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星奖揭榜了,上榜的大佬们能买吗?

民工看市 2023-04-02 07:45

#3月财经新势力#晨星提名一个月前公布,大家讨论了一轮,今天正式公布获奖基金,讨论热度反而下滑了,这也很好解释,因为获奖的基金公司就4家,和金牛奖比起来,这是属于少数基金公司的狂欢。

晨星的评奖还是非常非常专业的,提名的产品都没有一个善茬,全都是业绩非常硬的基金经理。

不过晨星这几年的提名和最终获奖名单,还是能看到一些“规律”的:

1、年限是必须的,大部分是从业七八年以上的基金经理,这个符合大家的认知,你搞个太年轻的基金经理,即便三五年业绩犀利,后面也可能不够稳定,从业七八年的,已经经历两轮以上牛熊了,属于老司基,这一点非常合理;

2、提名可以是中小公司,但获奖基本上是大公司为主,这一点很好理解,因为大公司的风控体系和整体投研框架更加稳定,尤其纯债这一块,虽然历史上也有大公司踩雷信用债,但是总体上大公司暴雷风险相对更低;

3、晨星本质上也是一家商业机构,这一点你们肯定不爱听,就不展开讲了。

本次提名名单里面,权益类产品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大佬(我基本上都买过,你们不爱看基金经理点评,就不展开讲了),普遍是均衡偏价值的风格,其实也和市场近两年整体不佳有关。

那么晨星的产品到底能不能买?有个博主之前说过,晨星的提名不是你发起申购的冲锋号,而是对此前持有人的一个认可。当然这些基金经理很优秀,但是也要有正确的投资方法,合理配置他们。

晨星是一个特别好的奖,如果要进一步扩大晨星的影响力,个人一点不成熟的想法:

关于基金分类,可以再想想,并增加细分奖项设置。其实现在偏股混合基金和股票型基金差异已经不大了,它们都叫主动权益基金,基民在购买和持有体验上没有太多区别,就好像普通债券型和纯债型,在大部分人眼里都是纯债(获奖的两个,一个利率债多点,一个信用债多点,仅此而已),某种程度上是无效分类,这体现了什么实质的分类差别?混合型基金只照顾偏股混合,偏债混合都没人管?二级债基和偏债混合都可以分别整一个?不光是晨星,其他各种奖项也是。

再比如按照当前设置,平衡型产品其实难以获得关注,偏债混里面,10%权益仓位的和30%的怎么比;当然怎么细分,这个问题可以再详细探讨。

或者考虑增加提名产品,拉更多基金公司下水,不然每次都是几家大厂狂欢,太寂寞了。

当然奖项只是公宣视角,从基金投顾和FOF的角度看,拿奖从来不是选产品要考虑的核心因素,获奖可能反而是投顾们要撤退的信号之一。

我发现很多网友对于基金的奖项有点嗤之以鼻,其实大可不必。

奖的意义是什么?不是说没拿奖的基金经理就不行,奖对于公众的终极意义是:降低筛选成本。

专业的投资者当然可以自己看净值曲线、扒年报季报、做业绩归因,比如我认识的一些基金记者朋友,聊半小时就能看出来基金经理大概水平,但是大众对这个东西其实没有概念。

有一次我去银行网点,刚好遇到一个基金公司的渠道经理在维护银行的客户经理,客户经理说你给我们推荐的xx产品,客户亏了二十几个点,非常焦虑,怎么办,我们怎么和客户解释?

渠道经理讲了一通“顺周期”“价值回归”“分母端”,客户经理情绪真就被安抚下来了。可以看出来,很多一线直接对客户的工作人员自己也是真的不懂,不然也不会被专业名词唬住。渠道卖产品靠的是认知差距(以及中收政策),是降维打击。

在大家都不懂的时候,你有奖,就是背书,就可以少解释,降低沟通成本。

或者换个说法,为什么早几年非常流行去大厂刷简历?因为在互联网扩张时期,各家对于应届生的需求是非常大的,那么如何高效筛选出来靠谱的应届生?只要你在bat(注:b为bytedance)实习过,那么过简历筛选就很容易,就像你拿了金牛奖(这个比喻不恰当,金牛奖非常难),那渠道准入就当然不是事儿,进大行核心重点池也是很有可能的。

想起大学的时候有个同学主动肄业了,非常可惜,他觉得自己不靠学历也可以在社会立足,却忽视了“筛选成本”:一个大学学历可以降低很多沟通成本,而没有学历,证明自己的难度会指数级别增加。

我察觉到这几年的基金奖项,已经越来越倾向于给夏普比率更高、下行风险更小、超额收益更均衡的产品,这是好事,也是监管愿意看到的,这种产品相对而言不会让客户持有体验特别差。不过从我实际观察看,大家还是喜欢弹性更大的产品。比如同样是基金投顾,做高含权量的组合就比低含权量的受欢迎,客诉也少。为啥?因为权益组合你可以一直犯错,只要一把反弹回来了,你就没事,容错率很高;低波组合,你做对十次,做错一次,客户就骂骂咧咧,参考去年11月债灾(真死扛到现在,大部分都新高了)。

多从客户视角看,不要老想着教育客户,有的时候,也需要筛选客户,你是改变不了别人的。有些客户真的不适合,就不要强求。客户的选择也很多,不是非你不可,你的客户也很多,不差这洗鞋,大家想一想,怎么扩大自己的服务半径,互相降低筛选成本。

最后,祝贺各位获奖的基金经理!这个奖的含金量,真的很高!

一家之言,不一定对。(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