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风险太大,基金值得买吗?

牛逼特小矿工 2021-03-31 13:53

股票风险太大,基金值得买吗?

其实普通散户更容易在牛市亏钱,总想一夜致富,投资难免就变得不理智和情绪化。

所以,除非是专业的投资者,我都不建议大家进入股市。

今天,就做一期基金的基础科普。

什么是基金?

这里不和大家掰扯晦涩难懂的定义,只对基金做个通俗的解释。

购买基金,其实就是把我们的资金交给专业的基金经理打理。基金经理帮我们进行投资,并向我们收取少量管理费。

持仓多样化是基金的最大特点。

目前市场上的基金产品,都是由股票、债券、黄金、银行存款、货币或者其他基金等标的组合而成的。

在限定规则内,基金经理可以自由分配每个部分投资比例,并根据市场行情适时调整。

从投资分布比重的侧重性出发,基金可以分为货币型基金,债券型基金,指数型基金,股票型基金以及混合型基金。

货币型基金的主要持仓是货币,收益低,风险也低,支付宝的余额宝,就是典型的货币基金;债券型基金主要持有债券,收益和风险比前者高一些,但整体波动也不大,同样是稳健的投资标的。

不过,以上这两种基金,并非我们狭义上说的基金。

狭义上的基金,仅指股票型基金、指数型基金以及混合型基金。这三种都是高风险基金,持仓通常以股票为主。

基金的第一层风险稀释

以去年的明星基金诺安成长混合为例,这是一支混合型基金,具体持仓如下:

产品持仓主要是股票、银行存款以及其他三部分。

风险最高的部分是股票,占总投资的8.7成;稳定生息的部分是银行存款,占0.5成;剩下的0.7成,可能由货币、债券、黄金等其他标的组成。

假设花100块钱买诺安,那么其中的87元本金,不确定性很大,高收益和高风险并存。但是另外5元本金,绝对保本生息。

因此,相比于100块钱都拿去买股票,诺安的风险显然要小一些。

大部分的指基、股基以及混合基,其实都和诺安一样,可以看作“稀释”后的股票。

比如某款基金的持仓中,股票占90%,银行存款占10%。那么单投从投资分布的角度出发,购买这支基金的理论风险,会比全仓持股低10%。

这就是基金的第一层风险稀释。

基金的第二层风险稀释

下面,具体来谈谈基金持仓中的股票。

基金持有的股票,通常不会只有一两支,以下是诺安的重仓持股:

由上可见,这款产品至少持有十只以上的股票。

众所周知,个股存在较大偶然性,如果当天跌停,会有大幅的回撤,损失很大。

但是基金不同,他会在“仓库”里同时放入多支优质股票,用来分摊极端风险,对冲涨跌。

这个道理很简单:一群学生考试,即使其中一人严重发挥失常,对全体的平均分也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基金这种分散式的持仓,等于把鸡蛋放进了不同篮子,以便预防系统性风险。

这是基金的第二层风险稀释。

综上所述,基金的收益性和风险性都要低于于股票,基金单日涨跌幅超过5%,甚至比股票涨停或跌停的概率还要低。

基金 VS 股票

基金的本质,我已经用大白话解释了一遍。

总结一下就是,基金其实就是脱胎于股票的,只是风险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稀释。

那么在其他方面,它和股票有哪些不同呢?

成交价

股票可以即时交易,开市期间自由买卖,成交价大致等于当时股价。

而基金无法即时交易,开市期间只能预买进或预卖出,真正的成交是在收盘时间,成交价也等于收盘价。

如果交易发生在当天闭市后,那么成交价就要按第二天的收盘价来算。

举个栗子

比如上午10点的时候,基金A的市场价是10元/份,到了下午3点收盘的时候,价格上升至10.1元/份。那么,无论是在上午10时购买,还是在下午3点收盘前的其他时间购买,最终都按收盘时的10.1元/份成交。如果在下午2点以后购买,就要按第二天的收盘价成交。

交易费

股票的交易费主要有两部分:手续费和印花税。

前者由券商双向收取,买卖双方均需缴纳,一般为总交易额的0.01%-0.05%(由券商自行厘定);印花税则是单向收取,由卖出一方缴纳,为总交易额的0.1%。

举个栗子

假定手续费为0.02%,那么买入10万元的股票,需要缴纳20元交易费;卖出10万元股票,需要缴纳20+100=120元的交易费。

因此,交易总额不变,股票的交易费就不会发生变化。

而基金交易费,通常在交易总额的0-1.5%不等。

买入的交易费一般不发生变化,最常见在0-0.5%之间。但是卖出的交易费通常是不固定的,一般来说,持有时间越长,手续费就越低。

比如某款基金的卖出费率:

该款基金按照持有时间长短,将卖出费率分为1.5%、0.1%和0三个档次,持有30天以上,卖出不收交易费。

交易限制

股票可以在开市期间即时交易,但也有例外,那就是股票停牌。

停牌

证券交易所会对上市股票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审核,如发现某股票不宜继续上市,就会开具停牌通知书,暂停其上市。停牌的原因消除后,可以重新上市。

停牌期间,股价不会发生变化,股民也不能进行交易。重新上市后,交易恢复。

而基金是没有停牌概念的,即使持仓的股票发生停牌,也不影响该基金当天的交易。

不过需要注意,基金也可能发生“暂停买入”或“暂停卖出”的情形,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很多,例如基金当前处于封闭期,基金准备分红,短期内交易人数过多等。

综上所诉,除了收益和风险性以外,股票和基金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灵活性上。

从交易规则来看,股票的灵活性更强,可以做中长期的价值投资,也适合短期投机;而基金的灵活性相对较差,不能“快进快出”,更适合中长线投资。

基金适合投资吗?

说了这么说,这里开始切入正题:理财小白到底要不要购买基金?

我的答案很明确,不要买。

指基、股基和混合基,虽然已经对股票的风险进行了稀释,但本质仍然可以看作股票,涨跌紧跟大盘,属于高风险投资。

2008年的6000点股灾和2015年的5000点股灾,高风险基金的回撤幅度都在50%以上,几乎无一幸免。

所以,千万别觉得买基金就一定稳当。对投资小白来说,如果炒股是大赌,那么炒基金就是小赌。

市场90%以上的散户都在亏钱,你凭什么觉得自己可以成为少数的10%?

如果一定想试试,一定要注意控制仓位:放入股票和高风险基金里的资金,不要超过可支配收入的3成。

需要注意,以上建议基于两个前提:第一,你是投资小白,确实看不懂这个市场,也没有时间或者精力去学习;第二,我不建议投资的基金仅指高风险基金。

相对稳定的债券型基金,其实我是不反对小白投资的。

目前市场上年收益达到4%-10%的债基并不少见。而这个收益,已经足以跑赢大部分的银行理财。

虽然债券型基金并非稳赚不赔(行情差的年份也可能不赚钱甚至小幅亏损),但好就好在即便亏损,亏损的幅度也不大,用一般人可承受的风险,去博取更高的收益,绝对是划算的。

总结

事实上,绝大部分散户,是看不懂这个市场的,不懂股票基本面,也不懂技术分析,只是跟随大流盲目入场,结果也只有被收割。

炒股炒基无异于合法赌博,小赌怡情,大赌伤身,不赌,当然最好。

没有那个投资实力,安安心心买个年金险多好。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