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禾医疗IPO,值得打新股么?

高途财商 2021-07-12 23:54

最近,有一家做植发生意的公司在港股递交招股书,它叫雍禾医疗(H01595.HK)


雍禾医疗,成立于2007年,根据招股书披露,公司旗下运营的医疗机构数量(51家)、就诊患者人数(51千例)、医师数量(189人)上都领跑同行。 “头等大事”,作为容貌焦虑的一大痛点,顺其自然的催生出植发生意,而当下年轻人是植发消费的主力军。数据显示,20至30岁的年轻人占据了当前植发人群数的57.4%。根据国信证券统计,2020年医美项目中,订单量暴增的Top3有热玛吉(增速281%)、洗牙(增速214%)、植发(增速141%)。
图:2020年订单量增速最快的前五大医美项目来源:国信证券 从股权结构上来看,创始人张玉通过信托基金形式持股42.66%,第二大股东为中信证券合计持股43.18%,此外员工持股平台持股2.82%。创始人和中信证券皆为公司实控人。
图:公司股权结构来源:德邦研究所
从财务数据上来看,2020年雍禾总收入16.39亿元,同比增长33.83%,净利润1.63亿元,同比增长358.49%,毛利率74.57%,净利率9.97%。这是一门毛利率极高,但净利率一般的生意,而吞噬盈利能力的主要科目是营销投放(销售费用率74.56%)。


先从广角层面看植发产业链中,各个环节参与者情况:
图:植发产业链来源:高途财商
上游——主要是人体毛囊、医疗器械、医用耗材等,这部分开支占比大致为10%左右;
中游——主要为植发领域的参与机构,全国性连锁机构占比为23.9%,公立医院植发科占比为14.8%,医美机构植发部门占比为15.7%,其他地方性机构占比为45.6%;按照利润率水平来看,公立医院(利润率50%-70%)>整形机构(利润率30%-40%)>全国性连锁机构(利润率20%-30%)。 下游——营销渠道,其中线上主要是微博、百度、抖音、新氧等,线下投放渠道主要是电梯、公交、机场、地铁等。
【结论】从中游参与者情况上来看,目前以全国性连锁机构为主,盈利能力上来看由于公立医院禁止宣传,营销投放少,因此利润率在50%以上,而连锁机构由于还未形成规模化,且植发市场仍处于消费者教育阶段,所以过高的推广开支削弱这门生意的盈利能力。

医疗服务机构,大多是针对定向“疾病”做诊疗,而诊疗的过程中,就必定会涉及到技术迭代。
比如在对试管婴儿领域中的锦欣生殖研究中,我们发现试管婴儿技术的迭代,目的在于解决男性、女性不同的不孕不育诱因;在对正畸矫正领域中时代天使的研究中,我们发现技术迭代的方向在于便捷和美观。
接着,我们来回顾植发这门生意,它的迭代路径如何?
雄激素性脱发是造成中国人脱发主要成因,诱因为雄激素分泌过多导致头皮毛囊萎缩,表现为头发密度减少,发病主要与先天因素有关,但随着现代人生活习惯发生变化,生活压力导致饮食、作息不规律也会加重脱发。医学研究表明,劳累过度、不正确的头发护理以及不良作息习惯均有较大概率诱发脱发现象。[1]
防脱发的方式,按照“病情”的加重程度来看,主要为早期防脱洗发水→中期米诺地尔→后期植发or假发;
防脱洗发水——最贴合生活场景,属于受众率最高的防脱手段,对于脱发问题不严重的人群,长期使用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
药物治疗(米诺地尔)——对于已脱发人群来说,这是一款性价比高且便捷度高的方案,药物治疗的逻辑主要在于给头皮补充营养、促进头发生长,但是对于真正脱发患者来说,效果甚微;
植发——针对脱发严重人群,近年来在颜值经济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30岁左右男性青年在脱发初期就一步到位选择了植发。
当下,植发技术主要分为FUT技术和FUE技术两类:
FUT技术——将后枕部整条头皮切除,逐个提取毛囊,种植于脱发区域;FUE技术——使用专门毛囊提取仪,直接将毛囊从枕部提取,种植于脱发区域;
图:FUT vs FUE 技术对比来源:思宇医械观察、德邦研究
FUT技术的缺点在于,植发患者在后脑勺会留下一个清晰疤痕,术后痛感强烈,FUE技术的优势在不会留疤痕,术后创口小,恢复快。但是客单价较高,并且毛囊成功率大致为90%,低于FUT技术下的95%成功率。
图:FUT vs FUE 详情对比来源:德邦研究
植发行业技术经历一定变迁,从minimicro 技术→FUT 技术→FUE技术→点阵加密无痕植发技术→3D植发技术。从技术迭代升级层面来看,主要围绕提高毛囊成活率减少创口两个方向。

根据雍禾招股书披露,2020年中国毛发医疗服务市场规模为184亿元,同比增长15%,2016-2020年复合增速23.9%。根据是否进行手术,毛发医疗服务分为植发医疗服务及医疗养固服务,2020年植发医疗服务占比72.8%,医疗养固服务占比27.2%,植发市场规模相对较大。
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我国植发医疗服务市场2025年将达到378 亿元,2020-2025 年复合增速达23.0%,该阶段主要是因为消费者教育进入兑现期;2030年市场将达745亿,对应2025-2030年复合增速下降至14.9%。
从行业增长情况来看,历史复合增速24%左右,未来5年增速降为23%,之后再次降为15%,依然属于高增长行业,但行业的天花板并不高,2025年大致为400亿元规模,2030年预计达到756亿元规模。
图:植发市场规模及渗透率情况来源:国元证券
从渗透率层面来看,2020年,国内植发手术量约为51.6万例,在2.5亿脱发人口中的渗透率仅为0.21%,同期日本植发渗透为1%。

从渗透率维度去分析一个行业,通常渗透率在10%以下的行业都属于小而美的赛道,后续行业渗透率能否持续提升背后的疑问都比较大。不能因为行业渗透率低,自然而然就认为这是蓝海市场,粗暴的渗透率对比法并不可取。

一般来说,一旦行业渗透率突破10%后,大概意味着行业进入有序放量阶段,且未来的增长确定性更高。
目前,这个行业的主要参与者是连锁机构(整体占比为23.9%),且从经营数据上来看,本案的雍禾医疗占据绝对优势。
图:雍禾医疗VS 盛VS大麦来源:德邦研究
雍禾医疗,从收入体量、市占率、接待患者量、旗下机构数量、注册医生这几个维度来看,都是行业龙头。
但是,对于这个赛道是否值得投资关注,还得将思路拓宽,将其与医疗机构中的爱尔眼科、通策医院、美年健康、锦欣生殖以及正畸龙头时代来进行赛道对比。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