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粮食市场前瞻:高位运行,博弈渐酣

青橙智库 2022-01-07 23:55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粮食是生存之本、发展之基,因此,粮价的稳定尤为重要。最近,一则数据引发了广泛关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布的2021年11月国际食品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7.3%,创十年最高纪录。

联合国粮农组织相关专家认为,在疫情影响下,供应链断裂、农药化肥价格上涨以及自然灾害频发现象,都是导致国际粮价上升的主要因素,而这些因素在短期内不会得到缓解,这意味着国际粮价在短期内仍将在高位浮动。

国内相关行业媒体撰文分析表示,中国作为全球粮食生产和进口均排名第一的国家,2021年国内粮食产量处于历史高位,且进口量再创历史新高,政策与市场之间的博弈较为激烈,阶段性市场行情凸显。

在国际市场的冲击下,国内政策已经从管控价格和粗略调控向管控预期和精细调控转型,但和市场供需之间的博弈仍将持续。预计2022年国内粮价整体仍将处于高位运行状态,但受大环境影响,上行面临的供需和政策阻力加大,粮食品种间因供需格局分化,市场行情走势将呈现分化态势。

01

囤粮之辨

在国际粮价的传导效应下,关于囤粮话题也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认为粮价上涨是一个炒作陷阱,无需囤积;另一种相信大家在现实中也能感受到,有不少人看到粮价稍有风吹草动,便着急囤粮,以备不时之需。

对此,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李国祥表示要谨防国际粮价上涨恶意炒作,粮食贸易商应注意辨别错误的价格信号,以免对市场行情产生错误判断而惜售、增储。“中国的粮食需求比较稳定,明年国内整体供给也会只多不少,对进口的依赖度也将有所下降。建议贸易商不要到国际上抢购粮食,以免造成损失。”

而随着国内粮食市场信息透明度提高以及市场化氛围进一步提升,预期对粮食市场阶段性供需格局影响程度加大,这也将加大国内粮食市场价格波动幅度,主产区新季粮食产量和质量情况,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国内粮食市场供需格局以及市场主体购销心理。

在此大环境下,2022年国内粮价走势具体将有哪些变化?相关行业媒体也做了分析预判,我们进行了梳理:

02

小麦:供需趋紧 价格拥有上行空间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我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已经连续七年实现1.3万亿斤的产量突破。而作为口粮的小麦,无论是种植面积还是产量,已经基本上实现了自给。据商务部近期数据,当前我国粮食库存处于历史高位,小麦和稻谷两大口粮品种占总库存比例超过70%,小麦库存可满足国内1年半的消费需求。

然而,有媒体指出,由于2021年国内小麦质量下降,叠加小麦大规模替代玉米作为饲用需求,很大程度上影响麦市供需格局,小麦年度内产量不足需求量。政策性小麦库存量明显下降,麦价同比明显上涨,主产区小麦托市收购未启动,面粉企业与饲料企业争粮现象较为明显。

经国务院批准,2022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为每50公斤115元,较上年提高2元。不过,由于国家临储小麦剩余库存数量下降、制粉刚需以及小麦具有饲用替代优势,将使得国内麦市供需格局进一步趋紧,政策与市场之间的博弈将较为激烈,预计2022年国内主产区小麦最低收购价启动的可能性不大,小麦价格将拥有一定的上行空间,但幅度将在可控范围内,小麦和玉米之间的价差将逐步回归合理区间。

03

稻谷:稳中有降 价格上行阻力较大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稻谷播种面积4.49亿亩,比上年减少231万亩,同比下降0.5%,产量4257亿斤,比上年增加20亿斤。2021年国内稻谷市场价格重心整体下降,需求疲软以及供给充足制约其市场行情走势,疫情阶段性暴发影响稻谷市场购销格局,国家临储稻谷成交较为低迷,主产区新季稻谷托市收购启动范围较上年明显扩大。

由于国内政策性稻谷库存数量高企,且终端需求难有明显改观,2022年稻谷市场行情走势面临的政策阻力较大。

预计2022年国内主产区稻谷最低收购价仍将以上调为主,进一步夯实稻谷市场价格底部空间,且最低收购价启动的概率较高,最低收购价收购量仍将处于近年来低位,以市场化收购为主、最低收购价收购为辅的收购格局仍将持续,惜售与囤粮等现象仍将持续。因此,国内稻谷价格上行阻力较大,预计将呈现稳中有降的态势。

04

玉米:上行空间有限 阶段性行情凸显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1年1-11月我国玉米进口量为2702万吨,同比增长200%,大豆全年进口量接近1亿吨,而我国大豆总产量不足2000万吨,由此可见,大豆依然是进口领头羊,玉米次之。所以,国际粮价的波动对玉米和大豆市场的影响将较为明显。

玉米虽不是口粮作物,但却是重要的饲粮作物,同时也是油料及乙醇生产原料。据统计,我国玉米每年总消费量约2.8亿吨,而2021年产量则为2.7亿吨,存在明显缺口。

值得注意的是,玉米的消费量还在日渐加大,日益增长的需求空间会为玉米未来价格带来一定的运行空间。

不过,近年来,随着国内粮价变化,品种间的比价效应、替代效应将使得其互相之间形成制约,2022年国内玉米与稻麦市场价格之间的关系将很大程度上影响饲用替代力度。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21/2022年度国内小麦饲用消费量3560万吨,较上年度下降240万吨;稻谷饲料消费及损耗量为3050万吨,较上年度下降300万吨。预计2022年国内稻麦饲用替代规模有望继续回落。

同时,受利好行情影响,近两年玉米种植面积增加。综合因素分析,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刷新历史新高的难度较大,阶段性市场行情仍将凸显。

05

大豆:涨价机会高于三大主粮

大豆作为重要的粮油作物,受种植效益影响,近年来种植面积不断下降,2021年大豆总产量仅1840万吨,而我国对大豆的需求,每年在1亿吨以上,剩下的需求缺口,只能用进口大豆填充。由于过度依赖进口,国际市场一旦出现波动,就会直接影响国内的大豆产业,供应也随之陷入被动。

为此,在前不久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大豆得到了重点“照顾”,会议指出,要扩大大豆种植面积,把扩大大豆油料生产作为今年必须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务。

与此同时,2021年大豆价格也出现利好的一面,市场信息显示,每吨大豆收购价格超过了6000元。良好的行情加上政策的支持,是扩大大豆种植面积的重要前提。因此,2022年大豆涨价的机会,将远远高于其他三大主粮。

随着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管控初见成效,我国粮食种植面积呈上升趋势,产量逐年增长,库存消费比远高于国际粮食安全警戒线,但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主要表现为饲料粮供应偏紧。

因此,进一步强化精准调控,不断充实政策“工具箱”,从而推动粮食生产,降低进口依赖程度,是应对国际粮食市场波动的必要举措,只有以国内供给的稳定性应对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才能真正做到“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