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的关系,最高和最低限价——经济师02

余汉波 2022-11-19 08:02

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需求的构成要素:购买的欲望;购买的能力影响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

消费者偏好:消费者在使用价值相同或接近的替代品之间的消费选择 消费者的个人收入:一般是指一个社会的人均收入 产品价格(关键因素):产品自身价格,价格与商品的需求成反方向变化,即价格越高,需求越小。 替代品的价格:(替代品:使用价值相近,可以相互替代来满足人们同一需要的商品,比如煤气和电力),商品的需求与替代品的价格成同方向变化,即需求越大,替代品价格上涨。 互补品的价格:(互补品:使用价值上必须相互补充才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商品,比如汽车和汽油),商品的需求与互补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化,这是价格与商品需求成反方向变化的延伸,比如汽油的价格上涨,会导致对汽车的需求减少,从而下压汽车的价格。 预期:人们对于某一经济活动未来的变动趋势的预测和判断。 其他因素:商品的品种、质量、广告宣传,地理位置,季节,国家政策等。

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需求和价格关系的曲线。横轴表示需求量(Q),纵轴表示价格(P)——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当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不变时,商品价格越低,需求越大,反之相反。


市场供给

市场供给:指某一时间内和一定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

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

产品价格:产品自身的价格与其供给的变动呈正方向变化,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品价格越高,企业越愿意生产,供给越大。 生产成本: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成本降低,意味着利润增加,则供给就会增加,反之相反。 生产技术:生产技术的进步或革新,意味着效率的提高或成本的下降,从而影响企业的利润。 预期:生产者或销售者对商品或服务价格的预期,往往会引起该商品或服务供给的变化。  相关产品的价格:主要体现在替代品和互补品上。 其他因素:生产要素的价格、国家政策等

供给曲线

供给曲线:供给和价格之间关系的曲线。横轴表示需求量(Q),纵轴表示价格(P)——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当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不变时,产品价格越高,供给越大,反之相反。


均衡价格

均衡价格:市场供给力量和需求力量相互抵消时所达到的价格水平,即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时的价格,此时的供求数量为均衡数量.

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E,便是均衡价格。


最高限价

最高限价(低于均衡价格):政府为某种产品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下进行——其目的在于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成本。

P0为均衡价格,Q0为均衡价格对应的需求量。

当最高限价Pc低于均衡价格时,供需会失去平衡,需求Qd>供给Qs,即供不应求。若政府监管不力,则会出现黑市交易或黑市高价,而管理不当,还会出现“走后门”的现象。


最低限价

最低限价(保护价格、支持价格):由政府为某种产品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上进行——其目的在于保护生产者的利益或支持某一产业的发展。

P0为均衡价格,Q0为均衡价格对应的需求量。

当最低限价Pf高于均衡价格时,供需会失去平衡,需求Qd<供给Qs,出现过剩现象。如果没有政府的收购,就会出现变相降价或黑市交易等问题,并可能导致市场价格的下降——政府收购一般表现在农产品上。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