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融云创拟上市背后:面临三年累计亏损逾7亿、旗下榕树贷款涉嫌“砍头息”等问题

中科财经 2021-03-29 20:05

Image

此前,百融云创极力澄清“IPO”传闻,如今看来这并非空穴来风。

近日,据港交所披露,百融云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融云创”)通过港交所主板聆讯。然而,公司赴港上市背后,旗下业务或存在多重隐患。百融云创旗下两家全资子公司广州数融互联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数融小贷”)和深圳数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数趣”)共同运营的贷款超市“榕树贷款”,因涉嫌高额利息、砍头息、多头借贷等多种问题,在黑猫投诉的投诉量累计达1223条。

另外,百融云创曾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入股催收公司北京信雅乐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信雅乐达”),信雅乐达在2017年7月卷入“套路贷”事件,目前,这家公司已被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但在2020年10月14日,百融云创曾公开发布声明称,“涉黑、暴力催收、高利贷、赴港IPO”等方面的传闻内容脱离实际。

三年累计亏损7.45亿

3月14日,据港交所披露,百融云创通过港交所主板聆讯,摩根士丹利、中金和民银资本担任联席保荐人。

百融云创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金融科技应用平台。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百融云创在中国累计为逾4200名金融服务供应商客户提供服务。

2017年-2019年和2020年9月30日止,百融云创收入总额分别为3.54亿元、8.58亿元、12.62亿元、7.64亿元,但期间亏损分别为3.53亿元、1.82亿元、9414万元、1.16亿元,累计亏损超过7.45亿元。对于持续亏损的情况,百融云创在招股书中表示,经营亏损主要由于收入被大额研发开支、一般及行政开支、销售及营销开支所抵销,而累计亏损主要原因为大额可赎回可转换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亏损。

百融云创同时表示,“我们日后或会继续录得亏损净额及负经营现金流量”,而公司能否录得盈利主要取决于管理研发开支、一般及行政开支以及销售及营销开支的能力。但2017年-2019年和2020年9月30日止,其销售及营销开支分别占收入总额的23.5%、38.0%、44.9%及40.8%,在总收入中的占比增加明显。

百融云创称,公司拟管理上述开支,但概不保证能将实现目标。此外,其他因素可能对其财务状况造成不利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10月,《时代周报》报道称百融云创与青岛国新晟华股权投资管理合伙企业(下称“青岛国新”)签署了对赌协议,前者需在一两年内成功IPO,若IPO未果,则百融云创股权架构将发生变更,实际控制人可能易主,或由百融云创CEO张韶峰改为青岛国新。工商资料显示,青岛国新为百融云创第三大股东,持股11.24%。但随后,百融云创针对相关问题作出了辟谣。

Image

*百融云创发布的公告

信贷业务收到大量投诉

官网信息显示,百融云创目前已完成C轮融资,投资方包括IDG资本、高瓴资本、红杉资本、中金公司等。虽然受到众多资本的青睐,然而百融云创旗下的信贷业务却屡遭消费者投诉。

黑猫投诉平台显示,截至2021年3月22日, “榕树贷款”涉及的投诉量累计达1223条,内容多为涉嫌高利贷、套路贷、砍头息、暴力催收等问题。

黑猫投诉中的投诉者唐某向记者表示,他于2019年10月25日在“榕树贷款”APP申请25000元贷款,申请成功后实际到账20950元。按照平台的还款计划还款,实际还款加利息累计金额34023.36元。如果按到账金额还款,算下来年综合利息率为36%;若按申请金额算,那到账即扣除的4050元就是“砍头息”。目前该人士已还款22555.04元,因今年3月10日没有按期还款,唐某称放款平台将贷款信息发送给其朋友家人。

Image

*用户唐某供图

另一位有着相似遭遇的用户冯某也告诉记者,2020年3月16日,他通过“榕树贷款”APP向北京恒昌利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恒易贷”产品申请了2万元借款,实际到账16434元,疑为“砍头息”。且在未到还款日、未逾期的情况下,放款平台就通过电话不停骚扰冯某,并涉嫌对他进行恐吓威胁。

Image

*用户冯某供图

“当时催收公司打电话威胁说,如果再不还款,就爆通讯录,把我这些贷款信息发给亲朋好友”,冯某说,自己并未逾期,另外当时下载“榕树贷款”APP时只是向这款软件授权了个人信息,但不知为何放款方获得了他的个人信息。

“榕树贷款”的客服人员向记者介绍,榕树贷款是一个贷款推荐平台,不是实际放款方,放款方为合作的金融机构,而平台合作的机构都是国家合法合规的放贷机构。“如果注册软件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可以联系我们,如果是借贷过程中产品出现问题就联系放款方的客服”,“榕树贷款”客服人员补充说到。

记者在安装“榕树贷款”的过程中,发现这款APP“不给权限就不能用”。但早在2019年11月16日,工信部下发的《关于开展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规定,"不给权限不让用"属于不合理索取用户权限行为。

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向记者表示,即使作为贷款推荐平台,“榕树贷款”也对用户负有一定责任,但是平台一般会与放款机构签订第三方协议,只负责导流,所以从法律层面来看平台的责任范围缩小了,但实际上不管是对用户个人信息的保密方面,还是贷款产品的筛选方面,平台都应该负责。

针对贷款超市平台,亿欧智库郝歆雅此前撰文表示,2019年10月中旬,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几方联合印发《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通知中表示,未经监管部门批准,或者超越经营范围,以营利为目的,经常性地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扰乱金融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以非法经营罪论处。同时,涉及砍头息、套路贷、暴力催收的贷款平台也均在严查范围内。

曾入股暴力催收公司

百融云创子公司曾入股的一家催收公司因牵涉“套路贷”,被警方查处。

据媒体报道,2019年11月,山东潍坊诸城警方打掉了以杜某某为首的涉黑社会性质犯罪团伙。警方通报称,上海敬庸公司自2013年以来违法放贷,违背借款人意愿,强行收取“砍头息”,肆意制造违约,同时将部分催收业务外包给北京信雅乐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信雅乐达”)等催收公司。

杜某某和信雅乐达共同出资成立了山东潍坊百盾众安公司(以下简称“百盾众安公司”),主要为网贷平台提供催收服务。据警方统计,百盾众安公司涉及552万条催收记录,目前已核实受害人60余名,其中致一人死亡,造成严重社会影响。

查询信雅乐达股东信息可知,百融云创曾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入股其中。天眼查显示,信雅乐达成立于2015年11月19日,股东有5家,包括自然人李丹,持股43.39%;北京掌众科技有限公司,持股22.99%;鑫科智惠(北京)信用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科智惠”),持股18.41%;上海青望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8.62%;北京大成鑫越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大成”),持股6.59%。

其中,鑫科智惠原为百融至诚(北京)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后者是百融云创全资子公司。在2020年1月15日,公司股东变更为北京语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自然人王小英,同时更改公司名称。

工商信息显示,北京大成曾用名为北京百融金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此前法人股东为百融(北京)金融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融金融”),是百融云创的前身。2018年11月28日,百融金融退出北京大成,所持有的股权由100%降为0,自然人曹兰生持有北京大成100%股权,成为其唯一大股东。

不过2020年8月13日,百融云创曾发布声明称:媒体报道的涉案企业均不是我司投资的企业,涉案企业的法人股东系我司历史上纯财务投资的企业,目前我司已撤资,不存在任何关联关系,对于从事违规经营的投资企业,我司会追究其法律责任。

记者就上述问题致函百融云创,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