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记忆(二)

小刀6868 2023-04-26 07:51

     中铁记忆(一)篇幅太长,不便于浏览新的内容,年报之际开篇新帖。。。


       3月31日,A股上市公司中国中铁601390)发布2022年全年业绩报告。从营收和利润方面看,公司本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1543.58亿元,同比增长7.56%,净利润312.76亿元,同比增长13.25%,基本每股收益为1.20元。

       从资产方面看,公司报告期内,期末资产总计为16131.66亿元,应收账款为1222.38亿元;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35.52亿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2036.12亿元。

       拟每10股派送现金红利人民币2.00元含税

2023-03-30 21:21:46 作者更新了以下内容

中国中铁2022年新签合同额破3万亿元大关

本报记者 向炎涛


3月30日晚间,中国中铁公布了2022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中铁实现营业总收入1.15万亿元,同比增长7.56%;净利润349.72亿元,同比增长14.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2.76亿元,同比增长13.25%。

中国中铁在不断巩固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等传统优势领域的同时,以国家宏观政策为导向,深入拓展水利水电、生态环保、清洁能源等“第二曲线”新兴领域;全面推行大商务管理,强化经营开发、项目履约、收尾结算各环节提质增效,为企业“效益提升、价值创造”持续注入了新的更强动能,公司整体竞争力、经营规模、经营质量稳步提升。


2022年,中国中铁全年实现新签合同额3.03万亿元,同比增长11.1%,首次突破三万亿大关;其中境外业务实现新签合同额1,837.8亿元,同比增长21.1%。


分业务来看:基础设施建设业务仍是公司最大的订单和收入来源,2022年实现新签合同额26659.3亿元,同比增长10.3%;其中“第二曲线”经营成效显著,新签合同额3,018.92亿元,同比增长81.18%,占基础设施建设业务新签合同总额的11.3%。2022年,基建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835.33亿元,同比增长6.51%;毛利率8.42%。


勘察设计业务方面,公司不断加强公路、水利水电、水资源开发利用、河道或流域水生态、水环境治理的设计和规划优势,实现新签合同额278.9亿元,同比增长35.9%;实现营业收入186.16亿元,同比增长5.75%;毛利率28.30%。


工业设备制造业务方面,公司在大型桥梁钢结构、高速道岔、重载道岔、轨交道岔等产品制造市场份额均国内第一,自主研发制造的盾构机/TBM产销量连续六年世界第一,连续十一年国内第一,该业务实现新签合同额631.9亿元,同比增长3.1%;实现营业收入258.38亿元,同比增长8.42%;毛利率20.56%。


房地产开发业务方面,公司积极顺应国家政策导向,坚持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产业链一体化优势,不断优化项目业态结构,重点布局城市群、都市圈,坚持“以销定产、以收定支”,加快交房进度、去化库存,全年房地产业务销售金额751.9亿元,同比增长29.6%;实现营业收入534.59亿元,同比增长6.39%;毛利率17.07%。


矿产资源业务方面,公司矿产资源业务主营的铜、钴、钼等优质矿产资源保有储量在国内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矿山自产铜、钼产能已居国内同行业前列。公司产能进一步释放,全年铜金属产量30.29万吨,同比增长25%;钴金属产量0.52万吨,同比增长60%;钼金属产量1.5万吨,产量维持稳定。全年矿产资源实现营业收入75.04亿元,同比增长25.98%;毛利率55.64%。


截至报告期末,国际三大评级机构穆迪、惠誉、标普对中国中铁的评级为A3/A-/BBB ,展望均维持“稳定”。公司获评中指指数ESG评级AAA级、恒生ESG评级A-级、MSCI ESG评级B级。


中国中铁表示,2023年公司计划实现营业总收入约1.2万亿元,预计新签合同额约3.2万亿元。与此同时,公司将进一步落实党 中 央、国务 院和国 资委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有关工作要求,从管理理念、价值创造、价值实现、价值传递等多维度积极推动中国中铁及控股上市公司的质量提升和估值回升 。

作者:证券日报

2023-04-22 10:22:12 作者更新了以下内容

国 资委员李锦谈中国铁建与中国中铁重组合并的可能性


央 企并购重组已成为当前市场最热的话题,随着各种传闻持续发酵,市场甚至出现传闻—澄清—股价上涨的态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央 企重组是一个长期目标,是在分类改革及结构调整的基础上进行的。他认为,尽管在五至七年内央企不排除有改组为三五十个企业集团的可能性,但目前国企改革总体方案尚未出台,成规模的“央企合并潮”在近期不可能出现,因此不能对央企重组抱有过早、过高的期望。   中国南车、中国北车合并的示范效应点燃资本市场对央企整合的预期。李锦认为,央企重组是一项艰巨和复杂的工程,是需要五至十年的时间来实现的。像中石油与中石化、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这样的央企,目前市场主要在国内,若合并容易造成垄断从而推高价格,因此,合并重组几率非常小。中铁与中铁建由于竞争相当厉害,合在一起就能减少很多资源浪费。在转型升级和淘汰落后产能背景下,我国钢铁行业在未来几年时间将出现比较集中的企业重组。在“一带一路”战略下,能到国际上去打拼的产业如交通运输相关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关产业、能源建设相关产业、商贸与文化旅游产业、信息产业都可能成为重组热点。反之,暂时不会排到日程上去。   


重组是一个长期目标   


“央企重组背景是真的、动因是真的,只是信息常常是不准确的。现在推动重组的舆论一潮比一潮高,应该理性分析。”李锦表示,央企重组是一个长期目标,是在分类改革及结构调整的基础上进行的。目前,国企改革总体方案尚未出台,大规模重组可能不会马上出现。未来在三五年内,央企有可能围绕核心竞争力改组为六七十个大的企业集团。在五至七年内,央企有可能改组为三五十个企业集团。还有一些未列入国资委监管的国有控股银行、证券、保险类金融企业及铁路、文化、农业企业等,这样估算广义央企总计在百家左右。   在建筑行业中,中铁与中铁建的重组会是最快能整合完成的大概率事件,而且实施时间点很可能并不遥远,其从国内业务来说,两者合计占铁路建设市场的份额超过80%,基本上势均力敌,不是南北分治而是“犬牙交错”。中铁建的地上业务占比略高,中铁的地铁隧道市场份额更高,占一半左右。如果合并,有利于工程盈利能力提升,更有利于国际市场开拓。   

分析人士认为,央企整合重组是一个长期过程,股票市场对此的爆炒存在一定投资风险,可能透支重组利好而不利于慢牛行情培育。


牛哥哥998 2019-03-27 22:51:16

2023-04-25 20:20:26 作者更新了以下内容

为什么今年特别关注一带一路 ?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一带一路是贯穿2023年全年的主线。
1、两大峰会今年两大重点:

(1)首届中国 中亚五国峰会2023年5月召开
2023年5月即将召开“中国 中亚五国”峰会,我国同中亚五国实现“三个全覆盖”——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全覆盖、双边层面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全覆盖、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全覆盖,将为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注入重要动力。新疆作为中亚战略的支点、我国向中亚开放的门户、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相关企业将首先获益

(2)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023年9月~10月召开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中国将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共同总结成就、擘画蓝图。
作者:股市豪门;来源:雪球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