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耐特光学递交赴港IPO申请,中国最大的树脂镜片制造商,营收持续稳定增长

独角兽早知道 2021-04-04 11:46

独角兽早知道 iponews

|资讯撬动新资本| Image

据港交所4月1日披露,上海康耐特光学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申请上市,国泰君安国际为其独家保荐人。

编辑 | Arti 本文仅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交易建议


Image

康耐特为中国领先的树脂眼镜镜片制造商,在超过80个国家进行销售,包括但不限于中国、美国、日本、印度、澳洲、泰国、德国及巴西。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树脂眼镜镜片产量计算,公司于2020年在中国树脂镜片制造商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约为8.5%。按2020年的树脂眼镜镜片出口值计算,公司为中国最大的出口商,市场份额约为7.3%。

综观全球,按2019年树脂眼镜镜片所得收入计算,康耐特排名第九,且为全球十大市场参与者中唯一一个总部位于中国的集团。

康耐特的产品主要为具1.499、1.56、1.60、1.67及1.74折射率的树脂眼镜镜片。2020年营收占比分别为27.2%、11.2%、18.2%、10.2%、14.7%;此外,定制化镜片营收占比达18.1%。

全球树脂眼镜镜片的零售销售价值总额由2015年的324亿美元增加至2020年的35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3%。预期市场规模将于2020年至2025年增至465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5.4%。

中国眼镜镜片的产值于过去五年出现轻微波动。中国眼镜镜片的产值由2015年11,353.3百万元增至2020年12,240.7百万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5%。未来,受人口老化及数码产品风行引致患有屈光不正问题的人数增加,以及全球消费者可支配收入增加所驱动,预期中国眼镜镜片的产值将增加至2025年的14,066.7百万元,2020年至202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8%。

中国树脂镜片的产值(根据产量乘以平均出厂价格作出估算)录得整体增长趋势,由2015年约10,612.8百万元增长至2020年约11,633.3百万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8%。预计中国树脂镜片的产值将于2025年增至13,624.7百万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2%。按总产量计的中国树脂镜片制造市场,由2015年1,598.7百万块减至2020年1,508.7百万块,并预期于2025年增至1,559.0百万块。

招股书显示,截至2018年、2019年及2020年12月31日止三个年度,公司营收分别为8.54亿元、10.59亿元及10.93亿元;毛利分别为约2.61亿元、3.50亿元及3.82亿元,毛利率分别为约30.6%、33.0% 及34.9%;净利润分别为7846.2万元、1.12亿元及1.28亿元。

截至2018年、2019年及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分别录得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约6632.2万元、9102.1万元及2.43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于往绩记录期内逐年递增,是主要由于税前利润增加,部份被存货增加抵销。

募集资金用途:(1)提高上海生产基地及江苏生产基地的产能;(2)加强研发能力;(3)偿还银行借款;(4)加大销售及营销力度;(5)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6)提升生产效率及工艺的技术。

康耐特于2010年3月19日登陆创业板。发行1500万股,发行价18元。募集资金总额为2.7亿元,扣除各项发行费用2065万元,募集资金净额为2.49亿元,超募1.57亿元。

上市之时,康耐特被券商称作“国内树脂镜片行业领军企业”“冲向海外市场的中国镜片业王牌”。

但就是这样所谓的“王牌”,上市之后业绩即变脸,净利润连续三年同比下降,且下降幅度逐年增大。二级市场上,康耐特曾于2010年4月7日上涨至最高的32.89元,截至3月20日收盘价为8.71元,市值缩水约60%。

康耐特在公告中解释经营业绩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为:受经济环境、成本等因素影响上涨,导致产品毛利率同比下降;期间费用同比增加;应收账款、坏账计提和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加;营业外收入同比减少。

Image 注:本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内容所述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作为指导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公司回顾】

好文!别忘点“在看”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