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10Y国债收益率创年内新高,对A股有什么影响?

诺安基金 2021-03-19 21:56

最近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高的消息闹得沸沸扬扬的,很多人都说这一轮A股大跌是美债收益率的锅。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去年年底1%以下水平,涨到了目前1.66%附近,不但突破了年内新高,也突破了2020年1月以来的新高。有些小伙伴可能因此对A股接下来的走势不免有些担忧,小诺就和大家一起来扒一扒美债的那些事儿~

数据来源:英为财经,截止日期:2021.3.18

美国10年期国债为何上升?

实际上,在美国10年期国债上行的过程中,美国1年期国债是在不断下行的,长短端利率分化,期限利差的剪刀差不断扩大。

数据来源:英为财经,截止日期:2021.3.18

这其实很好理解,短期国债收益率主要反映了当前市场的流动性宽松程度,资金面直接影响短期利率;而长期国债收益率主要反映市场对于未来经济增长和通胀的预期,主要受到宏观经济基本面的影响。当期限利差缩小时,反映对未来经济预期悲观;当期限利差扩大时,反映对未来经济预期乐观。

在疫情全球爆发的背景下,美国、欧洲、日本等主要经济体都实行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印钞。在3月10号美国更是通过了1.9万亿美元的新冠纾困救助法案,进一步向市场投放流动性,同时提升了通胀预期。这就导致美债长短期收益率分化,短期国债下行的同时,代表长期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期限利差扩大,疫情下美国经济复苏预期非常乐观。

对A股有什么影响?

去年全球疫情爆发,全球货币环境宽松。而中国率先控制住了疫情,率先复工复产,使得在全球主要央行实行零利率甚至负利率的环境下,中国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利率。这导致大量外资流入中国股市和债市。据《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道,光2020年流入我国债券市场的外资超过1万亿元,60%以上是境外央行的长期资金。

如果美债收益率持续上升,流入中国市场的资金可能流回美国债市,从而导致A股增量资金减少,特别是外资大量持股的蓝筹白马等核心资产,若外资大量流出对股价造成一定的冲击。

这也是市场对美债收益率上升担忧的原因。

但从另一方面看,今年以来,澳大利亚、欧洲各国、日本等主要经济体国债收益率均有不同幅度的上行,但随后澳洲央行紧急购债,日本央行发声将控制收益率曲线,欧洲央行也宣布将加快购债速度,使得10年期国债收益率得到控制。

这是因为10年期国债作为长端无风险收益率基准,其收益率提升将推升融资成本,不利于经济复苏。虽然目前看来美联储对长端利率上行表现出更高的容忍性,但美联储并不会放任10年国债收益率这么涨下去。

我的基金要不要卖?

小伙伴们在考虑基金要不要卖出的时候,应该先回想一下——当初为什么会买这只基金?

如果是看好基金经理买的基金,那么市场行情不好了,你就不看好基金经理了吗?行情会变化,风格会轮动,基金不可避免的会有回撤,而好的基金经理可以在行情回暖的时候再创新高,是值得长期持有的。但如果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漂移,或者干脆更换了基金经理,那就可以考虑卖掉了。

如果是看好某个行业买的基金,那么你要判断的是这个行业的上涨逻辑是否有变化?这些逻辑可以是基本面上的,也可以是政策面上的。如果这个逻辑中断了,那么就果断卖出,但如果这个逻辑还在,“盈亏同源”定律就是成立的,现在的跌幅都是以后上涨的空间。

如果是朋友推荐买的基金,或者别的原因,都请小伙伴们回想一下,当初买基金的初衷有没有变化。如果初衷变了,或者发现这只基金不适合你,那么可以逢高卖出,及时止盈或止损;如果初衷没有变化,就需要小伙伴们多一点耐心,坚定持有,守得云开见月明。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诺安基金财富号】!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投资于本公司的基金时,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托管协议》、《招募说明书》、《风险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文件及相关公告,如实填写或更新个人信息并核对自身的风险受能力,选择与自己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金产品。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投资者需要了解基金投资存在可能导致本金亏损的情形。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代表本基金业绩表现。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担。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

相关证券:
  • 诺安成长混合(320007)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