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盛博药(2137.HK):公共卫生赛道的创新航母

丫丫港股圈 2021-07-01 23:44

近期港股的生物医药股热潮仍在持续,疫情不断反复,大家给予了各类生物药公司更高的预期。

而在IPO队列里,继续出现了一些优质创新药公司的身影,如腾盛博药(Brii Bioscience),一家定位首创创新疗法的抗感染的公司。

公司聚焦感染性疾病赛道,希望能通过最新的疗法彻底治愈这类目前看来还不可战胜的疾病。从其所处的赛道和前景来看,相信又会是港股新股中的潜力新星。

一、同类潜在最优的产品管线

公司由洪志博士于2018年创立。创立腾盛博药之前,洪志博士在葛兰素史克担任感染性疾病治疗领域的高级副总裁,是GSK在艾滋病和感染性疾病药物研发领域重塑辉煌并取得成功的关键缔造者。公司的管线,产品聚焦于感染性疾病,如乙肝、艾滋病、COVID-19和细菌感染。除此之外则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来源:招股书

首先看到针对HBV的BRII--179和BRII-835。

两款产品分布引进自VBI Vaccine公司和VIR 公司,分别是一种重组蛋白疫苗和一种siRNA疗法,而且公司还开了一个双药联用的临床,公司拥有大中华区的商业化权利。

HBV患者基数庞大,国内总患者数约7000万人,而且目前还没可以彻底治愈的药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基本都是只能控制,患者需要长期服药,因此HBV相关药物的市场空间巨大,2020年国内HBV市场在一百亿左右的规模。

相较HCV目前已经有完全治愈疗法的状态,HBV治疗急需突破。

BRII-179是在VBI 公司Vaccine的产品Sci-B-Vac的基础上更换了铝佐剂的产品,通过刺激B细胞和T细胞免疫反应对抗HBV病毒。

来源:招股书

与目前市场主流产品GSK的Engerix-B相比,该产品具有更好的血清保护率。

来源:招股书

而这款产品也于最近更新了1期的数据:

所有剂量的BRII-179(VBI-2601)联合和不联合低剂量IFN-治疗均显示出良好的耐受性,未发现显著不良事件。

BRII-179(VBI-2601)在77%的患者中诱导和/或增强了病毒特异性,产生IFN-的T细胞的产生。在只使用NUC的对照组,未发现T细胞应答。

BRII-179(VBI-2601)在44%的患者中诱导针对乙肝病毒的抗体应答。

从数据结果看,表现优异,支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该产品值得期待。

BRII-835则是一款先进的siRNA药物,由VIR公司授权引进,而VIR又是从Alnylam引进的,所以本身这款产品算是Alnylam,RNAi药物领先的龙头公司研发的产品。

siRNA的机制为,细胞内双链RNA (dsRNA)由「酶」复合体加工产生siRNA,而siRNA整合至多亚基蛋白质复合物(即RNA诱导沉默复合体(RISC))中,后者将siRNA引导至特定信使RNA (mRNA)序列。RISC中的siRNA双链体解开,反义链仍与RISC结合,并指导靶向互补mRNA序列的位点特异性切割,导致mRNA降解及靶蛋白表达降低。

传统药物的特异性识别主要作用在蛋白上,而siRNA的特异性识别作用在RNA上,因此具有更高的特异性。

siRNA药物跟car-t等创新疗法一样,都是攻克一些疑难杂症的下一代可期疗法。

目前该产品的前期数据良好,疗效与目前主流的NRTI(恩替卡韦)等相近。

来源:招股书

该款药物的前景同样值得期待。

而这两款产品的联用,就有意思了,公司打算通过siRNA药物进行基因沉默后,再联用BRII-179疫苗刺激免疫系统,从而降低免疫抑制病毒的抗原水平。

从联用机制来看,这个思路不错,而公司表示甚至从中看到了功能性治愈的可能,而目前这个方案还没有其他药企进行尝试,一旦在HBV实现突破,会产生巨大的价值。例如索磷布韦,在本来是慢性病的丙肝市场实现治愈性突破,马上放量达到上百亿美元的全球销售额。

因此,在乙肝领域公司的疫苗+siRNA的策略值得期待,至少是目前的所有在研乙肝药物中少数存在功能性治愈的产品,一旦成功,光是国内市场,销售额都将会达到惊人的数字。

然后则是公司在美国做的HIV药物BRII-732和BRII-778,两种都是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但具有同类内最优的可能。

HIV在全球同样是一个市场巨大的绝症,目前也没有很好的完全治疗的方法。

来源:招股书

相对于目前的主流疗法,腾盛博药的产品主要的优势在于降低了给药频率,普通的抗逆转录药物如需要一天一次,而公司的产品有望达到更长效的用药频率,这对于患者来说,有较大的依从性获益。

