔档 联系汇率制度 消费发展战略 延期付款汇票 Exposure 公司 短期国际商业贷款 阴烛 金融中介理论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金融) 标准普尔(S&P) 美国贝勒大学 正利差 汇差清算率 外汇 分期付款汇票 软通货 出口物价指数 选择权买方 集中竞价 百分比回撤 无记名汇票最低报价戴维·凯特标准·普尔 500指数抵押品持平德国工业产值德国消费者物价指数成本协同效益 非农就业人口 德国伊弗研究所景气调查 交易 持平 金融 道琼斯公用事业平均指数 指示汇票 产品竞争力 Quote 财务指标 盈利能力比率 外汇实盘交易方式 货币 外汇实盘交易指令 国际收支差额 BBC制度 什么是外汇市场的过分反应 货币期货交易 波浪理论与新闻价值性的关系 希腊德拉马克 南洋商业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