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发布了2021年度“50家聪明公司”(50Smarte

追高小孙膑 2022-08-06 08:00
日前,《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发布了2021年度“50家聪明公司”(50 Smartest Companies,TR50)榜单,全球知名的生物科技公司和生物材料公司华熙生物(688363.SH)上榜。
华熙生物此次入选“50家聪明公司”的关键词为“4000kDa”。凭借在全球率先实现的低分子和寡聚透明质酸的酶切技术,以及对多类分子量段的分段控制发酵和纯化精准控制技术,华熙生物透明质酸产品的分子量范围取得重大进展:从2kDa提升到4000kDa。
在透明质酸领域,华熙生物是世界领先的透明质酸研发、生产、销售企业。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最新报告显示,2021年华熙生物占据全球透明质酸原料市场44%的市场份额,透明质酸产业化水平领跑全球。
作为全球透明质酸龙头企业,华熙生物一直引领全球透明质酸产业发展脚步,曾两次掀起透明质酸产业革命。第一次是在我国率先通过微生物发酵法大规模生产透明质酸,实现透明质酸生产的降本增效,让透明质酸从“贵过黄金”走向“普惠大众”。第二次则是在全球范围内首次通过微生物酶切法批量制备低分子量透明质酸及寡聚透明质酸,这也成为华熙生物入选2021年度“50家聪明公司”的主要理由。
酶切技术实现了对透明质酸分子量的精准控制,大大拓展了透明质酸的应用范围,带领透明质酸进入“微纳米时代”。该项技术与“动物法提取透明质酸”、“微生物发酵法规模化生产透明质酸”并称为透明质酸领域的三次产业革命,并于2019年获得“第21届中国专利金奖”。
基于酶切技术,目前华熙生物拥有超过200个规格的透明质酸原料产品,并能够生产出世界上分子量最大(超过4000KDa)和最小(800Da)的透明质酸。其中,最小分子量的透明质酸,可作为癌症药物靶向治疗的载体。
继上述两次产业革命之后,目前华熙生物正在积极布局“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合成生物。
“合成生物”近年来因其交叉融合性、颠覆性、及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备受关注。根据Reportlinker 的报告显示,2021年合成生物学全球市场规模已达100.7亿美元,预计2022年将以30.2%的年增速增长至131.1亿美元。今年我国新出台的《“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中也多次提及“合成生物学”。
“合成生物将颠覆传统生产方式,实现关键领域的变革,成为降维打击突破口。” 对此,华熙生物生物活性物研发管理总监、合成生物学研发管理总监王瑞妍博士介绍,“未来30%-50%的石化产品将被生物基产品替代。利用合成生物技术,比如化妆品的原料来源会得到有效调整,或有机会实现弯道超车,防止在原料端面对国外‘卡脖子’难题。”
据悉,以合成生物为驱动,华熙生物目前主要聚焦功能糖、蛋白质、多肽、氨基酸、核苷酸、其他天然活性化合物六大类物质。其中,在胶原蛋白方面,华熙生物已经通过合成生物技术,取得重组人源胶原蛋白生产技术的突破,并收购益而康生物,进军胶原蛋白产业。
而目前,公司在合成生物领域的布局也已初见规模,并处于国内领先态势。建设的“山东省生物活性物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已获得山东省科技厅认定;“合成生物技术国际创新产业基地”已落户北京大兴并投入使用;合成生物学研发团队已初步组建完成,技术平台已搭建完成。此外,华熙生物已经通过合成生物技术完成胶原蛋白、5-ALA、NMN、人乳寡糖、硫酸软骨素、肝素等物质的产业转化,并与多家国内外科研院校就合成生物展开战略合作,加速合成生物领域的产业成果转化。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创立于1899年。2010年起,《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每年从全球万千科技公司中遴选出“50家聪明公司”(50 Smartest Companies,TR50),以洞见未来科技大势。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和科研创新水平的不断提高,TR50 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如华为、大疆、商汤等公司均曾上榜。
2021年度TR50入选名单,以“可持续未来”概念为导向,聚焦“在中国诞生的、由中国引领的、为中国服务的”创新力量,从而预见未来有能力引领中国和世界科技发展浪潮的企业。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