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投资收益和持有时间大数据,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星辰在繁华 2022-01-13 23:55

基金业协会上周发布《全国公募基金市场投资者状况调查报告(2020年度)》,通过84807份个人问卷和409份机构问卷,展示了个人和机构两种角色的基金投资行为。

(机构的构成:非金融企业占比50.1%,公募和私募基金管理人占比为 22.7%,证券/期货/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占比为 17.0%,商业银行和银行理财子公司占比为 3.7%。)

我们重点来看两方面:基民和机构的收益体验和持有时间

一、收益体验

基民方面,有接近90%的基民觉得自己的基金投资基本达到或超预期。

具体来看,年龄越大,收入越高,达到或超过预期的人越多。随着基金投资年限的增加,超预期和达到预期的人也越来越多。

迷惑的是,超预期的人是投资经验不足1 年的新手或 10 年以上的人老司机相对占比高。只能说有人凭运气,有人凭实力;而投资年限较少的人,大部分达不到预期的收益。这里可能是不切实际的期望,或心态,或操作问题。

机构方面,有超过77%的机构认为自己的基金投资基本达到或超预期。

与基民相比,机构认为基金投资达到预期的比例66.2%远高于基民的40.2%。而基民未达到预期的比例远高于机构,其中未达预期与预期差距不大的比例,基民比机构高 13.5%;未达预期与预期相差较大的比例,基民比机构高 7.9%。

数据印证了机构投资风格沉稳,也有合理的预期。

二、持有时间

从持有时间的占比来看:

不到1年的基民:44.1%

1年-3年的人最多:34.9%

3-5年:11.5%

5年以上:9.6%

数据显示,年龄越小,持有的时间越短;年龄越大,收入越高,投资年限越长,持有的时间越长。这是随着对基金理解的深入和投资经验的丰富产生的变化。

大部分基民赎回的原因是“用钱”,其次是“杀跌”。所以用闲钱做基金投资,是拿得住的基础;跌不卖,高不买是原则。

机构方面,单只基金持有半年到1年的数量最多,占比40.4%。持有少于半年的机构数量占比 18.7%。综合来看,持有单只公募基金平均在1年以下的机构数量累计为59.1%,这个数据比2019 年的83.0%相比,下降 23.9%

两年前,机构持有基金1年以下的超过80%,目前已有改善。

机构最看重什么?机构其实和基民一样,最看重的是“业绩”。综合实力、基金经理排名及投资能力、基金投资策略紧跟其后,且相互之间差距很小。在机构看来,基金公司的综合实力比公司规模更为重要。

对公募基金管理人的评价考核周期:60%左右的机构不超1年

机构投资者对于公募基金管理人的评价考核周期位列前3的依次是 1 年、6 个月和 3 年,占比分别为 35.3%、20.4%和 18.5%。5 年以上、2 年和 3 个月的考核周期分别占比 10.9%、9.2%和 5.6%。

对具体基金的评价考核周期:近70%机构不超1年

机构对于所投资公募基金的评价考核周期位列前三的依次是 1 年、6 个月和 3 年,占比分别为 38.0%、19.7%和 16.3%。5 年以上、2 年和 3 个月的考核周期分别占比 9.5%、8.8%和 7.8%。

三、总结

总的来说,我们认为,机构对于基金管理人和基金的考核周期偏短,大部分不超过1年,同时以业绩为导向。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所承受的压力可见一斑。难怪渠道和机构可以影响,甚至倒逼一些基金经理的投资决策,但这种趋势现在已有所缓和。

作为基民来说,不需要为自己拿不住手上的基金而苦恼,因为这很!正!常!大家都一样,机构也一样。

从数据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有合理预期,用闲钱投资,选好基金经理,保持足够耐心,是提升我们基金投资胜率的重要“法门”。

声明:本文涉及的基金分析研究及基金组合服务,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和顾问服务,不作为买卖依据。基金及基金组合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投资有风险,敬请基于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理性投资。

相关证券:
  • 工银新能源汽车混合A(005939)
  • 农银新能源主题(002190)
  • 大成新锐产业混合(090018)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