而且目前在中国,随着艾滋病感染病人的群体结构发生变化(从早前的血液传播占大比例,变成性传播为主导),中国会有更多具有经济条件的HIV艾滋病患者期待更具有依从性、和显著提供生活质量的治疗方案。

而后面还有几款针对革兰氏阴性菌和结核杆菌的抗菌药物,引进自Qpex,公司拥有大中华区商业权利。

在目前革兰氏阴性菌的现有方案里,可以观察到耐药率不断提升,研发新一代的抗菌药物也是一个很大的需求,目前治疗中国革兰氏阴性菌药物的总销售额达到30亿美元(大抗生素市场,包含其他抗菌适应症),因此,在这个领域深耕也会有很好的市场机会。

来源:招股书

另外还有针对产后抑郁症的药物BRII--296,目前产后抑郁症的重视程度普遍不足,而现有药物Zulresso在安全性和给药频率上都有改善的空间,因此,定位这个新需求市场的best-in-class,BRII-296同样具有不俗的前景。

除此之外,公司也布局了covid-19相关的中和抗体产品,目前由NIH资助的3期临床也在做,对各类变异病毒的有效率也还不错,若能3期临床取得成功,在目前疫情依然严重的背景下,也会产生较大的回报。

整体上,在未来三到五年,预计公司每年都会有不同产品资产的重要临床数据对外公布,并且公司在针对中美市场在公共卫生需求的不同点进行策略性的布局,让投资者有理由相信公司已经做好腾飞的准备。

二、高管股东背景强大

从团队方面看,公司实力雄厚,创始人洪志博士曾是葛兰素史克感染部门的高级副总裁和负责人,也正是在他的领导下HIV三联疗法获批,是全球感染药物开发的领军人物。

而总裁罗永庆则曾任吉利德中国区的总经理,领导了8个药物的开发,还曾任罗氏上海的副总裁及诺华中国区总经理。

从履历上看,董事会两名核心成员都有辉煌的履历,都曾在感染药物开发最高梯队的公司担任要职,因此,长期在感染类药物的赛道,腾盛博药有着其他公司更领先的团队优势。

股东名录中同样星光熠熠,包括博裕资本、通和毓承、云锋基金、红杉资本、ARCH、Capital Group、Invesco,、GIC、清池资本、高瓴资本等。同样,除了资方,还有产业界资本的加持,比如VIR 公司 和Alnylam 公司。这些都为公司的长期前景提供了长久的资本和产业合作的潜在机会,也体现是对公司未来发展极强的信心背书。

来源:招股书

其中ARCH的联合创始人Robert Nelsen还加入了公司的董事会担任非执行董事,提供战略指导。

ARCH算得上是生物医药专业的投资巨头,在Nelsen的主导下投出了众多引领行业的潜力新星。因此,他的加持也让腾盛博药的前景更加明朗。

来源:动脉网

公司于近日公布其定价区间和基石投资人,同样是受到知名投资人的追捧。

来源:网络

三、市场差异化竞争

从策略上看,公司还是一步一步走,先通过license-in潜力药物取得确定性的成果后,再逐渐铺开自研的策略。但与其他生物制药明显不同的是公司聚焦感染,这与目前资本市场清一色做肿瘤的公司就不同赛道竞争;且非常注重研发,目前所研究的疾病领域都是难啃的骨头,这还是回到开头,公司的创始人就是曾经GSK的全球传染病研发总裁,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儿。腾盛目前做的乙肝治愈思路是是重组蛋白疫苗+siRNA,仅这一项适应症,实际的需求和市场空间来说,都是非常大的。

类似地是,公司都独具慧眼,每一个产品在所属领域的竞争小,而且产品潜力大,还有优异的团队,实力雄厚的股东加持,因此,投资者也乐于相信,长期这些公司能源源不断地产出优质的药物。

当然,最后还是要产品效果和业绩来支撑,例如再鼎上市后仍能远远不断地BD到优异的项目,而电场治疗的临床甚至取得了优效终止的成绩,这不断推高了投资者对其的预期。

整体来看,腾盛博药算得上是感染赛道创新突破疗法的潜力新星。在疫情肆虐的这几年里,大家逐渐意识到了各类病毒、细菌对人类的影响可以如此大,医药领域需求巨大的赛道远不止肿瘤等。

其次,公司创新机制的管线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和较小的竞争压力,而顶尖的团队和股东结构又增添了长期持续产出新药的确定性。

因此,腾盛博药是值得投资者关注的重点IPO标的,至少感染类药物的赛道上,确实也公司不多,算得上是差异化竞争,我们也希望公司能继续对抗各类病毒与细菌,在感染领域成长为比肩GSK、吉利德的巨头。

相关证券:
  • 腾盛博药-B(02137)
  • 康方生物-B(09926)
  • 信达生物(01801)
  • 亚盛医药-B(06855)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