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场都在寻找新锐基金~

仓都加满 2021-08-28 23:59

昨天,突然收到一个朋友短信,提到最近发现两个不错的基金经理。

Image

其实刘畅畅和杨金金,我早就写过了,可参见TOP20新锐基金名单

现在很多基金社区,也在说什么,要去找“小而美”基金,其实这个我今年早就说过无数次,要改变思路了。

今年流行小而美公司,高景气公司,可以注意到,一批新锐基金基金经理,在迅速打造业绩。

我在这里要表达的是,选基金,我是专业的。

可能投资基金,很多人会满足于7%、9%的年化回报率,毕竟大多数人炒股是亏损的。

但我不会满足,我会追求更高的收益率,不会一种风格打天下,如果基金经理达不到预期,我不会固守的。

我的偶像是传奇基金经理彼得林奇,如果是他来管理基金,我肯定不会卖。

彼得林奇当年,把一只基金从2200万美元做到了140亿美元,翻了700倍,成为当时全球资产管理金额最大的基金。基金持有人超过100万人。

麦哲伦的投资绩效也名列第一,13年的年平均复利报酬率高达29%

但是,高回报的背后是大量的时间付出,

国内公募基金的明星基金经理,很少有人可以做到像彼得林奇一样勤奋。

他每年要访问200家以上的公司和阅读700份年度报告。

即使加上周末和假日,他也几乎平均每天要访问2家上市公司。

他不固守一种风格,不路径依赖,而是全市场选股。

彼得林奇13年间买过15000多只股票,其中很多股票还买过多次,赢得了“不管什么股票都喜欢”的名声。

很少有人可以做到像彼得林奇一样有进取心。

他在46岁申请退休的时候,老板尽力挽留他,让他管1只很小的基金,但他拒绝了。

因为,彼得林奇不会服输,“尽管新的小基金的规模只是我原来管理的老基金的1%,但按照我的个性,我仍然会像管理原来的大基金一样倾注同样多的潜力,我仍然会每个周末都在办公室度过。”

对比下国内的超百亿明星基金经理,在功成名就以后,有几个能坚持长期自己调研,能保持和出道一样的勤奋?

有的偶然出场一两次调研就上新闻了,可见平时的调研密度是怎样了。

有的只会固守几个传统公司,持股高度雷同,除了抱团外,其他的重仓公司却频频踩雷,不由得让市场怀疑阿尔法能力。

对比下,现在公募的不少新锐基金经理却表现良好,这里面当然有市场风格转变带来的运气因素。

但是也有不少新锐基金经理,名气不高、规模不大的背后,却是投研经验丰富、熟悉产业链、重视调研,重视公司治理,今年业绩也很好。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新锐基金经理注意在社交平台和持有人沟通,支付宝、天天基金、雪球、微博、今日头条等都有基金经理在入驻,这就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尊重持有人。

相关的新锐基金经理文章我写过一些,但还是不够全面。

我准备在近期再精炼一下,列出一份个人看好的新锐基金经理:标准是今年业绩好又冷门,规模在100亿以下投资理念比较独特,有成熟的投资体系

可以分为冷门景气型、逆向型、周期轮动型、赛道型、量化型,还有什么其他风格欢迎补充。

我这里已经有一些初步人选了,我的基金组合里面,大多是个人看好的部分新锐基金,可扫码查看关注组合。

但是,还是需要集体的智慧。

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我发现不少新锐基金经理稍有苗头,市场资金就开始加大买入。

在文章留言部分,请推荐你认为水平高的新锐基金,并说明他们的投资风格,有什么独特的地方,看好原因,越详细越好。

Image

选5个答案,奖品是广州酒家的一盒福天下蛋黄白莲蓉月饼,明天公布中奖。

以下基金已在雪球征集被提到,请不要在留言继续推荐:

新华优选分红、丘栋荣中庚小盘价值易方达安盈回报混合、韩广哲的金鹰改革红利混合、崔莹的华安幸福生活混合、陆彬的汇丰晋信智造先锋股票A兴业研究精选混合、杨金金的交银趋势、信达澳银中小盘基金、信达澳银先进智造、唐晓斌,杨冬管理的广发多因子混合、华夏兴合 、韩创的大成新锐产业、景顺长城创新成长、泓德基金秦毅的泓德泓华混合、张宇帆工银物流产业股票创金合信工业周期股票A中信建投医改、富国美丽中国国投瑞银先进制造混合华安文体健康混合华商新趋势优选灵活配置混合金鹰行业优势混合泰达宏利转型机遇、交银定期支付双息平衡、交银趋势优先混合宝盈优势产业混合华夏行业景气混合朱雀企业优选信诚新兴产业混合信诚周期轮动混合平安鼎泰混合、前海开源公共事业股票、农银海棠定开混合汇安裕阳定开混合

免责声明:基金研究、分析不构成投资咨询或顾问服务,不构成投资建议。本账号发布的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作为买卖的依据。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敬请认真阅读相关法律文件和风险揭示声明,基于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理性投资,自行承担投资基金的风险。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