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葛兰!这只基金四季度净申购第一名!

股友h089Z55167 2022-01-26 23:53

葛兰又上热搜。

第一,四季度葛兰成为唯一千亿女基金经理。

第二,近期医疗大跌,葛兰的中欧医疗健康因此被迁怒。

不过,净值虽然下跌,但中欧医疗健康的净申购却逆势增长。

实不相瞒,作为兰兰的持有人,斯嘉丽四季度也“抄了底”,但现在看来是,又!抄!早!了!(我为什么要说又?)

不过,今天中欧基金和葛兰一共自购了5200万买中欧医疗健康,斯嘉丽还是有信心的。

话说回来,四季度中欧医疗健康A的净申购就有25.41亿份,C类份额的净申购更是有54.45亿份。

不过,斯嘉丽在统计的时候发现,主动权益类基金中,有一只基金四季度的净申购额比葛兰中欧医疗健康A还要多!四季度净申购第一!

什么来头?

这只基金是华安安康A。

资料来源:基金四季报

注:报告期内净申购=报告期内总申购-报告期内总赎回

四季度,华安安康A的净申购达到了55.7亿份,超越中欧医疗健康C的净申购份额,成为净申购最多的主动权益基金;华安安康C的四季度净申购也有17.18亿份。

不过,这只基金表面看起来虽然是灵活配置型基金,但实际上是一只固收+产品。

斯嘉丽去翻了资料:2018年7月,由保本基金转为采用固收+策略的基金。

多说一嘴,固收+基金现在还没有专门分类,除了中长期纯债基,一二级债基,偏债基等,其实一些早期的灵活配置基金有些也属于固收+,股仓的灵活度比较高,在0-95%之间。

比如华安安康,四季度的股票仓位为19.04%,债券仓位有66.42%。

转型至今,华安安康的规模一直平平淡淡,直到2021年下半年才爆发。

华安安康规模的变化,也是固收+的缩影。

基金报也统计了,截至2021年末,固收+(偏债和二级混基)基金已经突破1000只,总规模达1.95万亿,逼近2万亿。

整个2021年,规模增加了9517亿,同比接近翻倍。

固收+实火!

那么,问题来了,市场都在买哪些固收+产品?(懒得看分析的同学,直接文末见,送你一份最强固收+名单!)

四季度,从净申购来看,固收+可以说是,逆市走红。

资料来源:Wind,截至2021.12.31;注:剔除四季度成立的新基金

1,四季度,16只固收+的净申购份额超50亿,要知道,主动权益基金中单只净申购超50亿的只有1只,中欧医疗健康C。(此处将华安安康A归类为固收+)

2,其中,董晗管理的景顺长城景颐双利A单季度净申购最高,超170亿份,四季度基金规模也超450亿。

这只基金2021年的回报有8.36%,高于普通股票基金和偏股基金2021年收益的中位数。

3,这里面,2021年收益最高的还是华安安康,有接近10个点的回报。

伴随着收益和份额的增长,四季度共有7只固收+的规模涨幅破百亿。

资料来源:Wind,截至2021.12.31;注:1,合并同类份额;2,剔除四季度成立的新基金

1,四季度规模增长最多的是易方达稳健收益A,增加275.6亿,目前总规模超700亿,基金由胡剑管理,2021年的回报为8.66%。

这只基金的成立时间也比较久了,2005年9月至今,已经超15年了,成立以来年化回报由7.29个点。

2,7只中,业绩最好的是天弘增强回报,2021年的回报达到了14.3%,2019年成立以来的年化回报达13.61%。

这只基金由姜晓丽管理,四季度规模大涨119亿,目前总规模接近200亿。

资料来源:Wind,截至2021.12.31;注:1,合并同类份额;2,剔除四季度成立的新基金

1,将所有固收+基金拉出来看一看,目前规模超200亿的固收+有26只,两只基金破700亿。

最大规模的是林森管理的易方达裕祥回报,规模近730亿。2016年成立至今的年化回报有9.76%,2021年也有9.5%的回报,成立至今的最大回撤为6.04%。

这样的回报和仓位也有关系,2021年四季度,易方达裕祥回报的股票仓位超47%,而且从历年来看,仓位变化挺灵活的,这就非常考验基金经理大类资产择时的能力。

林森本人是做债出身的,没进易方达之前,在道富银行做过风险管理的经理,还做过利率交易员,2015年4月进入易方达,同年11月开始管理基金。

目前,林森管理的产品种类挺丰富的,涵盖固收+,偏股基金。

2,管理规模排名第二的,依旧是易方达的,胡剑管理的易方达稳健收益A,最新规模达707亿,2005年成立以来,年化回报超7个点,最大回撤不到8个点。

3,26只基金中,张清华的易方达安心回报A的年化回报最高,2011年6月成立至今,年化回报高达13.55%。

张清华大家应该更熟悉,感兴趣斯嘉丽改天可以细说下,但今天的重点不是他。

看完固收+的四季报,斯嘉丽就一个想法:股市震荡太狠,资金都开始往稳健型的产品中流入。

我寻思,我也来点实际的吧!

搞个固收+名单!

不知道你们怎么想的,反正斯嘉丽买固收+的目的很简单:风险少点,收益多点。

所以纯债基,我就不带着玩了,这次的名单主要从二级债基与偏债混合基里选。

怎么筛选?

斯嘉丽设定了一些量化指标(当然,也有我自己的主观判断在里面)

1)任职>5年

2)近5年Calmar>2

3)四季度规模>2亿

4)最大回撤<10%

5)任职年化回报>8%

好了,废话少说,上名单!

资料来源:Wind,截至2021.12.31;注:1,仅保留A份额;2,根据Calmar值排名

1,除了一些常规的指标,这里重点说下Calmar。

之前就有观点认为:如果选固收+只考虑一个指标,那就是Calmar。

先不说这个观点对不对,Calmar我之前真没有特别在意。

回头来看,Calmar=区间年化收益率/区间最大回撤,啧啧啧,这跟固收+讲究控风险的前提下追求更高回报的初衷,可不是就是很match么!

所以,斯嘉丽用业内通常认为≥2的Calmar值来作为一道重要的门槛。

可以看到,长城新优选A、中银稳健添利A、易方达裕惠回报的Calmar都超过了3。

特别是最高的长城新优选A,可以看到,2016年成立以来的最大回撤只有1个多点,回撤控制的不一般。

不过,易方达裕惠回报在我看来更了不起,2013年成立至今,近9年的时间,至少2-3轮牛熊,回撤才不到4个点,更厉害的在于,年化回报高达11.32%!

这简直就是斯嘉丽的梦中情基!

2,红色标记出来的另外4只基金,是斯嘉丽根据风险和收益挑选出来的。

比如,你喜欢收益高一些,对回撤还比较能忍受,天弘安康颐养A和东方红睿逸比较适合你,它俩的长期的年化回报都不错,分别8.36%和10.73%,但最大回撤相对来说,大了点,一个超8%,一个超5%。

如果,你对收益要求没那么高,但不太能容忍回撤,那么,泰康宏泰回报和工银瑞银新得益比较适合你,回撤都在5个点内,长期年化回报都超过了8个点。

3,今年这样的市场,加上资管新规又落地了,稳健类产品一定是各家基金公司的必争之地。

虽然对于债券类基金来讲,规模影响不是特别大,但并不意味着规模可以无限扩张,所以对于那种百亿以上的,斯嘉丽就不选了。

几十亿规模,长期业绩又稳又不错的固收+,不香嘛?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